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赴港上市,成功背後的祕密,財務人值得學習!

這幾天大家的朋友圈一定都已經被小米在香港上市的消息刷屏了吧,我這才意識到原來朋友在還潛藏中這麼多的米粉。

細問之下,發現很多朋友不一定都是實打實的米粉,然而對於小米這樣一個成功的國產品牌總歸還是有著崇拜和自豪之情的。這一家成立於2010年的公司,在短短八年時間內就能做到成功上市,算得上是國產品牌的一個大勝利。

小米赴港上市,成功背後的秘密,財務人值得學習!

八年時間說短也不短,只是在如今這個經濟隨時會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當下,能夠將一家專注於智能硬件和電子產品研發的移動互聯網公司帶領著走到今天這個地步,小米的成功的確令很多人佩服,無數人想要窺探到小米成功背後的秘密,希望能夠從中得到少許的經營靈感。

一個行業或者一家企業的成功肯定有著多種的原因,在探尋小米成功背後的秘密時,我也不禁開始想,這些秘訣,同樣適用於財務人身上!

小米赴港上市,成功背後的秘密,財務人值得學習!

順應天時,抓住行業內的大浪潮

小米營銷手段的成功是帶領小米公司走向成功的醫大關鍵要素,順應互聯網時代的潮流,不管是操作系統的開發還是新品發佈會,都能夠藉助自媒體的手段在網絡上掀起一陣潮流,從而擴大小米品牌的知名度。光老總雷軍個人的微博粉絲數就超過了700萬,算得上“流量大咖”了。

財務人想要成功也必須要懂得抓住行業大浪潮,順應行業趨勢調酌情整自己的職業發展方向。這幾年國家對於管理會計重視,上海發佈的金融領域“十三五”人才發展規劃、四川成都的“天府英才計劃”等福利政策都在說明國家加大了對於高級人才的重視。

如今財務行業有獎金200萬的從業者,卻只有15萬左右的高級人才,超過90%的財務人員仍在從事基礎的核算工作。

預計到2025年,我國的財務結構中基礎人員只佔100萬,高級人才計劃約有1000萬,從此可見高級人才缺口較大,管理類、金融資訊類等行業內的高端人才才應該是每個財務從業的職業發展定位。

小米赴港上市,成功背後的秘密,財務人值得學習!

擁有超高性價比的產品

對於用戶來說,購買手機是最關注的無非是價格、外觀、電池續航能力、操作體驗等。

小米從傳統手機的痛點中找到了突破口,給用戶帶來了配置更高、操作體驗更好的產品,自然能夠得到更加廣泛的用戶基礎。

想要使自己在財務工作中成為像小米一樣受到追捧的角色,自身也要具備超高性價比的產品——證書。

一張高含金量的證書就是財務人能力的證明,想要成為高端財務人才需要證書作為敲門磚;想要成功晉升也需要證書為你開路;在工作中想要得到上司的認可和下屬的信服,除了工作能力外,證書光環也是方法之一。

高頓財經職業研究發展中心Andrew老師提到:很多銀行行長的名片上,行長的稱呼並不是放在最顯眼的地方,反而是某某高含金量證書持證人的身份在第一個,比如CPA持證人。

小米赴港上市,成功背後的秘密,財務人值得學習!

很多500強企業的高層管理人員同時都持有著某些幹含金量的證書,比如CMA、ACCA等,這些證書既能證明他們的實力,也能給對方一種值得信賴的感覺,能通過這些高難度證書的人,在事業上也一定是個認真負責的人。

軟件與硬件同樣重要

身邊有很多朋友會跟我提到小米的操作系統,他們認為,相比起硬件,小米的軟件更加魚油優勢。

在互聯網時代,想要真正獲得成功,軟件與硬件同樣重要。財務人想要在財務行業中獲得成功也是如此。

若說證書是硬件,那麼工作經驗的積累就是軟件了。

“財務越來越吃香”這句話總是會被很多財務人掛在嘴邊,但僅僅只增長了工作年限而工作經驗一無是處的財務並不吃香,真正吃香的是在工作中能夠積累並總結工作經驗,將實務工作中遇到的問題能利落的解決,才是一個“老財務人”需要具備的資格。

這個道理和“醫生越老越吃香”一樣,年長大手抖的醫生真的會比年輕、精力旺盛的醫生更厲害嗎?正因為擁有豐富分臨床經驗,見多識廣才讓年長醫生在面對疑難雜症時穩若泰山。

財務人想要提升自己的職業巔峰,重要的還是要積累經驗,擁有處理好一個case的能力。

一家企業的成功並非是偶然,也絕不可能只有一個原因,財務人想要獲得成功,也必須要謹記這三點,內外兼修,抓住時代發展的潮流才是走向成功的正確道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