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度寧國寶:出行變革趨勢下汽車後市場的新機遇、新思維、新方法

2018年6月30日,由汽配圈、中國對外貿易廣州展覽總公司、北京雅森國際展覽有限公司聯合主辦,元帥與愛多聯合冠名的“元帥&愛多•2018(第三屆)中國汽車易損件產業大會”, 在廣州頤和國際會議中心隆重召開,思度控股集團應邀出席了會議。

本次大會以“迴歸初心”為主題,共邀請了40餘名行業重磅嘉賓,來自全國各地知名廠商、供應鏈平臺、汽配連鎖、數據供應商、軟件服務商、終端維修等數百名參會嘉賓齊聚一堂,圍繞企業品牌發展、渠道運作、供應鏈及電商趨勢、賦能終端、人才管理、企業信息化等多方面展開討論,解決目前市場現有的問題,預見汽車後市場未來發展機遇。

以下為思度控股集團副總裁、電車人聯合會會長寧國寶的精彩演講內容實錄:

思度寧國寶:出行變革趨勢下汽車後市場的新機遇、新思維、新方法

思度控股集團副總裁寧國寶受邀出席會議並發表演講

今天我與大家分享一下在新時期整個產業、整個交通出行方式的變革。這一變革時期,甚至會帶來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大變革。在此情況下,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交通出行方式是往哪去變的?這是第一點,在這種交通出行方式上,實際帶動了整個汽車產業的變革和升級。

在汽車產業當中,我們說涉及到上游的汽車零部件的產品轉型、重新定義,也涉及到汽車作為一個交通工具本身的定義,當然也涉及到汽車後市場未來的整個商業模式。市場在哪?未來汽車產業的服務方式怎麼去轉變?等等一系列的問題。結合這些問題,我準備了一個簡單的PPT跟大家做一個分享。

首先,現場在座的諸位這次到廣州來,相信或多或少乘坐的交通工具方式中,一定會出現一些新的乘車方式,比方現在大部分人下載的滴滴出行,你們來到火車站、機場,你們會選擇專車、網約車或等等類型的汽車到達會議現場。從某種程度上我們可以看到,某種程度交通出行的變革勢在必行。

今天在座的各位都是圍繞汽車產業,無論是零部件產品本身,還是說汽車服務本身,本質都是一個產品,我們是作為一個汽車人來推動整個汽車產業的變革,或者說推動整個交通出行的變革。

現場在座的還有一波人,是做汽車金融的,或者在金融行業做工作的。包括這裡面昨天還有一些朋友跟我聯繫,我問他是做什麼的?他說是做房地產的、商業地產的。他們也會參與進來,為什麼?某種程度上,汽車也可以作為一個很好的金融產品來實施,所以說大家可以看到,金融行業也會參與到整個汽車或者說交通出行的變革當中。

包括剛才昂美數據等等一系列,一定程度上也提供的是數據服務,這些數據服務再往上延伸,整個交通系統,今天大家拿百度地圖導航的時候,馬上會有整個城市目前的擁堵情況是什麼樣的,這是典型的交通信息服務,這實際上加快了整個交通出行方式的變革。

再有,通訊行業也參與到了出行變革當中。如果是拿汽車,尤其是新能源汽車目前的發展來說,清潔能源行業在這裡面貢獻的也非常大。

大家可以看到,圍繞汽車這個主題,圍繞交通出行這個主題,今天參與的行業力量越來越多,今天整個行業的發展方向,實際上有時候大家看不明白,根本原因是現在參與的力量太多,各方訴求不一樣,最終造成每一方都有自己的觀點,大家會站在自己的立場上,屁股會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來闡述一些自己的觀點,最終的結果就造成:現在大家也許看不明白。在座的各位實際大家都有疑問,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到底對現有我們自己的飯碗、到底對我們自己現在的商業會有多大的衝擊?什麼時候會有大沖擊?什麼時候是顛覆?這一系列的問題,不論是今天這個會場,還是你參加任何的會場,你會發現你找不到一個標準的答案,因為每一個專家、學者、行業人士都有不同的觀點,但我們在各種觀點下,我們可以去做一些彙總,然後發現一個大多數人認可的趨勢,在這種趨勢下,我們可以做企業的轉型、升級以及戰略方向的調整。我們可以看到,現在的交通出行變革根本原因是因為現在參與的力量越來越多。

思度寧國寶:出行變革趨勢下汽車後市場的新機遇、新思維、新方法

交通出行的變革源自各行各業參與的力量日益增多

交通出行的第二點,汽車本身產業的發展也在不停調整。在過去一百多年,基本汽車發展的主題,主要是圍繞著安全、環保、節能三個主題來發展,到今天,無論是之前的替代燃料汽車,包括壓縮天然氣、包括液化石油氣,我相信很多人都經歷過,到了今天的電動汽車,包括純電動的、包括現在大家還在討論的燃料電池、包括現在大家還在討論的一些新能源汽車等等,這些東西實際到今天又在迴歸,主題還是迴歸到安全、環保、節能。

但是到今天為止,由於汽車在整個新的交通業態當中地位發生了改變,我記得昨天下午還有人說,汽車本身是一個體現了社會地位、體現了等等一系列身份的工具。當然,我們說這是一種傳統的說法,但是這種觀點某種程度上是一直存在的,但是從整個大的趨勢來看,大家可以看到,從能源層面上、從汽車本身的層面上,以及從汽車發展的市場層面上、圍繞一系列做的產品的層面上,實際和AI、互聯網、通信的結合層面上,汽車是越來越智能。我們現在看汽車,後面我們有一個總結,汽車可能是未來整個信息流、交通領域的節點,以這種節點方式去定義,從某種程度上,未來汽車發展的主題,再也不是現在大家在教科書裡查到的汽車是四個輪子等等這種簡單的定義,而是一個有效的節點,它發展的主題,某種程度上來說,未來一定會出現第四個主題,會出現一系列概念的綜合體,就形成了汽車發展的第四大主題,這是我們說的汽車轉型變革。

思度寧國寶:出行變革趨勢下汽車後市場的新機遇、新思維、新方法

汽車產業本身在不停調整,但主題始終是安全、環保、節能

第三,現在圍繞汽車這個產業、產品本身,大家可以看到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在提速。剛才秘書長也提到,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速度很快,也用數據跟大家做了說明。實際大家可以看到,中國以及全球的汽車產量數據,在這個產量數據過程中,實際大家可以看到一點:我第一次做數據統計的時候還沒有數據,2010年的時候,也就是8年之前,我在國家部委第一次做統計,那個時候新能源汽車佔整個汽車產量的數據是萬分之零點幾,或者說千分之零點幾,但是到了2016年已經到了2%、3%的點,而且這個速度還會快速增長。判斷的基本依據:2010年開始,國家把新能源汽車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那個時候是產品導入期,在那個過程中,每一年推廣的新能源汽車產品在國家上公告的目錄,每一年產品的種類會超過一千種;到了今天為止,實際這個種類是在大幅度下降,但是單品銷售的產量、單車銷售產量過十萬輛現在已經出現,意味著從2016年開始,我們進入了產業成長期,最典型的標誌就是整個數據的快速增長。同期在北京也有一場活動,在講整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情況,現在傳統的車進入了穩定成長期,但對新能源汽車,實際是進入了快速擴張期,它是一個快速上升的階段。大家經常會看到這個曲線,快速上升、平穩或持續的穩定。新能源汽車快速爆發,我們可以看到,新能源汽車市場已經全面啟動。

在廣州還好一點,在隔壁的深圳,整個城市的公交車,一律都是純電動的,一律都是新能源的,沒有一輛傳統車,這不是個例,相信全國在兩年之內,你會發現一線城市會在公交領域全部電動化,這是不可逆轉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全部啟動。當然這是公交領域。第二個市場可能是物流領域,第三個市場可能是在一些共享車輛領域。第四個市場可能會在專用車領域。第五個市場可能會在一些高端消費領域等等,它的市場實際已經出現了。

交通出行我們可以看到,我引用了一些第三方數據,這是中新社發佈的一篇報道。大家可以看到,在整個交通出行的過程中,雖然今天大家或多或少地會在網上看到一些,說這個共享自行車成為城市阻礙,影響了一些城市公共區域的合理使用。但整體上,這種共享出行,某種程度對降低城市擁堵是非常有效的工具。

這裡我列出了一些具體數據,比如天津、青島、武漢監測的結果,以及由於新的交通工具的投入直接改變了大家的出行方式,尤其是短途出行。在不同時期,不同政策會直接影響結果,這裡大家可以看到相應的數據。

思度寧國寶:出行變革趨勢下汽車後市場的新機遇、新思維、新方法

新能源汽車市場已全面啟動,正帶動出行方式變革

交通出行的變革勢在必行,怎麼變?這裡也做了一個簡單的總結。這張圖大家可以看到,其實交通出行到現在為止,某種程度上我總結的是往五大方向去轉變。

第一,原來大家說的出行,三十年之前大家說靠“11路”,今天除了共享單車之外,基本的交通出行是往機動化方向走的,以里程為單位,圍繞這個里程,只有在很短的一部分里程裡,我們可能採用步行、非機動車或共享單車的模式。但反過來,我們父輩這一代,經常可能是走一天、兩天步行到達目的地,這是很正常的現象。到今天為止,機動化是大的方向。

第二,大家在出行的時候,今天不一定非得自己開車去,你有很多很多的選擇,也就是你的出行方式,你自己可以作主,自己可以定義定製化出行。

第三,隨著新能源汽車的導入,並在網約車、在分時租賃等不同領域進行應用的時候,實際交通出行越來越綠色化,這是大家可以看到的。

第四,你的出行某種程度上不一定是依託於現有的自駕才去做的公共交通系統,而可以採用共享分時進行,利用網約車的共享模式來出行。

第五,現在也逐漸被大家所接受,原來大家在傳統的領域,大家覺得居者有其屋,雖然思想是幾千年沉澱下來的,但是傳統的出行方式正向出行服務上轉變,我不一定需要車,在合適的時間你給我提供交通出行服務,在合適的時間在我的樓底下放一部車,解決我的出行問題,把傳統的出行向出行服務去轉變,這是我們看到的整個交通出行,目前向機動化、綠色化、共享化、交通服務的方式在轉變。

在這種情況下可以看到,機動化,大家可以從出發地到目的地,我們今天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可選擇的,除了電動汽車、自駕車,當然我們說這個市場還非常小。電動汽車的分時租賃、電動汽車的網約車、電動定製的大巴車和電動定製的公交車,一系列的出行方式可以解決出發地到目的地的問題,已經出現了定製化趨勢。

當然,在定製化裡面還有一塊,整個的定製化也是隨著大家對出行服務的重新定義以後,大家要買的不是車,而是交通出行,這種思維轉變之後帶來了一種綠色定製。

綠色化這塊,有很多層面是國家行為來推的。第一個,國家出行戰略推行的交通出行,從2010年開始,國家制定的並行、互動、協調發展的戰略,採用現有節能汽車和新一代的車互相結合的方式。這裡面有一些行業力量在主導,到今天為止,為什麼新能源汽車基本是電動汽車或純電動汽車?某種程度上和我們說的行業力量推動有關,最早是汽車人或汽車行業人在做這個事,但隨著能源介入以後,你會發現汽車的方向出現了調整,技術路線出現了調整,這也是我們說的綠色創新產品帶來的方向轉變。從市場應用推廣層面上大家可以看到,國家有一些相應的政策,2017年出的比較多,《關於促進小微型客車租賃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這是國家交通部發布的文件,有很多鼓勵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的文件,從推廣應用政策上帶動整個的綠色化發展。

還有本身共享化的出現,以汽車為基礎的分享經濟在交通領域呈現的典型形態,和傳統的業態相比,出現了很多新的共享業態支撐共享化。這個共享化,某種程度上國家也是在較為集中的政策路線上通過創新規劃來支撐整個的發展。這也是從應用政策上的支撐,由於交通出行在變,汽車產品也在發生改變,有幾大方面。

汽車交通系統本身在改變。現在汽車不再是汽車,而是交通移動網絡上的可移動節點,帶來的就是人類出行方式的改變。由於出行方式改變,整個汽車功能也在發生改變,這個功能最終會由端、車、信息轉為雲、點、流。當然,我們說汽車是一個跨行業的,大家可以看到,其實汽車產業的科技進步是和信息、通信、移動互聯網、智能製造、新材料、移動支付、電子商務、智慧交通等一系列共同發展的。在這個過程中,既然變了,大家就要提升競爭力。

怎麼提升競爭力?昨天有位嘉賓講了,我們經常說,企業競爭力微觀層面來說就是企業本身,企業本身有五大競爭力。技術、產品、營銷模式、管理與品牌,這是企業競爭力的構建。當然我們說今天的競爭,就像剛才昂美提到的,今天的宏觀競爭力不單單是從企業層面上,而是說要在更多的平臺層面來做,比如我們的宏觀戰略競爭力,要從產業來做競爭,就是要從供應鏈體系做競爭,從商業模式做競爭,在汽車後市場,我跟很多的專家、老總去聊,包括大家也反問我,你所在的公司競爭力在哪?著力點在哪?實際我也給不出答案。某種程度上,這種商業模式到今天,也沒有成熟的模型,所以這個可行的業態是大家在討論的。今天由於跨行業、跨產業介入之後,要上升到跨平臺協作的競爭,才能決定企業在行業裡的定位。

在這種情況下,我不說過多的理由,看一下華汽是怎麼做的。首先,順應國家政策和產業鏈趨勢,我們在面向新能源汽車來做汽車的產品服務。我們做的服務,某種程度上我們希望做一個暢銷、平價、專業、服務融合、價值共享,希望搭建開放式的平臺來做這件事情。

我記得5月份我們也發佈了一個華汽戰略,大家可以看到,我們做了一個服務融合的1.0、2.0和3.0的發展戰略,這也是一步一步來做的融合,我們要搭建一個開放式的出行服務平臺,或者說車、人的服務平臺,車輛的服務和對人的服務,我們有相應的業務板塊,今天參加這個會,一個是跟大家分享,也是想通過這個服務,找到相應的合作伙伴,既然是開放的,既然是供應鏈的競爭,既然為的是生態系統的競爭,一定是一群人、一輩子做一件事,這也是從箭冠張總那邊學的一句話,某種程度上,我們希望通過與大家合作,為汽車人做服務,為汽車做服務,最終希望為出行服務。希望找到共同的合作伙伴,大家共同來改寫汽車出行服務,或者說汽車後市場服務、汽車產業鏈服務、汽車生態服務,一層一層往上延伸,打造整個未來面向汽車交通出行變革,面向整個第四次工業革命,面向整個大環境,我們最終來做圍繞汽車進行的服務,這是目前華汽在做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