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實踐經驗錄

中醫實踐經驗錄

一、病如鎖,藥如匙,治病必須從整體著想

“病如鎖,藥如匙”,只有對證下藥,治病才能奏效。在臨證中,若只看表象,不看本質,只辨病,不辨證,就會出差錯。下面結合臨床實際談幾點經驗體會。

使用表散藥發汗,先要明辨腠理是否堅實。對平常容易出汗的腠理不固病人,須固本與解表同用。以解表藥與補氣藥並進,這就是通常說的扶正袪邪,標本同治。

對因中氣不足,傳送無力而胸脘滿悶的病人,忌用破氣消導藥,要用塞因塞用法,昇陽舉清,滲降濁氣,培本扶元,使正氣自然運行,病證逐漸緩解。附子理中湯加薤白、瓜蔞即屬此法。

對大便閉結者,要分辨病證虛實而施治。便閉兼見舌質淡紅、舌苔薄白和體倦者,此屬虛症,忌用大黃攻下;便閉而舌紅苔黃厚,腹脹疼痛者,可用大黃去積滯。切不可凡見便閉即用大黃瀉藥。若便閉而舌苔薄黃,胸腹脹滿者,可用枳實、生白芍、火麻仁、瓜蔞潤腸導滯,勿用大黃猛藥。

對身患多種疾病者,要先治主症,略佐他藥治療兼證,若兼證夾證無關大局者,可不必加藥。用藥味越少,針對性越強,藥效越顯著。反之,用藥味越多而又配伍不當,則可導致互相牽制,影響全方功效。因此古人有“少則得,多則失”的說法。

對內臟氣化不通所致的胸腹脹痛,忌用止澀藥,要用通滯消積之品;若患者兼有男子遺精、女子帶下也不應在通滯方中加入固精與止帶固澀藥,否則會引起藥物功效相互矛盾。

治病必須從整體著想,首先解決主要矛盾,避免分散藥力,防止藥性相反、互相抵消,否則就不能達到治療的目的。

處方要有法度,切忌頭痛治頭,足痛治足,見一種病加一種藥。那種見一種病加一味的做法,表面上好象是面面俱到,實際上不符合治療規則。

臨床治病,既要注意主症與兼症夾症,又要明白藥性,不可互相沖突,如上述通滯方中加入止遺精的澀性藥,就是通與澀互相矛盾,這是不適宜的。

二、外損的病是因體虛受外感誤治造成

外損的病症,是因內傷體虛,感受風寒暑溼成病。對此如果只顧體虛,一味呆補,不兼祛逐病邪之藥,使病邪得補,反而牢固不出。反之如果注重祛邪,專用克削攻瀉藥,又會造成大傷元氣,肝肺胃內臟受損傷,不虛做成虛,非損造成損。上述兩種情況都是因誤藥造成損症。病名外損,實是外感留邪而成損。

例如傷風感冒咳嗽是輕微的病症,假如不明白咳嗽是本身元氣祛邪外出的道理,反而用成藥止咳,就會留邪不出成為咳嗽久病。久咳體虛,可能引起其它疾病。外感咳嗽病在初起時,治療應用和解,仿古人參蘇飲方法,祛逐風寒,略兼補氣養液之品同用,使外邪祛逐,真元不受損傷。

若受暑溼成病,感覺發熱、頭眩、胸滿、腹脹、納呆,先用炒鹽湯探吐,去其胸膈熱氣痰涎後用桂枝楊加鮮荷葉煎服,清解暑溼,能使病癒無後患。

凡治虛體病症,要時時想到急性病兼虛,消化能力薄弱,要慎用葷腥油粘生冷,使內臟清潔勿留邪為要。

三、治剛性病人宜用柔性藥

病人的性情有剛柔之別,這對臨床相藥,頗有關係。

凡剛性之人患內傷病,宜用柔性藥,順其性情。如肺病宜潤肺,肝病宜調肝,胃病宜和胃,皆用柔性藥,大忌夾入剛燥刺激性藥,此即《內經》所謂臨病人問所便是也。治肺結核患者兼有新感則藥宜輕揚,以免引起出血。

人的臟腑亦有剛柔,如脾為柔髒,治以理中湯剛藥;肝為剛髒,治以四物湯柔藥,這是古人用藥調劑臟腑偏勝,以資於平之理也。

上下交病治其中,凡逢病久,及一般慢性病患者,諸病蜂起,牽動各臟腑,治療上往往有顧此失彼之慮。對於複雜的情況,古人有上下交病治其中之法,以養中焦脾胃為主,藥分寒熱補瀉之不同。

以寒藥治胃,用石膏、竹茹、麥冬為主;以寒藥治脾,用天花粉、白芍為主。

以溫熱藥治胃,用吳茱萸、生薑、黨參、大棗為主;以溫熱藥治脾,用黨參、白朮、乾薑、炙草為主。

以補藥治胃,用半夏、黨參、白蜜,或用麥冬、半夏、炙甘草、粳米、大棗為主;以補藥治脾,用補中益氣湯或建中湯為主。

以瀉劑治胃,用大黃、元明粉、甘草為主;以瀉劑治脾,用理中湯去術加大黃溫脾湯為主。

每日一文,陪伴中醫人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