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對項羽到底是高估還是低估

現在已經是2018年了,時至今日還會有人來討論項羽是不是輸得很冤枉,這真的是一個奇蹟——當然啦,如果能另闢蹊徑提出什麼了不起的創見,那也是可以的。可怕的是,提出來的觀點,總讓我覺得我國的平均教育水平,還是中二水準(好像的確是這個水準)。

喜歡項羽當然不是什麼錯誤的事(我也很喜歡項羽),但是因為喜歡就強行要抬高他,這並不是一個有基本素質的人應該做的事——就好像很多人跟我說吳亦凡很帥,這個我勉強能認可,但你如果要跟我說吳亦凡唱歌很好聽,唱功很棒,那就過分了。

首先我們羅列一下常見的辯護理由:

1、項羽就是寡不敵眾,劉邦、韓信、張良這幫人單挑沒一個是他對手的。他就是太自信了,非要一個人剛對面一個團。

2、全是劉邦出爾反爾,說好的兩分天下他卻偷襲項羽。

3、項羽就是不肯過烏江,他要是走了,劉邦再打十年也打不贏。

4、項羽一輩子就敗過那麼一次,還是被暗算,可劉邦一輩子輸了多少次了?

5、韓信又不是憑自己的本事贏的,還不是兵力、補給、態勢全都碾壓的情況下才仗著兵精糧足的絕對優勢打贏了的?贏得多難看?

好,接下來我們要開始簡單地打臉教程了。

第一個問題的答案星爺已經在《少林足球》裡給了我們回覆,今年的世界盃也進行了講解。

正史对项羽到底是高估还是低估

梅西的確是一個好球員,但足球不是一個人就可以踢的!

而且如果是梅西一個人踢對面11個人輸了,那大家都不會覺得梅西是輸了——可項羽什麼時候一個人跟整個劉邦大軍交鋒了?

他手底下的龍且、季布、鍾離眛、范增這麼多人才,而且彭越,英布,陳平,韓信一開始可是在他麾下的,相比起來,劉邦起家的時候才真的叫窮,身邊的曹參樊噲不過適逢其會,只有一個蕭何算得上是國之幹臣。

說項羽一個人剛的,往往只是因為對項羽麾下的人不夠了解,而且說這種話的,肯定也覺得諸葛亮六出祁山,那也是自己一個人剛整個曹魏集團好幾代名軍大將。

何況身為主帥,自己的隊伍帶不起來,難道要反過來怪對面的隊伍發展太快了嗎?除了蔣介石之外,我還沒聽說誰有這種甩鍋的技能。

而且諸葛武侯也沒能帶起來蜀漢的人才隊伍,但這當然不能怪孔明,他跟項羽不同,項羽是曾經擁有卻錯過還不知悔改,孔明卻是在所轄區域內盡力挖掘了。

在這裡還得替項羽正個名,不要再說他打仗單憑血氣之勇了,人家是正經學過兵法的,置之死地而後生不過是他用兵之法的一種手段,他也是要避實擊虛,攻敵必救才能取得勝利的——同時,勇本身也是打仗必須的一種氣質,只是項羽把這種氣質發揮地極其高明而已。

項羽之所以被大家心疼,最主要的一個原因是劉邦這個反派太成功了。

一箇中年窮屌絲,地痞流氓,花心大蘿蔔,說話不算話,翻臉不認人的玩意,居然在屢戰屢敗的情況下,一個鹹魚翻身幹掉了我們至情至性,豪氣干雲,光明磊落的高富帥項羽?

正史对项羽到底是高估还是低估

所以其實劉邦形象不討喜(主要是年輕人),本身也成了一個減分項,就好像美國大選總統的時候,人們都更傾向於自己喜歡的角色獲得勝利——可現實往往不會如此。現實會告訴我們,大多數情況下,不管我們更喜歡哪一個,上了臺都是一個樣。

我們雖然覺得劉邦很不討喜,但在那個年代,可能民心並非如此,不然項羽也不會在逃走的路上被田父欺騙而走錯了路。

反正不管怎麼說,不招年輕人喜歡的劉邦本來就沒什麼“民心”了,還要在關鍵時刻出爾反爾,背信棄義偷襲項羽大軍,這更讓人們覺得劉邦贏得“不夠光明”。

尤其是廣武澗邊,項羽要跟劉邦單挑,劉邦居然不敢應戰——可項羽還是隔著廣武澗射了劉邦一箭,這可也是暗算哦,沒有先喊一聲:劉邦看箭!

而且項羽為了讓劉邦投降,揚言要燒死他爹,可劉邦回了一句:“分我一杯羹!”就把項羽擠兌住了——按照網友們的意思,項羽應該把劉邦家人放回去,然後破釜沉舟才叫光明啊!

由此可見,行軍打仗,難道真的有“光明”可言?那歷史上了不起的戰役裡除了城濮之戰,可能都有點“不夠光明”。

而且雖然我們替項羽不值,但項羽自己心裡也是有數的,難道他就信了劉邦真的不會追擊?

項羽一輩子都在打勝仗,偏偏輸了這麼一次,總感覺他實在輸得冤枉,以至於許多人都覺得,他要是真的能回江東,說不定真的“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

且不說項羽到底是不是隻輸了這麼一次,問題是輸一次就不叫輸了嗎?

我們可以理解成,項羽這個人身體不錯,從來不生病,結果一生病就是個絕症,而劉邦雖然體弱多病,小病不斷,雖然生過幾次大病,但也僥倖死裡逃生了。

小說《崑崙》裡也有一句很經典的話:贏一百次不打緊,輸一次也嫌多。

而項羽回了江東會如何,能不能捲土重來,這不過是後人揣測的事了,我們畢竟無法假設歷史。——何況他到底有沒有跑到烏江,這還是個懸案呢,大概率的可能是項羽根本就沒跑到烏江就掛了。

正史对项羽到底是高估还是低估

何況,不管劉邦是怎麼贏的,他起兵後四年秦滅,四年楚亡,一共花了八年就拿下了中原霸主的地位,這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至今沒有被打破的記錄。我想,這不是一句僥倖就能解釋的。

對於有兵仙之稱的韓信,項羽的粉絲們更加看不上了:

窮屌絲(寒門出身其實比窮屌絲高級不少),鑽褲襠(我項羽大大就是死也不會鑽褲襠的),號稱兵仙卻看不清形勢(把政治硬套在軍事上類比),死得那麼窩囊(客觀上說,比項羽死得體面多了),不是靠著軍備和數量優勢,根本打不贏項羽。

其實說這種話,一來忽視了韓信多次以少勝多的案例,同時也根本不是項羽可能發出的感慨——真正研究兵法的人一定知道一個真理:

研究兵法的基本目的,就是用最少的成本,換最大的勝利。

你是反間計也好,是美人計也好,是空城計也好,這都不重要。

這麼看來,韓信的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為什麼能比背水一戰、聲東擊西、暗度陳倉等經典戰役都高明的原因,並不僅僅是因為這一站決定了楚漢大戰的結果而已。

既然韓信成功用最少的犧牲團滅了項羽,那麼在這場交鋒中,韓信就是贏家。我們最多隻能說韓信本身在兵法上未必能勝過項羽,卻不能說韓信贏得太難看!

何況從歷史角度來看,只要是贏了,就沒有難看的。

尾聲

其實同樣是項羽的粉絲,我只是對他這種“霸氣”頗為欣賞,為他的“霸王別姬”,為他的“烏江自刎”而感慨,覺得他如果活在武俠世界裡,那一定會是一代豪傑,武林霸主。

但很遺憾,在江湖上我們講究“單打獨鬥”,在現實中不行,那些對楚霸王的單挑無敵充滿迷信的人,本質上更多地是一種武林中常見的年少氣盛和無知無畏。

我同時也對楚漢那個時代層出不窮的英豪充滿嚮往,即使是我最不喜歡的那個痞子劉邦,我也佩服他真的能以布衣之身而統群豪,馭萬乘,登帝位。

但如果因為自己“喜歡”就選擇性屏蔽那些不好的材料與說法,強行把自己的偶像抬高,這其實不是在“幫助”他,而恰恰是在害他,也是在害自己。

至少如果我看到身邊哪位小姐姐跟我說吳亦凡的歌唱得很SKR,或者Angelababy情商很高的話,我會很果斷地在心裡給她標上一個“缺乏基本智力”的標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