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陪讀家長,監督孩子學習只需要這樣做

解放陪讀家長,監督孩子學習只需要這樣做

解放陪讀家長,監督孩子學習只需要這樣做

放養傷錢

陪讀絕經

我該拿什麼拯救自己

不知從何時起,陪讀成了一種生活習慣,從幼兒園就要家長陪著孩子一起完成各種家庭作業,美其名曰是增加親子時間。

解放陪讀家長,監督孩子學習只需要這樣做

後來上了小學,隔三差五被叫家長,最後不得不陪讀,為了完成家庭作業,你問我為啥?請我13歲的兒子來回顧一下他的六年級:

解放陪讀家長,監督孩子學習只需要這樣做

“我就是不想寫作業啊,上課也聽不懂”

“老師講課太快了,跟不上”

“我考的還行啊,反正不是倒數”

“寫字太累了,我想休息會兒”

“這個老師就是這麼講的,你說的不對”

“今天沒有作業啊”

“試卷要家長簽字,下週一開家長會,老師說必須得去”

解放陪讀家長,監督孩子學習只需要這樣做

這是一個學習馬馬虎虎還行的六年級學生,每次家長會都是從頭到尾如坐針氈,生怕提到他的名字,因為這意味著,我可能要被當眾行刑。

01

擰巴的小學

後來眼看著要升初中了,我還是想著讓他上個好一點的中學,所以差不多整個六年級,一直在陪他學習。

經常有人問”你家這麼早就陪讀了啊,我還想著升初中再說呢”,而我,只能強撐出一個微笑連帶眼角跳動的回一句”是啊,這一年比較關鍵嘛,看上了一個好中學,就多花點時間陪他學習。”

誰也不知道我陪讀只是因為他不交作業。

解放陪讀家長,監督孩子學習只需要這樣做

陪讀一個六年級的男孩子,體力腦力耗損不低於在絕地求生裡尋找補給包,那叫一個鬥智鬥勇!

嚴防死守他偷減作業量,還得連帶著幫他複習各種學科知識,勤勤勉勉伺候了一個六年級,終於是進了一個還不錯的中學。

宮鬥劇甄嬛都當上皇太后了,我也退居二線了。你以為這場戰鬥就此結束了?太天真,戰爭才剛剛開始。

02

致命的小升初

升了初中,你才發現,小學那種程度的陪讀,那簡直是小兒科了,雖然學習的知識是邁上了一個臺階,但是孩子的智商如果不進步,這對家長來說是太殘忍了。

到現在都在後悔那個天氣晴朗的星期六下午我為什麼要出門跟鄰居在樓下聊天。鄰居家的孩子也是升了初中,她準備陪讀三年,陪孩子租了學校旁邊的房子,說實話我已經驚呆了,但是

本著“你要陪讀,我也要陪讀”的精神,我並沒有租房子。

解放陪讀家長,監督孩子學習只需要這樣做

因為我看了一眼租房價格,果然學區房的價格確實不錯,所以我很慶幸他的初中離家還不算遠。本來我的打算是初三再陪讀,讓自己輕鬆兩年,但是看著別人家的孩子,我這也是不甘心,於是我又開始了陪讀的初中夜生活。

回想當年陪讀的心酸歷程,算了,不敢想不敢想。現在每天生怕自己被氣的心肌梗塞,恨不得自己替他上課寫作業,因為我發現,他一點沒有遺傳到我的高智商。

03

陪讀第一步:速效救心丸、降壓藥、氧氣罐

前幾日我正為孩子學習發愁的時候,看到一條新聞,說陪讀的危害,我一看這不就是說的我本人嗎?

解放陪讀家長,監督孩子學習只需要這樣做

解放陪讀家長,監督孩子學習只需要這樣做

曾經我以為這些心臟架支架、高血壓住院都是誇張了,肯定不會發生在我身上,現在想想,還是當初太年輕。

我堅信,如果我堅持陪讀三年,總有一天你會在ICU看到我躺在病床上,因為這種體驗真的太真實了!

原本我的脾氣雖然不能說是溫柔,但是還是比較好的,自從給孩子陪讀,這脾氣是日益見長,嗓門也是越來越大。。。

解放陪讀家長,監督孩子學習只需要這樣做

解放陪讀家長,監督孩子學習只需要這樣做

解放陪讀家長,監督孩子學習只需要這樣做

這是在家長通上遇到的同樣情況的家長,真的感覺自己找到了知音。

每天日常被氣到想把他踹回肚子,回爐重造,但是想想還要經歷一遍生孩子,我就收回了這隻伸出去的腳。我一度覺得自己可能修仙成功了,因為最近陪讀的時候脾氣意外的好,也有耐心了,直到昨天我查了他的暑假作業。

解放陪讀家長,監督孩子學習只需要這樣做

然後我平靜的拿起了一罐氧氣瓶,狠吸了一大口。我覺得家裡常備點救急的藥品是真的如此重要,從感冒藥、西瓜霜到降壓藥、速效救心丸的華麗轉變讓我能夠活的更久一點。

04

學會放手,也是另一種支持

陪讀是一件耗精力的事,可放養如同放羊,現在不管,以後處處花錢。常言能花錢解決的事情都不叫事,但是本著能省就省的原則,我選擇了陪讀。

但是經歷過兩年陪讀生活,我總結出了一點:還是命重要。我們能夠為人父母,但卻不一定能夠擔任老師的角色,畢竟術業有專攻。

我們把心思全部用在了孩子身上,是愛,也是壓力。我們所想要達到的親密母子關係,可能不僅沒實現還有了反作用。我並不希望當他回憶起來,跟家人在一起的時光,都是媽媽在逼著我學習。

如何正確的陪讀?給大家看一看別的媽媽是如何做的。

解放陪讀家長,監督孩子學習只需要這樣做

解放陪讀家長,監督孩子學習只需要這樣做

解放陪讀家長,監督孩子學習只需要這樣做

與其每天挖空心思鬥智鬥勇,不如嘗試著放手,並不是所有的事情在愛和時間的加持下都會取得你心裡的預期,你花費了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去陪著孩子學習,你希望能做到監督和幫助,然而實際效果往往非你所願。

放養擔心付出與收穫不能平等,但陪讀並不是一個好的解決辦法。給予孩子足夠的支持,減少對學業的參與,對孩子正確的引導,比陪讀更重要。

聲明:文章生活故事部分源於學生家長投稿,如有雷同,我們加個好友一起住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