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關注房產稅,說明這個東西確實很重要

最近,因為統計局發言人的表態,房產稅又被大家拿出來炒冷飯,要知道統計局其實跟房產稅沒什麼關係,現在連統計局都在表態,會加快推進房地產稅的相關政策舉措,實現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加快推進租售同權等一系列配套政策的落實。那麼這是不是意味著,房地產稅真的要來了呢?以至於最近是流言四起,有人傳的有鼻子有眼,說什麼明年6月房地產稅就要出臺,甚至還有人連細則都給出來了,每價值百萬的房產每年納稅5000元之類的。還有什麼香港媒體爆出的細則,這些統統都不可信。

(根據香港媒體爆料:房產稅將採用分段累進稅率,年稅率為0.8%-5%。超過免稅面積落在基本居住套數以內的部分,年稅率為0.8%;超過免稅面積落在基本居住套數外第一套的部分,稅率為2%;超過免稅面積落在基本居住套數外第二套的部分,稅率為3%;超過免稅面積落在基本居住套數外第三套的部分,稅率為4%;超過免稅面積落在基本居住套數外第四套或以上的部分,稅率為5%。)

大家關注房產稅,說明這個東西確實很重要,甚至足以改變未來的財富格局,甚至將變成一場巨大的財富洗牌,在房地產稅出臺之前,房子是財富的象徵,是資產,多套房持有者是鉅富階層,而一旦房地產稅開徵,持有環節開始徵稅,甚至使用懲罰性稅率,那麼多套房很可能會瞬間成為負債,多套房持有者會快速喪失財富。那麼既然房地產稅如此重要,所以我們才會慎之又慎。

房地產稅中包含房產稅,最重要的也是房產稅,也就是持有環節徵稅,而其他的一些列稅收,我們現在都已經有了,所以衝擊並不大。但偏偏是這個重要的房產稅,我們之前卻沒有成功的經驗全是失敗的教訓,上海和重慶的房產稅早在2010年就開始出臺,但是這麼多年下去了,卻沒有任何卵用,沒有起到替代財政收入的作用,也更沒有起到調節收入的作用,甚至連平抑房價漲幅的作用也沒起到。總結經驗教訓,基本得出了一個結論,上海重慶模式,太過於寬鬆,稅負太輕,門檻太高,所以才淪為雞肋。再看別的國家的歷史,比如日本當年土地市場大泡沫,也是由於持有環節稅負過低,雖然日本有資產稅,也有土地稅,但是評估價值過低,所以真實的負擔過低,這才造成了資產價格在低利率環境下大幅膨脹後又被快速加息所刺破。那麼這麼來看,我們的房產稅如果要想成功,就必須考慮這些教訓,很可能出來之後,稅負不低。如果再考慮到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很可能還要兼顧民生,也就是對自住房給予減免,那麼就勢必對多套房給予高額的懲罰性稅率,甚至是階梯懲罰性稅率。如果你有3-4-5套房,很可能會一夜返貧。

大家關注房產稅,說明這個東西確實很重要

之前之所以失敗,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信息不全,以前是根本不知道你有多少套房子,但現在我們剛剛完成了住房信息全面聯網,一個人在全國有多少套房子,全都一目瞭然,再加上國稅和地稅的合併,這就為房產稅在全國範圍內的計徵創造了有利條件,屆時你的旅遊房產,老家房產,郊區房產,市中心房產,可能都要組合在一起,統一計算稅率。

所以房產稅這個事,已經可以說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往大了說,這是一場稅制改革,將決定未來國家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飯碗問題,賣地模式已經到了盡頭,當房子已經嚴重過剩的時候,自然而然就該轉變收入方式了,房產稅將變成非常重要的直接稅。往小了說,這是吸取日本教訓,增加持有環節稅負,踐行房住不炒的唯一途徑。所以房產稅已經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但是這畢竟是一次重要的稅制改革,再加上前面失敗的教訓,所以不會那麼快,甚至要先出臺房地產稅法,既然是立法就有他必然要走的程序,並不是明天下一個文就能夠出來的。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明年想出臺房地產稅是幾乎不可能的,明年能完成立法提請人大審議就已經是很快了。之後還要有一年審議修改,一年準備,再一年才會實施,所以即使最樂觀的情況,也要等到2021年或者2022年才會出臺。

看到那麼多城市,為什麼都出臺3年限售?5年限售?說白了就是告訴你了,房地產稅最早也要3年才能落地,但遺憾的告訴你,在房地產稅出來之前,因為限售,你已經被鎖定了一份交稅名額。

在房地產稅出臺之前,我們儘量維護住房市場穩定,既不希望暴漲也不希望暴跌,因為跌下去了,會影響評估價值,高評估價值,才能有高稅收。評估價值是很久才調整一次的,比如底特律當年金融危機,房子價格暴跌,但是房產稅依然是一年幾千美元,因為評估價值沒變。所以大家都1美元把房子白送給別人,都沒人願意要。大家發現,當年千辛萬苦掏空了六個錢包搶來的房子,最後根本拿不回錢,反而變成了擺脫不掉的一個交稅的資格。

有人說,我就不交稅,他能把我怎麼樣,也不會上門催繳,他不能把你怎麼樣,只會給你累加滯納金,除非你永遠不過戶,否則就要把稅收和滯納金補齊,如果你還想賣房換現金,還想讓子女繼承,那就只能乖乖的去交稅。

所以我們給大家的建議是,留下你要住的房子,因為根據房住不炒,自住房很可能免徵房產稅,其餘投資類的房子能出手就儘量出手,否則一旦真的有房地產稅出臺的消息了,那時候就跟現在的P2P一樣,等已經遍地雷聲的時候,你再想跑已經沒人接盤了。記住這句話,出來混早晚是要還的,聰明人會將流動性很差資產賣在左側,然後切個瓜,笑看頂部的到來。因為房價的頂部,就是流動性的底部,一旦房價真的見頂,你就很難再賣掉了。

大家關注房產稅,說明這個東西確實很重要

今天安家融媒講到的這個道理,你一聽絕對是廢話,因為你心裡很清楚,似乎誰都知道,但是到了現實中我們卻總是忽略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實則處處都在遵循著這樣一個原則,那就是不均衡。

最近,我也一直在強調一個問題,世間萬物的不和諧都可歸結為分配不均,高房價也是因為不均造成的,可我們就是很難做到平衡。各大城市房價上漲,有其支撐的理由,一些小城市房價也漲,卻看不到希望。這是資源分配不均,可是為什麼不該漲的城市房價蹭蹭漲呢?這還是不均造成的,這種不均包括信息不對稱,也包括調控的不均,因為有分類調控、分城施策。

而前段時間大張旗鼓開展的搶人大戰也是體現了各大城市之間的人才分配不均,以及庫存量的壓力不均。簡單點,早上或晚高峰容易堵車,其實有時候,你還在用雙腿跑市場嗎?你還在花錢去外地學習嗎?你還在為人脈發愁嗎?互聯網的時代.一部手機 ,一臺電腦!一個微信號!!!一杯茶 ,一個wifi,人在哪裡,工作就在哪裡!你看到中午並不堵車,有時候即使這邊堵車,對面卻不堵車。南方發大水,北方卻經常鬧大旱。一個成熟的系統加快成功的速度 有錢有閒 和諧自由人生 !開超市的小老闆,擺地攤,打工的結果 是你想要的嗎?如果你想要了解月賺3萬的健康產業項目具體操作方法同音字加 一傘柳劉柒靈武琉就靈叄。男女比例失衡也是造成男人娶媳婦男的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男女觀念分配不均,如果僅僅是男多女少還好說,最重要的是大家觀念又有很大差別。這一切都是不均衡造成的。

房地產的問題就更可以歸結到不均上來說了,房子多的發愁,房子少的發愁,沒房子的更發愁。郭德綱相聲裡講到一個評劇《賤骨頭》,這個故事講的就是一個SM氣息濃烈的故事。兩家,一家丈夫總被媳婦虐待。另一家男人想被媳婦虐待,媳婦卻不肯,倆人都活不下去了。跑去樹林上吊遇到了,於是決定換換吧。都得到了幸福。

我再多說兩句,如果你對這個故事不瞭解,但想必我提到一個人你就清楚了,趙麗蓉老師,她在小品《打工奇遇》裡就用到了這個評劇,“別耍嘴啊”“我要是耍嘴我是個棒槌”“我喊了一聲美”,評劇《賤骨頭》這就是出處。

我想說什麼呢?人要學會去平衡。兩個男人平衡了都得到了幸福,可我們的房地產這些問題該如何去平衡呢?太難了。很多時候不是我們不清楚,而是我們不想去做。

大家關注房產稅,說明這個東西確實很重要

在市場經濟裡,好像不再講什麼道德倫理了。似乎市場就與道德完全背離。再說市場有絕度的市場嗎?房子好幾套的人,你沒有錯,可是總有沒有房子的人,他們也沒有錯。因為不久安家融媒講過,一些大城市的房子年輕人買不起很正常,可是城市必須為他們解決居住問題。

如今的樓市調控不就在這個方向努力嗎?從提出房子是用來住的而不是用來炒的這個定位開始,我們的方向就註定了要為這種不平衡去改變,炒房的人要嚴厲打擊,沒房的人要想辦法不愁住房。除了讓房價迴歸理性,更重要的是該如何建造更多適合老百姓居住的房子。答案是,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最終讓大家實現美好的住房夢想。

由此可見,我們的政策正在去調和這種不平衡。國際知名經濟學家張五常表示:“原則上來說,只要你不是擔心財富不平均的問題,應該是讓它價格上去。但是首先會導致財富不均,這個要處理。”安家融媒認為無論是房價還是房租,其實隨著經濟的發展本就應該是上漲的,天天下跌還出問題了呢。張五常說到了一個現實存在的問題,也是問題的焦點,那就是分配不均。好像房價房租隨時都在漲,而收入可能好幾年也不見漲,工資沒有房價漲得快。

所以,可能就是因為有些人炒房,而其實房子總量也不缺,因為有錢人買多少套都可以買得起,有多少套房只要有人炒房都能消化掉,他買了你窮人就買不起,那麼這又是財富不均造成的。而同樣都是富人,有的人就不買房,有的人就只是買房,這是價值觀和知識結構不均造成的。

信息不對稱,造成人們買房的衝動。財富人群的不均等,造成房子緊缺。教育資源、配套資源的不均也造成各樓盤之間的房價不均。房價越來越高,這又是人們居住結構的不均造成,租賃市場沒能健全和完善。

大家關注房產稅,說明這個東西確實很重要

從根本上說,人心也是如此。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到了房地產上,同樣適用這句話。這句話在房地產行業體現得淋漓盡致。比如,要是大家都沒有房,也就沒人天天喊著非要買房了,當然不是阻攔大家買房,都買不起房沒有精英也不是社會進步。但不均給大家造成的影響卻很大。買不起房也不可怕,在炒房者的操控下,房價一天一個價,越來越買不起,越買不起越不敢等,購房者都處在一種恐慌狀態,加上開發商和炒房者利用了這一點,所以又會出現搶房送茶水費現象。房價能低得了嗎?這種不均還是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往大了說,就是供給與需求分配不均,可是供給上去了還是不行,供給結構分配不均也不行,如今根據不同需求層次的人提供不同的產品,解決每個層次的人的住房問題,最終這條路應該是沒錯的,加上將來出空置稅等財稅制度,長效機制也建立起來,那時候房地產不均衡問題會大大緩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