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核電發展水平高,面臨「走出去」新機遇

我國核電發展水平高,面臨“走出去”新機遇

我國核電發展水平高,面臨"走出去"新機遇

世界上一切物質都是由原子構成的,原子又是由原子核和它周圍的電子構成的。輕原子核的融合和重原子核的分裂都能放出能量,分別稱為核聚變能和核裂變能,簡稱核能或核電。自1951年12月美國實驗增殖堆1號(EBR-1)首次利用核能發電以來,世界核電至今已有60多年的發展歷史。

一、核電發電量逐年上升,完成投資規模下降

核電、風電和光伏等作為技術成熟的清潔低碳能源,與火電相比,不排放二氧化硫、煙塵、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碳等物質。核電較少受自然條件的約束,發電效率穩、發電規模大。從現有技術條件分析,核電作為一種可供大規模利用的能源形式,具有不可替代的綜合優勢。根據國家有關政策,在電力調度上,核電作為清潔能源,調度順序優先於燃煤、燃氣、燃油等火電機組,按優先保障順序安排發電。

中國產業信息研究網發佈的《2018-2023年中國核電行業市場調查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數據顯示:2010年中國核電裝機容量規模佔比僅為1.12%,到2017年增長至2.02%,2014年核電完成投資額為533億元,到2017年減少到395億元,核電投資建設放緩。

圖表:2010-2017年中國核電裝機容量佔比

我國核電發展水平高,面臨“走出去”新機遇

數據來源:國家能源局、中國電力商業聯合會

圖表:2010-2017年中國核電發電量

我國核電發展水平高,面臨“走出去”新機遇

數據來源:中國電力商業聯合會、三勝諮詢

圖表:2014-2017年核電行業投資額

我國核電發展水平高,面臨“走出去”新機遇

數據來源:中國電力商業聯合會、三勝諮詢

二、核電安全性世界領先

此外,核電發展仍然面臨公眾接受程度、放射性廢物的處理處置、核電安全性(選址、設計、建造、調試、運行、退役)、宏觀經濟與電力需求變化,以及其他能源形勢的競爭等挑戰。對此,我國核電行業應該明確發展戰略與目標,進一步提高安全性、優化經濟性、提升安全運行水平、完善法規標準監督、加強核安全文化建設、促進公眾交流與溝通,並創新未來反應堆設計。

中國產業信息研究網發佈的《2018-2023年中國核電行業市場調查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數據顯示:目前全世界在役核反應堆數量為451臺,累計運行17613堆年,在建機組數量58臺。截至2018年4月,我國核電機組已累計運行超270堆年,核電廠的安全性在世界上處於先進水平,且在不斷提高。

三、核電"走出去"發展大利好

目前全球核能發展進入最新階段,預計到2030年前後,全球新建核電機組可能達200臺以上,其中'一帶一路'沿線28個國家規劃新建核電機組126臺,裝機總規模約1.5億萬千瓦,這對我國三代核電'走出去'是巨大的利好消息。

我國目前在建和待建的三代核電項目涵蓋了ACP1000、ACPR1000、華龍一號、CAP1400、EPR、VVER1200/AES-2006和AP1000等多種技術。我國核電發展始終堅持走在引進、消化吸收基礎上進行自主研發再創新的技術發展路線,先後經歷十餘年完成了自主品牌百萬千瓦級三代壓水堆核電技術研發,形成了"華龍一號"等自主核電品牌。我國三代核電機組一直以來秉承自主知識產權、安全性、經濟型、成熟性與廠址適應性、國產化等設計原則,堅持核電技術自主革新。

三勝諮詢研究員認為,三代核電"走出去"目前已上升為國家戰略,併成為我國與有關國家開展雙邊政治、經濟交往的重要議題。但同時,國際原子能機構又對核能發展國家的核能技術提出了包括人力資源、投資方式、法規體系、環境保護、核安保、應急計劃等在內的19個新的考核標準,我國核電行業應該對此高度重視,核電技術革新應以這些標準作為重要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