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最新報告:中國人工智慧技術水平只達美國一半

中國的人工智能實力被高估?

根據牛津大學一位研究人員的並行評估,雖然中國有大量數據資源,而且在研發方面投入很大,但其人工智能的發展水平還與美國有較大差距。

牛津大學未來人類研究所的Jeffrey Ding的說法簡單來說就是:“我認為有關中國人工智能發展的一些言論被誇大了”。報告提出:“美國在人才和硬件方面仍具有顯著優勢,它應該繼續保持這種優勢,留住有才能的研究人員和科學家。”

在一份篇幅較長但值得一讀的報告中,報告用一個指數來解析中國人工智能的能力。他指出:

  1. 除訪問的數據量外,美國在所有人工智能指標方面都領先。中國的優勢在於有龐大的數據集進行人工智能研究,但這些數據集都是“中國數據”——在中國境內蒐集得到,因此覆蓋面還是比較小的;
  2. 綜合考慮各項指標,研究者認為中國的AI能力大約只是美國的一半;
  3. 無論在中國還是在西方,AI道德都是避不開的問題。
牛津最新報告:中國人工智能技術水平只達美國一半

中國的AI專家已經在特定的領域有所突破,比如說利用面部和圖像識別軟件進行的公共監控。Quartz的Josh Horwitz寫道,國家為一些公司提供支持,比如依靠商湯,以此推進著中國的AI技術的進步。

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本特雷西寫道:基於人工智能的面部識別軟件是中國“社會信用”評級的核心,該軟件對人們進行監控,來確定其是否有行動自由,是否有工作資格,以及是否有資格獲得抵押貸款。

報告提出,中國公安部正在建立世界上最大的面部監測數據檔案。

“中國人工智能的發展能夠提供一種可能吸引其他國家的'強有力的威權主義'的模式,”研究者寫道。但他認為這不是必然的結果:“中國能夠為人工智能技術的和平監管和道德規範制定做出有益貢獻。對中國AI發展戰略的準確評估對於理解中國如何實現其AI夢至關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