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等到你:真正本息擔保的P2P

最近熱映的《西虹市首富》滿滿的喜劇感,透露著讓人窒息的悲涼:有錢人的世界真好,錢多的花不完,投啥啥賺,根本花不完。

買下全城的煙花來把妹,王力宏來開演唱會,向巴菲特請教投資失敗的經驗,買馬上要退市的股票,買下爛尾樓,投資普通人天馬行空的願望……

有錢了可以住最好的酒店,吃最貴的龍蝦,喝最貴的拉菲,然而即使這樣敗家,人家依舊從退市的股票中賺1個億,爛尾樓變成學區房撈回來10個億。

一個月想要花光1000000000,有多難呢?

太難了,最後還得靠著“脂肪險”這種慈善才行。

不要以為這種博眼球的險種是憑空想象的,現實遠比電影精彩,保險圈裡之前真的出現過“賞月險”、“霧霾險”、“股票跌停險”、“寵物意外懷孕險”。

結果當然都是被叫停了。

可能是電影開拍時間比較早,那會可能還不知道現在P2P這麼個暴雷法,否則就要加一個橋段:試圖投資分散化的沈騰,最後出現在各個維權群了。

我們小老百姓不奢望10個億的大買賣,能安安穩穩的跑贏通脹這麼小的要求可能都達不到了,賺錢路子一個都難找,虧錢的法子閉著眼睛都能數出來千百條。

在《P2P雷聲滾滾,精算師給你指條明路》中,我提到了目前在P2P清盤、跑路的大背景下,有財產險公司擔保的資產,正在受到熱捧。

這種底層資產其實並不多,在目前資產暴雷的情況下,更顯得稀缺。

風險並不因為轉移給財產險公司而會憑空消失,區別只是暴雷的時候,誰買單的問題。

財產險公司與P2P平臺籤的保單叫“借款人履約保證保險”,平時光景好的時候,保險公司賺點保費利潤,沒出事的話,保費白拿純利潤。

一旦出了事,就是天大的事,如果財產險公司的股東不注資的話,這公司基本就是破產的節奏。

像不像美國次貸危機時候,美國保險公司賣的CDS,本質是一樣的,換湯不換藥。

比如2016年的僑興債,因為廣發銀行的蘿蔔章事件而出名,保險公司最後賠付了11億元。

如果股東不注資,浙商財險妥妥就是破產的節奏了,即使這麼虧法,人家股東還是不肯撒手啊。

保險牌照太值錢了,恆大許老闆買下來中新大東方,花了50億溢價呢,誰這麼大方,敢放手保險公司清盤轉讓呢?

人身險公司沒有銷售保證保險的資質,所以自然也不開展這種業務,而這種保險本身巨大的人為不確定性,監管機構也就是給財險公司放開了口子。

相當於是說,財險公司是一道防火牆,哪家公司真出事了,倒閉就是,但不能影響人身險業務。

我們來看看有多少財險公司跟P2P平臺合作開展了兜底承諾:粗略統計有16家,市面上P2P平臺一共快2000家,佔比不到1%。

小馬金融:天安財險

時間價值網:富德財險

米缸金融:安心財險、天安財險

京東金融、厚本金融、金投行:中華聯合財險

陸金所:平安財險

小贏理財:眾安保險

玖富/悟空理財、蜜蜂有錢:太平財險

好利網/予財寶/邦融匯:長安責任保險

宜人貸:人保財險

開鑫金服、米族金融:安心財險

精融匯:華安財險

有保險公司兜底,如果你認為財險公司破產是小概率事件的話,那相比一下,找利率最高的項目投就可以了。

你要是真能還虧錢,至少把一家財險公司拉著墊背了,中國首家保險類公司破產被你攤上了,至少你老了,跟你孫子也還可以吹牛。

總比你現在在各個維權群裡面幹鬧心,要好吧?

關於保險公司兜底,有三點需要注意:

1.很多P2P平臺跟財產險公司合作的並非是保本息的責任險,而是保支付流程安全的,名叫“賬戶安全險”,即保障的是賬戶充值、提現過程中被黑客入侵、盜刷盜用這類風險。

對於平臺跑路、清盤、投資失敗等風險,保險公司是不管的,所以平臺如果大肆以此宣傳,說難聽點,就是忽悠人。

已經暴雷的唐小僧,大肆宣傳與太平財險有合作,很多投資人事後追償的時候才發現,簽約的保險就是盜刷險。

目前還有幾家大平臺還是拿這個說事的,具體我就不點名了。

2.除了“賬戶安全險”這個李鬼以外,還有個叫“抵押物擔保”也同樣是個坑。

即平臺為底層資產的抵押物投保,如果抵押物發生了意外損失,比如車貸中的車輛被損毀了,保險公司就賠償。

一般情況下,抵押物出現大面積損毀導致平臺被清盤的可能性幾乎為零,主要還是借款人主觀上不還款造成壞賬,所以抵押物擔保的保險,對投資者來說也是價值不大。

3.即使是以上16家P2P投保的是借款人履約保證保險,與財產險公司合作的也僅僅是小部分項目,並非平臺所有資產,而且有些項目的保險還是有額度限制的。

所以即使你投的是以上平臺,也要看清楚,哪些資產在多少投資額度下是受保護的。

往深了說,保險公司收了保費,真的就不怕平臺瞎搞麼?

底層資產是個黑箱子,投資人是根本不會知道運作機制的,有的平臺是以保證金形式給保險公司抵押資產,有的是把AAA級的資產或者優質借款客戶給財產險公司,再有的就是風控十分過關。

財險公司敢兜底,那一定少不了要錢,從平安財險披露的數據看,平臺的月保費率根據資產不同,從0.46%到0.76%不等。

也就是說,平臺每年的保費成本要在5.52%到9.12%,羊毛出在羊身上,最後還是借款人承擔。

也有便宜的,比如中華聯合財險跟一家平臺合作,收到保費就是一年2%,收多收少還是看底層資產風險吧。

在沒發生違約風險之前,財產險公司真的是拿錢到手軟,給陸金所背書的平安財險,今年上半年就收了160億保費,佔比54%。

所以啊,對於投資借款這類風險,還是交給專門處理風險擅長的保險公司來做吧,就像我們投保醫療險和重疾險一樣,將風險都轉移給保險公司,我們只要穩妥。

在外部經濟環境不穩的時候,特別是中美貿易戰空前激烈的情況下,市場對於保險公司的反應又是如何呢?

還是來看眾安的股價,從IPO時的64元上漲到最高97.8元,但迅速在不足一年時間,到現在跌破36元。

2017年眾安保費漲幅70%以上,但是淨虧損高達10億,百萬醫療險叫好叫座的同時,加上責任險的加持增利潤,還是難以說服市場。

最根本的原因,是互聯網保險公司的經營模式還有待市場檢驗,一味的補貼市場燒錢的話,資本也是不幹的。

幾百塊錢保費的百萬醫療險、給P2P兜底的保證保險,這些其實保單對於保險公司來說都隱含巨大風險。

隨著醫療開支上漲,以後理賠金還能不能覆蓋收的保費?現在賺的這點P2P保證保險的保費,以後會不會自己踩個大雷,跟僑興債一樣,都難說。

對於保險公司風險巨大,市場不看好的業務,恰恰就是對我們投保人、散戶有利的啊!就像滴滴打車前幾年補貼市場,OFO和摩拜免費騎行一樣,有紅包不要,是真傻啊。

說句題外話,眾安背後的三馬同槽註定維繫不了多久:騰訊有和泰人壽;阿里入住了國泰財險和信美互助;平安自不用說了,本身就是保險龍頭。

所以啊,不知道眾安在健康險領域還能補貼市場支撐多久。

P2P的風險註定是要傳遞到保險圈的,聽說已經有幾家公司在自查業務了,還真的發現了不少風險事件。

7月18日,保監會開始開展信保業務專項自查行動,眼看著P2P這麼一個接一個的雷,保險的監管機構也是開始擔憂起來了。

這次自查時,監管要求實施穿透式自查(即穿透至底層債務人),覆蓋保前、保中、保後以及追償等各個業務環節,所以P2P底層資產這個黑箱子究竟如何,近期就會有結論了。

說了這麼多,大家估計也要明白幾個事實:

1.P2P暴雷潮剛剛開始,避險不要有僥倖心理;

2.財產險公司擔保的本息全額還款保險,是目前最安全的投資方式;

3.從監管動態來看,保證保險的口子正在收緊,窗口期不會太長了。

4.本文說的都是財產險公司的事,跟你買健康險、壽險保單籤的人身險公司,是兩碼事,不用擔心。

夜黑月高風大,且行且珍惜。

不管你是想要諮詢重疾險、醫療險還是想要找一個穩妥的帶有本息全額保障的P2P理財險,歡迎聯繫八哥我們已經有2000多人的社群在等你了。

哦,對了,知道西虹市首富剪頭髮時,要求的十億身家的髮型,梗在哪裡麼?

終於等到你:真正本息擔保的P2P

(笑了的話,就幫著八哥轉發喲~)

END

終於等到你:真正本息擔保的P2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