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徵收房地產稅來抑制房價上漲,這可能嗎?

靠徵收房地產稅來抑制房價上漲,這可能嗎?

靠徵收房地產稅來抑制房價上漲,這可能嗎?

房價過快上漲,已經成為大家最為頭疼的問題,國家為了抑制房價上漲也出臺了很多政策,據近日消息,房地產稅的徵收可能在明年將要全面施行。靠房地產稅抑制房價上漲,這可能嗎?

靠徵收房地產稅來抑制房價上漲,這可能嗎?

在 2018 年上半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發佈會上,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表示,從房地產下一步發展情況來看,中央一方面進一步加強和完善宏觀調控,同時,從供給側進一步發力,包括加快推進房地產稅相關政策舉措,實現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加快推進租售同權等一系列配套政策的落實,更好地促進房地產平穩健康發展,促進長效機制建設,更好地實現 " 房子是用來住的而不是用來炒的 " 這樣一個基本定位。

外界將此解讀為房地產稅要加快出臺的信號,甚至有人預測,明年房地產稅就會出臺徵收。

對於房價的上漲能否通過徵收房地產稅實現,有的人表示贊同有的人反對。

靠徵收房地產稅來抑制房價上漲,這可能嗎?

前國家稅務局副局長許善達就民眾關心的房地產稅和個稅問題接受鳳凰網財經獨家專訪並指出,中國的土地是國有的,因此,不具備徵收作為財產稅的房地產稅的法理基礎,而且世界多國的經驗證明試圖通過徵收房地產稅來抑制房價上漲是不可能的。

“有哪個國家是因為房地產稅把房價給抑制住的,東京抑制住了嗎?倫敦抑制住了嗎?紐約抑制住了嗎?”許善達認為一個城市房價高恰恰是這個城市發達的標誌。更好的做法應該是放開高檔房的房價,放開市場限制,“價格漲到一平方賣一億才好呢”。許善達解釋道,這樣政府就可以通過高檔住房獲得的稅收去補貼普通住房,以此來保證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需求。許善達提出可以參考上海的共有產權房模式,政府通過股權的方式支付30%的住房款,這樣就相當於普通居民可以花350萬買到500萬的房子住,並且不需要支付利息,當然也只擁有70%的產權。

靠徵收房地產稅來抑制房價上漲,這可能嗎?

先撇開房地產稅不談,房價上漲是受哪些因素影響?你知道嗎?

第一:國家政策環境的影響。國家肯定會發展的越來越好,而且國家發展,房地產行業是起到很好的帶頭作用的,所以部分地區房價還會漲,但是以後能漲多少,怎麼一個漲法,還是受政策影響的。

第二:貨幣貶值速度。這就需要看匯率波動以及真實通貨膨脹率水平,按照5%的真實通脹率來看,未來房價的年均漲幅有望達到或趕超這一水平。若達不到這一漲幅水平,則購房還是間接貶值的投資品種。

第三:政策調控壓力。例如房貸利率調控力度等因素,而未來房地產稅是否出爐,舊城改造進程快慢等因素,仍將影響到未來的房價表現。但房地產調控升級,還是延後房地產價格漲價效應,並未從根本上改變房價運行趨勢。

第四:社會購買力。“供”指的是政府的土地供給,那麼“需”則指的是老百姓的住房需求。如果社會購買力不夠,大家都不買房,那麼房價也難以上漲。相反,如果一個地方擁有大量的住房需求,且老百姓的購買力非常高,比如一二線城市,那麼當地的房價也會因此有所提高。加上大量囤房的,更是導致房價高漲了。

從上面這些因素我們其實很清楚,徵收房地產稅並不能起到完全的抑制作用,但是有效的調整還是很有必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