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的天生對頭"Tim Hortons" 咖啡能在中國成功嗎?

這段時間,我正好在加拿大,忽然從互聯網上獲悉:加拿大知名咖啡和甜甜圈品牌Tim Hortons計劃通過與私募股權公司Cartesian Capital Group合作,未來十年內在中國開設1500多家店。

接下來一週好多國內的朋友有託我打聽Tim Hortons在加拿大是否非常有名?有託我問可否加入這個公司的?有託我問可否投資加盟的?

彷彿新的“撿錢機會”即將到來

為什麼大家有這種認知呢?

原因有五點:

1、Tim Hortons是加拿大國民品牌,長期處於其國民品牌美譽度的第一名,一進加拿大,基本人手一杯Tim Hortons 咖啡,如同美國的金色拱門,紅色的Tim Hortons標記隨處可見

星巴克的天生對頭

2、Tim Hortons 在加拿大將世界排名第一的星巴克,當前中國的咖啡霸主打得落花流水

3、Tim Hortons 傳說在加拿大隻需要擁有淨資產50萬加幣,即可投資加盟一個店,兩年內就可以回本

4、Tim Hortons有一批忠實的海歸粉,但凡留學或移民加拿大歸來的人群,絕大部分都有紅色TM的double-double記憶

5、Tim Hortons對中國市場而言,可以讓人產生如星巴克般純利潤33%的夢想

從2008年起,隨著中國精英階層移民加拿大的投資移民越來越多,他們看中了這個品牌,夢想把這一個可以匹敵星巴克的品牌引入中國,夢想如同當年統一集團一樣,以授權代理模式,在中國造就一個新的“星巴克”。可Tim Hortons的總公司一再以各種理由“婉拒”各種合作提議。於是一直到2014年RBI收購Tim Hortons,看起來才有了轉機。它開始釋放出進入中國市場的信號,因為RBI旗下的另外一個品牌漢堡王已經進入中國多年。

於是就有了這幾天蒂姆·霍頓(Tim Hortons)進入中國市場的新聞.並且10年內準備開出1500家門店。

加拿大食品服務行業顧問傑夫·威爾遜(Geoff Wilson)認為:“考慮到中國的人口和經濟增長狀況,中國是一個非常理想的市場。中國未來市場可能屬於蒂姆·霍頓。”

隨著中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對咖啡文化認知程度不斷增長,我國咖啡產業總體呈上升趨勢。據倫敦國際咖啡組織統計,與全球平均2%的增速相比,中國的咖啡消費正在以每年15%的驚人速度增長。預計到2025年,中國將成長為1萬億元的巨型咖啡消費帝國。隨著國內消費者對咖啡好感度不斷提升,中國的咖啡市場呈現出巨大的潛力巨大,在近十年內將有長足發展。

過去的十幾年裡,星巴克在中國市場如同“”現金收割機“”般地攻城略地,據統計數據顯示,截止2017年,星巴克在中國擁有2936家門店。星巴克計劃每年在中國開店數量500家,目標在2020年星巴克門店數量達到5000家。中國新店的單店平均收入達67萬美元,利潤率達到35%,單店投資回報率為73%。星巴克佔中國咖啡市場超五成,隨著星巴克門店的不斷增加,且回報率還在逐年提升並高於

其它國家。中國在未來將超越美國,成為星巴克全球收入佔比最大的市場。作為星巴克在加拿大的超級競爭對手,作為勝利者的Tim Hortons,投資加盟,兩年內回本,看來真不是吹牛皮啊!

星巴克的天生對頭

Tim Hortons 到底怎麼能夠這麼有魔性?

讓我們來具體瞭解一下,TimHortons的前世今生。

Tim Hortons,(加拿大華人稱作Tim仔)是加拿大的快餐連鎖店,由冰球運動員Tim Horton 和Jim Charade於1964年在安大略省哈密爾頓市創立。

星巴克的天生對頭

第一家店 1964年開在漢密爾頓

第一家TimHortons開設在安大略省哈密爾頓,起初名為“蒂姆霍頓甜甜圈”(Tim Horton Donuts),後來改為現名Tim Hortons。

經過50多年的發展,今天,Tim Hortons 成為加拿大最有名的咖啡店,也就是加拿大人的早點鋪,早晨開車上班,路過買杯咖啡,再買一個甜麵包圈,兩三塊加元,就是加拿大人的早點了。最普遍的是medium,double double,中號咖啡,雙份奶,雙份糖。據說 Double double 已經作為詞語被收入到牛津字典裡。

說到在加拿大最具象徵意義的東西,除了楓葉、冰球、冰酒、還有Tim Hortons咖啡。的確,說TimHortons是加拿大人的驕傲一點都不過份。在市中心每個街角都能看到它,然後走在路上幾乎是人手一杯。

星巴克的天生對頭

帶有DD手寫標記的雙奶雙糖咖啡

星巴克的天生對頭

在安大略漢密爾頓創建了該店時只有兩種產品,咖啡和炸甜麵包圈(donuts),後來的發展中逐步加入了蛋糕、瑪芬蛋糕、派、牛角麵包、湯、三明治、花式咖啡等等一系列的新產品,現在更多的新產品還在漸漸出現。除了獨立的餐廳,在商場,高速公路出口,大學和醫院也有Tim Hortons的連鎖店。好多Tim Hortons提供24小時的汽車購買服務,以迎合消費者在旅途中的需要。特別是在開了長途的路上,疲勞困倦時,停車坐在Tim Hortons的舒適桌前,喝杯咖啡,吃點甜點,繼續前行,也是旅途的一種調劑。

星巴克的天生對頭

印象最深刻的感受就是在這個國度對Tim Hortons咖啡店這個品牌的認同和喜愛了。對許多人來說Tim Hortons咖啡早已超越甜圈餅和咖啡的範疇,成為民族認同的一個部分人們共同認可的國民品牌。就連加拿大人在店裡買咖啡時常常簡潔所說的Double Double(雙奶油,雙糖)都被《加拿大牛津英語詞典》所收錄。Timhoutous家最大杯的咖啡才賣兩加幣(相當於人民幣10元)、怪不得完勝星巴克和別的品牌,成為無可爭議的加拿大國民咖啡。借用一句話:想問國內最近那些醉心於咖啡拉花造型,店內精緻裝修和打造小資概念的咖啡從業者一句話:“您把咖啡拉花做的再驚豔,三四十一杯的價格也無法讓消費者把咖啡當做每天生活中的剛需”

星巴克的天生對頭

加拿大騎警在Drive Thru買Tim Hortons咖啡

如同加拿大這個國家一樣,Tim Hortons的整個發展歷程與美國也發生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從Tim Horton往返於加拿大多倫多與美國布法羅的冰球比賽開始,於1964年創立“蒂姆霍頓甜甜圈”(Tim Horton Donuts),到1995年,Tim Hortons被美國快餐巨頭Wendy's International併購。 2006年3月,Tim Hortons在多倫多證券交易所以獨立公司上市,公開發行股票,當時引起轟動,籌資達55億加幣。Tim Hortons集團在2009年9月將總部重新遷回加拿大,所以加拿大人又能自豪地稱之為本土品牌。到2014年,美國另一快餐巨頭漢堡王,在巴菲特的支持下,併購了Tim Hortons,並且把總部由美國遷到加拿大。

Tim Hortons的故事其實就是加拿大人的故事:一個成功和悲劇的故事;一個源於小鎮的美夢成真,恪守傳統價值觀,在商海不屈不撓拼命工作和冰球的故事。

其經營模式以特許經營為主, 截止到2015年12月31日, Tim Hortons共有4,413家餐廳,包括加拿大有3650家,美國650家和113家在海灣地區國家。門店在加拿大美國全方位擴張。其中4389家為特許經營,24家為公司所有。今天,已經在全球10個國家,擁有4700多家門店。年收入超過200億人民幣,每年Tim Hortons賣出超過20億杯咖啡,有80%在加拿大。在加拿大咖啡銷售比Starbucks多,快餐銷售比McDonalds多。Tim Hortons佔加拿大人快餐45%的市場佔有率,快餐中甜甜圈/咖啡/茶類87%的佔有率,每天有530萬人次顧客進入Tim Hortons(請注意,加拿大隻有三千多萬人口)。

這樣一個成功的加拿大國民品牌,面對三千萬人口尚且這麼牛,面對十三億人品的中國市場呢?Tim Hortons總裁Alex Macedo在一份聲明中稱,“中國的人口和充滿活力的經濟表現,讓Tim Hortons看到在這個市場的成長機會。我們已經在加拿大的華人社區裡看到Tim Hortons很受歡迎。”

星巴克的天生對頭

彷彿一切正當時,10年後的萬億市場,今天只有區區幾百億,這不是一塊巨大的蛋糕嗎?此時不搶,更待何時?

可是,Tim Hortons在中國市場,真的能成功嗎?我想說,未必!

1、 TimHortons根本不瞭解中國市場。

大家號稱的“萬億市場”,這個本身就是個大眾流行詞彙,如今在中國分析這個市場很大的時候,言必稱“萬億”,彷彿不說個萬億,大家就不知道你大似的。各位,請好好想想,全中國社零總額才33萬億,這個說我這個細分市場幾萬億,那個說我這個未來會達到幾萬億,據我所知,把投資人手上各種零售趨勢調研報告加起來,足足超過200萬億,並且大都是預計在十年內實現,我的個天啦!求你們了,別這樣行嗎?

我們來重新看一下倫敦國際咖啡組織中商產業研究院的這個分析:

咖啡市場規模

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對咖啡文化認知程度不斷增長,我國咖啡產業總體呈上升趨勢。據倫敦國際咖啡組織統計,與全球平均2%的增速相比,中國的咖啡消費正在以每年15%的驚人速度增長。預計到2025年,中國將成長為1萬億元的巨型咖啡消費帝國。隨著國內消費者對咖啡好感度不斷提升,我國的咖啡市場呈現出巨大的潛力巨大,在近十年內將有長足發展。

星巴克的天生對頭

數據來源:倫敦國際咖啡組織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姑且不論這個2015年中國咖啡行業700億是如何來的,單算這15%的複合增長率,最後得來的2025年1萬億就有點扯了,算起來好像不到3000億吧?

另外一個數據,我反而覺得靠譜些:

中國咖啡市場持續增長。據諮詢公司預測,2017-2025年間,中國咖啡店市場的銷售額將以15%的年複合增長率增長,到2025年將達到1000多億元,咖啡店的門店數量預計將達到8-10萬家。(當前星巴克佔了50%市場份額,也就100多億的生意,反推一下就出來了嘛)

好,咱們回過頭來看一下,2025年是千億級市場,而不是1萬億市場。Tim Hortons是根據哪一個數據,就興沖沖進入中國市場呢?1500家門店,星巴克花了接近十五年,Tim 希望是十年,或許可以。

中國市場從咖啡年人均消費量來看為4杯,即使北京上海也不過20杯,遠低於臺灣地區的40杯,韓國的204杯,日本的200杯,與歐美的400杯左右的水平相差甚遠。所以從這個數據可以得出,這個至少可以擴大100倍的咖啡市場簡直太誘人了。終於可以讓Tim拋棄過去對中國市場不屑一顧的傲慢,改為高調進入了。

中國咖啡號稱經歷了三個時代:

一是速溶咖啡,即衝即喝;號稱1.0時代

二是以星巴克為首的商業咖啡;號稱2.0時代

三就是主打優質的咖啡豆和耐心的手衝咖啡,而現在正是這第三波浪潮最受歡迎的時候。號稱3.0時代

我們來看看:Tim 算是哪個時代的產物,像是2.0時代,即商業咖啡。但它與星巴克的“第三空間”更重視場景不同的是,Tim更提倡take go

我們來看一下現在的中國市場:

現在中國的咖啡市場前三名分別為:在中國咖啡市場份額排名方面,前三名分佈為Starbucks、UBC coffee、Mccafé,市場佔比分佈為51%、12.8%以及6.2%。

目前咖啡店而言:星巴克有3000多家門店,第二名為UBC上島咖啡,第三名為後起之秀瑞幸(Luckin)660家,第四,五名分別為COSTA和太平洋咖啡,漫咖啡等

市場競爭對手還有來自於咖啡3.0的精品咖啡業者,如鷹集,布魯諾。。。還有各種無人咖啡業者。

主要咖啡銷售絕大部分還是來自於店面消費,大家主要還是把咖啡廳當成商務交流,或者是交友聚會的臨時場所,這就是為什麼星巴克老是為自己辯解咖啡比美國貴1倍多的原因,店面租金太貴,而中國顧客在店面逗留時間過長導致,而不是美式咖啡主流takego 的方式。所以,目前中國的咖啡市場還是這樣一種“讓白領消費得起的奢侈品”的咖啡消費形式。並沒有成為大眾消費品,一是因為文化,二是因為貴。什麼時候形成中國成都的大碗茶文化,那時候方能成為大眾消費品。因此,目前人年均4杯,絕對是小眾消費。

中國市場不僅有星巴克這樣的一枝獨大的霸主,也有精品小眾路線的3.0精品咖啡,當然目前最火的還有“無限場景”的瑞幸咖啡。在這個未來的千億級小眾市場市場上,大家開始進行“血與火的戰爭”。2.0的星巴克開始咖啡工坊的精品咖啡模式,對其競爭對手Costa, 太平洋進行降維打擊。當前的明星瑞幸則以“無限場景“,店商+電商+裂變營銷+瘋狂燒錢四大法寶,向星巴克對標,以普惠大眾為口號,向整個咖啡市場進行了一場”野蠻人的進攻“。半年時間,開出了600多家店(對比星巴克的全年目標600家新店)。無限場景,不限店面,非常規的方式打了星巴克們一個措手不及。

星巴克的天生對頭

Luckin 瑞幸咖啡

補充一下,整個咖啡市場也有一個巨大的變數,那就是以新式茶飲文化為代表的喜茶,奈雪,還有COCO奶茶們,它們或許是讓咖啡的增量市場做減法的因

子.這個我們留待以後作專門探討。

2、反逼格的Tim Hortons沒有任何優勢

TimHortons是什麼?非要說的話, 就是走的沒有逼格, 只有更低的價格路線。全世界的大小咖啡店都在走逼格路線, 親民甚至可以說反逼格路線的Tims堪稱一朵奇葩。這樣的Tims成功發展成了加拿大的國民剛需。好像也是用“普惠大眾“的方式,掠奪了整個加拿大的咖啡市場,這不正好嗎?

是的,如果沒有瑞幸的示範效應,或許Tims 會以價格優勢與星巴克對戰,但中國是一個什麼樣的市場?是一個全世界複製性最強的市場。有一個瑞幸,就會有千千萬萬的“瑞幸“們出來。因為,瑞幸的初戰告捷表明,中國人也可以做出自己的好咖啡,也能有機會打敗星爸爸。

所以,咱們看一下,Tims優勢何在?

1、質量?別騙我了,大家都做得出來,不信問問精品咖啡業者們

2、品牌?哪怕與Costa在中國的品牌知名度相比,恐怕也沒什麼優勢吧?

3、價格?中國人最不怕的就是價格戰了

4、資本?新消費時代,好像咱們最不缺的就是錢吧?

5、營銷模式?Tims 那種老掉牙的“撕卷邊抽獎“的遊戲,咱們20年前健力寶都玩剩下的。

所以,拿質量,品牌知名度在中國與星爸爸去拼,優勢何在?拿國外資本,還有那從來不動腦筋的營銷模式與資本熱捧,深諳中國互聯網營銷之道的瑞幸去拼,如何勝出?低價格也不是什麼好法寶,更何況,中國咖啡店的租金成本佔銷售比遠遠超過國外,並且年年上漲,如何能保持在加拿大的低價格?

3、Tim Hortons來的時機不對

星巴克1999年進入中國大陸上,COSTA於2006年進入中國上海,太平洋咖啡2011年進入中國內地市場,2007年開始,大家就開始呼籲Tims 進入中國市場,如果那個時候你們進來,或許可以改變中國消費者對於Take Go 咖啡的認知。10年後,你們終於做出了決定。可是,中國的消費者已經經過了臺式,日式,韓式,意式,美式咖啡的教育與體驗,形成了一種中國獨有的咖啡文化:要麼咖啡廳式社交,要麼拿個星巴克杯子走在大街上裝文青,要麼麥當勞,7-11買一杯實用,低價的咖啡,當然,還有那個另類新青年“小藍杯”。作為中檔消費的Tims,你們的加拿大式文化既不適合裝13,也不適合價廉物美。早點過來,可能更容易洗腦,現在來,可沒那麼容易了。

4、本應“親民的”Tim Hortons過於“傲慢”

再看看Tims對待“人”的一面。加拿大3000多家門店,只有24家是直營,其餘全是加盟店。其加盟政策為: 須有50萬加幣淨資產(合人民幣250多萬),10萬加幣流動資金,和5萬加幣的加盟費。業界傳說投一家門店,2年內收回成本。加盟者趨之若鶩。可是,不知是巧合,還是特意,我走遍加拿大好多地方的Tim Hortons 店,就是沒有看到一個華裔面孔的店員(我看到了歐美裔,非洲裔,東南亞裔面孔,就是沒有華人,或許有,也是萬分之一吧),更沒聽說過任何一個華裔加盟店老闆。我希望,這個是巧合吧。

在一個種族多元化的加拿大,我不敢妄自揣度,難道華人真的不懂咖啡嗎?如果華人真的不懂咖啡,那你們來中國市場幹嘛? 那加拿大華人社區大受歡迎的Tims又是什麼?茶飲嗎?我只知道,好多華人朋友滿足Tims的加盟條件,最後以各種原因被拒,這個是事實。你們表面倡導的平等,自由,尊重是否真的做到了嗎?我懷疑。為了把Tims引入中國,我也聽說了不少中國商人向Tims提出合作意向,結果聽說被提出各種苛刻條件,比如先交1個億的保證金等等,無從考證,反正,最後找了境外的合作者私募股權公司CartesianCapital Group進入中國市場是事實。

我想告訴大家的是,讓星巴克在中國發展走上快車道的是兩批華人,一批是中國臺灣統一集團將之引進中國,一批是以目前中國香港的王靜瑛等中國職業精英們。百勝集團在中國的有功之臣蘇敬軾也是華人。

加盟體系為主的咖啡店模式,目前在中國還沒有成功的先例(UBC半島,兩岸,迪歐在中國市場開始走向沒落也與此有一定關係),Tims準備做直營,還是加盟模式呢?

我想說的是,COSTA, 太平洋咖啡在中國十幾年,各自在全國的總店數還不及星巴克一年的開店數,直營開店速度何其難!加盟開店,確實快,可是以你們對中國咖啡業者的信任度,你們敢嗎?

所以,我們可以這樣說,中國的咖啡市場潛力確實大,當然也沒有大到十年內達萬億,至少也可以達到千億級市場。但並不是所有國外品牌進來就可以成功的,比如COSTA, 也比如星巴克的師父PEET’s(進入中國也是不溫不火的),據說精品咖啡殿堂級的Blue Bottle也會來,再來一個Tims又何妨?

星巴克的天生對頭

peet's 咖啡

星巴克的天生對頭

Blue Bottle 小藍瓶

我想對Tim Hortons說:

請充分調研中國市場,來了就可以撿錢的年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請充分了解中國消費者,一個別國流行的品牌,不一定咱們中國人就買帳

請充分尊重中國的優秀經理人,他們真不比你們任何一位差

請充分尊重中國的零售服務行業競爭對手們,他們其中某些可能就是打敗你的人

所以,我不看好這個加拿大的國民咖啡品牌,Tim Hortons在中國成功的可能性,大概率事件:不溫不火!

(筆者確實希望有更多咖啡品牌來打破星巴克的壟斷,包括瑞幸們,Tims們,COSTA們,這個才是其用長篇來分析Tim Hortons咖啡與中國市場的初衷)

作者:萬明治 新零售啟領商學院創辦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