誰說數學很枯燥,那是教法枯燥,換個方法教,孩子定會興趣盎然

以下例子都是我在家長進課堂的教學中實踐過的,孩子們表現出極大的興致!這些例子很多人業餘時間也都玩過,可是這裡面的數學思維大家是否掌握了呢?

例一 、25顆磁扣貼在黑板上,請一位同學來和你一起輪流取磁扣,每一次可以拿一個、兩個或三個 ,不能多拿也不能不 拿,誰拿到最後一顆誰輸。

誰說數學很枯燥,那是教法枯燥,換個方法教,孩子定會興趣盎然

那麼誰先拿?怎麼拿才能穩操勝券呢?其實這個問題可以倒過來想,不管怎麼拿最終只要給對手剩一個,那你就贏了!呵呵,這句話貌似廢話,但其實不然,怎麼才能給對手剩一個呢?首先你應該保持後手,因為後手才能根據對手拿的個數來決定自己拿的個數呢?本題每一個回合共拿走磁扣數最多4個,換言之,25個磁扣被參與遊戲的人分成了若干個堆每一堆含有4個磁扣,即:25/4=6餘1,也就是你只要作為後手,每一次拿的數等於4減去對手拿的數,拿到最後就一定餘一個給對手了----- 你贏。

同樣還可以換成30顆,每一次最少拿一個、最多拿四個 ,不能多拿也不能不拿,誰拿到最後一顆誰輸。

解法一樣:30÷(4+1)=6 這次為了餘1你不能作為後手了,你得先拿,拿幾個呢?拿走以後除以5餘1就行

也就是26÷(4+1)=5餘1,你先拿走:30-26=4(個)然後就成為了後手參照例一那種拿法就會獲勝。但如果你是後手拿,除非對手不懂以上原則,那麼你就可以等對手胡亂拿以後,在按照上述原則拿就可以了。否則,只能認輸了。

哈哈,發現這種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以後,我們不僅能解決這兩個例子,甚至可以推廣到所有這類問題:一共有n個磁扣,每一次最多拿m個,最少拿1個。

方法為:1)如果n=(m+1)×k +1 k為任意正整數,則你後拿,每一次拿的數與對手拿的數加和=m+1,你贏。

2)如果n=(m+1)×k +s k為任意正整數,s為<m+1的正整數,則你先拿,第一次拿的數為s-1個磁扣,接下來 就按照方法1)拿就可以了。

各位可能會懷疑,孩子能想出來嗎?其實我們真的不要小瞧孩子的智力,他們不比某些固執的成人智商低。我給孩子們上課的時候,就帶孩子玩這個遊戲,誰想明白了到前面來任意出題守擂,其他同學打擂臺。真的有一個孩子自己出題並且守擂成功了。後來令我吃驚的發現這個孩子並不是班級裡面的學霸,很普通的一個小孩,我相信這次守擂成功會給他學習數學帶來莫大的信心。難怪下課後一直興奮的跟我探討問題。各位學數學可不僅是為了算數的呀,數學是簡化解決問題的方法!

例二、喝汽水問題 :1元錢一瓶汽水,喝完後兩個空瓶換一瓶汽水,問:你有20元錢,最多可以喝到幾瓶汽水?

解題思路:這個智力題很多人也玩過吧。

20瓶=20空瓶=10瓶=10空瓶=5瓶=5空瓶=2瓶+1空瓶=3空瓶=1瓶+1空瓶=2空瓶=1瓶。

即:20+10+5+2+1+1+=39

但是最後1瓶喝完還剩一個空瓶,向別人借一個空瓶,在換一瓶喝完把空瓶還回。所以答案:40瓶

變換題目:一瓶汽水2元,兩個空瓶換一瓶汽水,4個瓶蓋換一瓶汽水。問10元錢最多能喝多少瓶汽水?

解題思路: 1)、10元買5瓶,喝完後,有5個空瓶和5個蓋;

2)、4個空瓶換2瓶,4蓋換1瓶,剩下1個空瓶和1個蓋,喝完後,有4個 空瓶和4個蓋;

3)、4個空瓶換2瓶,4蓋換1瓶,喝完後,有3個空瓶和3個蓋;

4)、2個空瓶換1瓶,喝完後,有2個空瓶和4個蓋;

5)、2個空瓶換1瓶,4蓋換1瓶,喝完後,有2個空瓶和2個蓋;

6)、2個空瓶換1瓶,喝完後,有1個空瓶和3個蓋;

7)、借1瓶,喝完後,有2個空瓶和4個蓋;換2瓶,還1瓶,還剩1瓶

8)、借1瓶,2瓶喝完後,有2個空瓶和2個蓋;換1瓶還上,還剩2個蓋;

9)、借2瓶,喝完後,有2個空瓶和4個蓋;換2瓶還上,不再剩下瓶和蓋。

所以共有:5+3+3+1+2+1+2+1+2=20

且慢,這麼麻煩的解題方法可不是我要給大家講的數學方法,最佳解法是:既然可以不擇手段讓錢效益最大化,也就是說其實空瓶和瓶蓋都是錢,每一個空瓶為:1元,每一個瓶蓋為:0.5元。那麼每一瓶汽水的錢為:2-1-0.5=0.5元

10元錢共買汽水:10÷0.5=20瓶

什麼是數學?數學其實就是把汽水,瓶子,瓶蓋等具體的含義拋棄後所剩的方法!數學是訓練人們思維的一種科學。而我們的數學課太重視解題方法的教育,而忽視思維的培養。愛因斯坦曾經說過一句很經典的話:“什麼是教育?當你把學校教給你的一切知識都忘掉,剩下的就是教育。“ 為什麼我們的學生當把學校裡面學的知識都還給學校以後,什麼也沒有剩下呢?是因為我們的課堂除了教知識,從來不訓練學生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方法。

最後,出一道題:有一個9升水的桶和一個4升水的桶問如何在在河裡準確取出6升水?

如果你能用純數學的方法解決這個問題,那你就也會輕易解決同樣的水桶取出7升、8升......這說明你已經掌握了數學思維方法。歡迎關注回覆,更多更好玩的科學陸續呈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