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餐厅回头客不断,这里有几个必看留客小技巧!

让餐厅回头客不断,这里有几个必看留客小技巧!

对于一家餐厅而言,客流是维持餐厅生存的根本,而老顾客又是客流的基本保障,所以只有能留下老顾客,餐厅才能永久的存活下去。

另外,据数据统计,争取一个新顾客的成本约是留住一个老顾客的5倍,而一个老顾客贡献的利润却是新顾客的16倍。

让餐厅回头客不断,这里有几个必看留客小技巧!

所以餐厅生意不好时,与其想着拉新,不如在老顾客身上使力。那么餐厅到底该如何培养回头客呢?

小餐认为,吸引回头客。不仅要从餐厅的菜品、环境、营销上下手,更要以心待客。只有真诚的服务,才是餐厅抓住顾客的根源。今天咱们不说别的,就说说如何通过好的服务来留住客人。

1、尽可能的为顾客提供方便

“方便”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只有为顾客提供方便的服务才能留住客人。

在客人用餐时,注意客人的就餐动态,及时捕捉客人的身体语言,敏锐地发现客人微小的动作,及时为客人提供服务,为客人提供贴心的用餐服务。

比如,在顾客需要餐巾纸时,服务员已经将餐巾纸放在顾客手边;比如看到看到孕妇就餐,主动提醒客人哪些菜适合食用……

让餐厅回头客不断,这里有几个必看留客小技巧!

2、找准顾客需求提供服务,才能事半功倍

做餐饮的本质就是满足顾客的需求。所以我们在提供服务的时候,不要去强制性的推销、盲目的去服务,而是要在了解顾客真实需求后,为他们提供切实需要的服务,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那么如何了解顾客的需求呢?我们可以通过顾客之间的让座,沟通和眼神,很快就能发现顾客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他真正的需求。

一般来说,顾客去餐厅聚餐有这几类需求:

体现孝心,儿女平时工作比较忙,带着父母来聚餐;

纯粹为了吃饱,比如夫妻俩带着小孩;

为了面子,他跟你很熟,带领导来;

体现关爱,比如领导请下属吃饭;

为了交际,谈点事情等等。

根据顾客需求来提供服务,效果有多好呢?我们来看看两个实际的案例。

有着8年餐饮工作经验的老王说:只要你找准顾客需求,哪怕只是一个小小举动,基本上用不了什么成本,都能让顾客打心底里满意,将对方变成忠实的顾客。

比如我一个朋友带领导来店里,我啥也不需要做,就在中途喝酒时递上一盘凉拌西红柿,放到领导面前,让他们解解酒,成本也就两三块钱,可一下子让他觉得有面子;之后对我们的服务连连称赞。

让餐厅回头客不断,这里有几个必看留客小技巧!

再比如,有一位老顾客在就餐时曾说自己讨厌吵闹,喜欢安静,我当时就将这一点记下来,等他下次来时,我就说:“李先生,接到您的预定我们特意为您留了这个安静的包间,希望您就餐愉快。”没有亲自要求,但是我已经做到了。这位顾客自然喜出望外,之后就一直来光顾我们餐厅了。

3、恰到好处的餐厅服务,给顾客一些自己的空间

我的服务员很热情,顾客为什么不买账? 之前有老板向我提出这样的疑问。其实原因可能是:你的服务过度了,服务太满反而不好。

比如在介绍菜品时,即使你知道很多东西,也没必要一直在旁边介绍个不停,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引起顾客的反感。

让餐厅回头客不断,这里有几个必看留客小技巧!

什么样的服务才算专业、优质的服务呢。就是要给客人以恰到好处的“舒服”,既不冷淡也不过分热情,给顾客一些自己的空间。

比如就餐两次以上的客人,当他再来时,服务员必须能叫出他的名字,而且要尊以敬称,比如“ 张先生您好!欢迎您再次光临。”这样会让客人感觉会馆很重视他的光顾,自然会有精神上的满足感。但是如此称呼在整个就餐期间不可超过三次,如果太频繁会给客人造成压力,反而不舒服、不自在,会觉得餐厅太功利。

4、想要赢得顾客的心,适当的优惠不能少

在消费时得到实惠是任何一个消费者都乐于接受的,实惠的消费也是大多数消费者所需要的。所以,给常客实惠的做法,也被称作“拴客术”。相反如果在平时的经营中“太抠门”,一点优惠都不给顾客,则会把顾客赶走。

比如,在某餐厅一位顾客用完餐要结帐,服务小姐算后说花销是101元。

顾客说:“你看我没有一元钱,要不就100元吧!我都来过三次了,是你们的常客。”

“对不起先生,这我不能做主。您要不掏一元的话,我就得贴上一元。”服务小姐态度很坚定。 这位先生没法给了两百元,硬是找回99元。后来,他再也不去那家饭店了。

让餐厅回头客不断,这里有几个必看留客小技巧!

这种做法,虽然暂时给餐厅保住了一元钱。但是从长远来看,却赔大了,而且损失的可不止这一点点。

所以想要留住顾客,适当的优惠不能少。一般来说,常见的有直接优惠和定期回报两种方法。直接优惠是指采用贵宾卡、直接打折、优惠券、赠送等方式给予顾客直接的实惠。

而定期回报则是采用消费额积分等方法,对顾客在餐饮店的消费额进行累计,在规定的时间或达到某种分值时,给顾客享有一定比例金额的免费餐品或礼品。

对照一下,以上几点你的餐厅做到了吗?

关注公众号:餐饮致富经,免费获取更多餐饮知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