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对稿」十八路诸侯11:犹豫不决的何进和背水一战的袁绍

随着何进的步步高升,袁绍官衔也一步步跟着高升,短短几年已经是八校尉之一的佐军校尉。可在辈辈都做到三公的袁家,这不算什么,袁绍自然也不放在心上。袁绍放在心上的是要剿灭宦官。

之前我们看到冀州刺史王芬就有政变剿灭宦官、废汉灵帝另立的计划,被曹操劝阻,加上各种因素终未成事。而此时的袁绍,和之前的王芬有着一样的盘算。我们先看一下袁绍是怎么劝何进的。先开始袁绍是通过自己的门客来劝何进。袁绍指使这个门客对何进说:“宦官掌控核心权利已经很久了。而且宦官们又和董皇帝走的很近,勾结在一起谋取私利。将军你现在要做好准备,集结力量,精选有才干优秀的人,整顿天下,为国除害啊。”这次劝说是在剪除蹇硕、董太后和她弟弟之前,何进听进去了,连连点头称是。当时何进面对手握禁军的上军校尉蹇硕的威胁,正准备清除蹇硕,这样的话肯定正中何进的下怀。

「校对稿」十八路诸侯11:犹豫不决的何进和背水一战的袁绍

图1、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袁绍

在何家已经完全把控朝局之后,袁绍亲自来劝说何进。袁绍是这么劝的:“前朝窦武他们准备剪除受宠于皇帝宦官,不但没成功反而被宦官所杀,其中一个的原因就是消息提前走漏。当时,中央禁军的官兵都害怕宦官的权威,窦武却要利用他们,这才是窦武失败最重要的原因。可当今情况却完全不一样,将军你们兄弟俩都手握重兵,部下官兵也都乐于为你们兄弟效命。所有的事情都在掌控之中,这正是上天赐给我们的好时机。将军你应该把握住这个机会,为天下除害,名垂千古的事。将军可要把握住这难得一遇的良机呀?”

袁绍一上来就举汉桓帝刚即位时处境和何家类似的窦家,但窦家在那次和宦官的斗争中失败了,一下子点中了何进此时最痛处。身处高位的何进,如今每天心惊胆战,时刻防备和担心的就是窦家被宦官灭族那一幕的重演。不过袁绍马上就开解何进说,你现在的情况比窦武好多了,你手上有兵,而且都听你的话。紧接着就劝何进把握时机,先下手为强,而且还拿被士族阶层赞誉来引诱一下屠户出身的何进。

「校对稿」十八路诸侯11:犹豫不决的何进和背水一战的袁绍

图2、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何进

何进听完之后,没有按着袁绍的思路来,而是马上进宫和妹妹何太后商量。在何家家族内部,何进并不是最后说了算的那一个。何进进宫劝何太后罢免包括宫中常侍在内所有有官位的宦官,然后委派三署郎官代替他们的职位。但刚刚当了太后的何氏并没有接受何进的提议。何太后是这么回复何进的:“从古至今,都是由宦官来统领皇宫中的事务的。这是我们大汉一建国就定下来的制度,不能轻易废掉。何况先帝刚刚去世,我一个妇人,如果没有宦官,要我直接面对那些士人,好吗?”

何进没有劝得动何太后,只能退而求其次,谋划着诛杀几个出头的宦官。不过在这点上袁绍看的明白,知道箭已离弦,开弓没有回头箭。袁绍更明白宦官最具威胁的地方在于他们离最高决策者近,所有的号令都要经过他们的手,如果这一次清洗不彻底,后面死的就是何进和自己,于是继续竭力劝说何进。

这时候听说消息的宦官们也没闲着,就发动力量四处找人。他们找到了何太后的母亲舞阳君和何进的弟弟何苗。这两位就在何太后面前帮着宦官们说话,他们这样对何皇后说:“大将军如果这样专门杀害至高者的左右,独断专行,对社稷可不是什么好事。”何皇后本来就对何进的建议反感,如今看自己家里其他两位都支持自己,于是更坚定了主意。就这样何家的人内部因为宦官的事闹成一团。三比一,何进处于绝对劣势。但无论如何,兵权在何进手上,如果他这一会决断一些,来个先斩后奏,也没什么不可以。可惜何进真还没这个魄力。

「校对稿」十八路诸侯11:犹豫不决的何进和背水一战的袁绍

图3、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何太后

后汉书为这个事给何进找了个理由,说:“进新当重任,素敬惮之,虽外收大名而内不能断,故事久不决。”也许是何进提拔的太快,还不适应大将军的位置。但天性里缺乏判断力,对政治缺少敏感性,在这一系列的事件中,被周围的人拨弄来拨弄去,何进这个时候更像一个牵线的木偶,而不是一个大将军。性格决定命运,他最后的悲剧,从他当上大将军那一刻起,就已经注定了。

面对宦官这么敏感的话题,如果不准备动手,那就先好好蓄力,不动声色。如果要动手,那就快刀斩乱麻,发动个兵变,手无缚鸡之力的几个宦官,对付起来没那么难。可看何进的反应,左也怕,右也怕。最终,当断不断必受其乱,这个恶果何进用不了多久就会尝到。

这时,看何进是劝不动自己妹妹了,一不做二不休的袁绍给何进一个更拙劣的建议,说:“多召四方猛将及诸豪杰,使并引兵向京城,以胁太后。”从各地召集诸侯军进京来威胁太后。一向聪明的袁绍怎么出了这个一个馊点子,此时已经昏了头的何进居然同意了

「校对稿」十八路诸侯11:犹豫不决的何进和背水一战的袁绍

图4、宦官群体

聪明如袁绍怎么会走这么一步呢?回到袁绍的处境里分析一下。在灭掉宦官这件事上,袁绍是异常坚定的,开弓没有回头箭,袁绍知道这时候不是宦官死,就是自己死。那就无论如何要劝何进使用各种手段去整死宦官们。可自己的这位领导何进,又拿当太后的妹妹没办法,迟迟不能下决心动手。那就只能请别人了。在袁绍的心里,想的可能不只是威胁太后,或许可以借助调入京城的力量,一并摆平何家姐妹也不一定。

从袁绍的举动里,我们可以看到党争政治的残酷的一面。后世的党争也基本是一样的模式,开始大家是为了一个理念、一个政策,有了分歧,然后因为这个分歧结仇,互相的陷害报复。发展到后面,就是你死或者我死,势不两立。原来的是非之分,早不是讨论的重点,唯一的目的就是把对方置于死地。这是党争最恶劣的地方,也是陷入其中的人,最可怜的地方。没有退路,只能想办法,置对方于死地,不管自己付出多大的代价。不然就是自己被对方置于死地。

这个馊点子一传开,自然是反驳声一片,有三个人的声音最强烈。其中一个是建安七子之一的主簿陈琳。陈琳有文采,说话一样能点到最痛处。我们通俗一点翻译过来,陈琳是这样劝阻何进的:“敲诈威胁的手段,小事上都不能用,何况是国家大事。何将军你,现在身负皇家的威望,又手握重兵,做什么事还不是你说了算。对付宦官,就像是用烈火去烧毛发,当机立断,以雷霆之势做了就好了。到时候自然是人民敬仰,万民归心。可是现在,你们却丢掉手中的利器,去外边寻找帮手。一旦别人带领兵马进入京城,到时候强大的就是那些带兵进京的人。这样做就好似舞弄刀枪,却把刀柄枪杆交给别人,怎么可能成功?”陈琳确实说的到位,之后的情节发展正如他说的一样。

「校对稿」十八路诸侯11:犹豫不决的何进和背水一战的袁绍

图5、何进在妹妹那碰壁

另外一个发声是此时和袁绍一样同为田园八校尉的曹操。曹操是这样说的:“宦官自古就有,问题的根本不在他们身上,而在于当权的君王太过于宠信他们,赋予他们大权。如果要治宦官的罪责,诛灭元凶,一个狱吏就够了,何必去四处召唤各地的兵马呢?想把宦官都杀尽,可消息已经走漏,他们的失败近在眼前了。”

还有一个劝何进的是他的弟弟何苗,何苗这样说:“我们以贫贱的身份一起从颍川来,正是因为我们妹妹在宫中得宠才有这样的富贵。操控一个国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旦覆水难收,可就麻烦了。你要合计好了,和宫中的各位和解才是上策呀。”

「校对稿」十八路诸侯11:犹豫不决的何进和背水一战的袁绍

图6、袁绍的馊点子

但此时的何进全听不进去,没有政治敏感性,对整体的局面没有把控,再加上有袁绍攒托。接下来的局面,可是他们控制不了的。不知不觉中,何进将自己送到了死局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