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宮嬪妃月事期間,爲免皇帝召幸,清朝發明一個機構,權力無比大

眾所周知,女子生理期來臨之際,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異常反應。腰疼肚子疼是常有的。更有甚者,上吐下瀉,身心俱疲。可以肯定的說,這種疼痛男子是一生都無法感受到的。也正是由於的這一系列特徵,自古以來,女子生理期時是不能與男子同房的。如果強行為之,後果不堪設想。

後宮嬪妃月事期間,為免皇帝召幸,清朝發明一個機構,權力無比大

而在古代帝王的後宮裡,這種情況更是不允許發生的。皇帝臨幸后妃如果見血的話,這個罪名可大了。說輕點便是會讓皇帝折壽,說嚴重點便是會影響國運。所以後妃們明知道聖寵有時候可遇不可求,但是倘若遇到生理期,她們還是會想方設法的暗示皇帝,自己這幾天不能侍寢了。如此不僅對自己的健康負責,更是對自己的前途負責。

後宮嬪妃月事期間,為免皇帝召幸,清朝發明一個機構,權力無比大

但是,話說回來,古代女子非常含蓄保守。不像現在這樣人人平等,有啥說啥。像來例假這種事情,在現在來說,是一件稀鬆平常的事情,但是放在古代,卻是一件難以啟齒的事情。所以,古代後宮的妃子們,為了暗示自己這幾天不方便侍寢,也是想盡了辦法。

漢朝時,后妃都會準備一隻金戒指,在例假期帶上,提醒皇上這段時間不能寵幸自己。金戒指的寓意用現在的話來說大概便是經戒之,經期到了戒同房,正常情況下皇帝看見後都會避開,若皇上心理不正常就說不準了。唐朝時思想比較開放,前朝很多羞於說出口的話,在這時沒有絲毫禁忌。所以,唐朝的后妃們紛紛採取的是密奏的方法。一般妃子來例假便會密奏皇上,讓皇上在此期間不要找自己侍寢。

後宮嬪妃月事期間,為免皇帝召幸,清朝發明一個機構,權力無比大

總而言之,每個朝代的妃嬪都會有自己的方法,讓皇帝避開例假。諸如掛燈籠、系紅繩等。不過這些方法雖能避免,但難保時不時的出現漏網之魚。直到清朝時期,,皇帝設立了一個特殊的機構,才真正意義上杜絕了此類事情的發生。這個機構,便是多次出現在清宮劇裡的敬事房。

後宮嬪妃月事期間,為免皇帝召幸,清朝發明一個機構,權力無比大

清朝嬪妃入宮後,敬事房會準確記錄下每個人的身體特徵,以及例假期這些信息。此外,敬事房還給每一位妃嬪打造一塊牌子,稱為“綠頭牌”。一般皇上晚膳後,敬事房當值的人便會把牌子拿給皇上,皇上想找誰侍寢就翻誰的牌子。倘若妃子來了例假,敬事房會早早的把這位妃子的牌子取下來。避免被皇帝選中。

後宮嬪妃月事期間,為免皇帝召幸,清朝發明一個機構,權力無比大

敬事房起初是為了後宮更好的服侍皇帝而設立的。可是,後來敬事房權力變得無比巨大。設想,通過皇帝翻牌子這件事,讓後宮嬪妃的前途和命運,全部掌握在了敬事房的手上。權力能不大才怪。看誰不順眼只要撤去她的綠頭牌就行了。所有後妃們為了得到皇帝的恩寵,都爭先恐後的去賄賂敬事房的下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