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陽87歲老人馮強文自費出書 爲傳承歷史文化留下厚厚的精神財富

  陝西市政訊(張根勞)7月15日上午,在咸陽兩寺渡東村村委會,87歲老人馮強文為新書《金鞍五陵豪》舉行了研討分享會。參加研討會的有《中國民族博覽陝西專刊》主編、陝西市政全媒體總編、共享書畫聯合創始人CEO許衙評,咸陽民營企業家執行主席鄭勇,《檢查文學》主編趙新貴, 西藏民族學院人文學院副院長黃波等專家學者10人。

咸陽87歲老人馮強文自費出書 為傳承歷史文化留下厚厚的精神財富

  研討分享會由許衙評主持,他說:“馮強文的書主體是‘愛我咸陽 詩詠咸陽叢書’八部中的第4部,其中每本書沒有相關的照片與介紹,老先生耄耋之年仍然筆耕不輟,閱讀了大量的書籍,是學者風範,他不說老,不跟風,為傳承咸陽的歷史文化,留下了厚厚的精神財富。”

咸陽87歲老人馮強文自費出書 為傳承歷史文化留下厚厚的精神財富

   退休老教師馮強文介紹了自己書的情況:“在長期的語文教學中,我發現歷代詩人寫咸陽的詩詞很多,就認真地記載下來。60年代沒有課本的那幾年,我上課時,在黑板上寫下,讓學生抄,教育咸陽的孩子學寫自己家鄉的詩。80年代就整理了《歷代詩人詠咸陽》的手抄本,被《咸陽日報》社的陳德寶發現,在《咸陽日報》發出後,《陝西日報》、《文匯報》等20多家報紙轉載。退休後,我閱讀了大量的書籍,進行了認真的修改,用自己微薄的退休金,積攢夠了,就出一本,到目前,已經出了4本。”

咸陽87歲老人馮強文自費出書 為傳承歷史文化留下厚厚的精神財富

  鄭勇講到:“馮強文老人是一個值得尊敬的老人,他為我們樹立了榜樣,我也決心將自己的書編好,為咸陽,為民族文化做出應有的貢獻。我帶領民營企業家在咸陽貢獻了50多個歷代詩人詠咸陽的碑石,也貢獻了秦代謳歌有貢獻任務的銅人塑像,我應該向老先生學習,繼續做出貢獻。”

咸陽87歲老人馮強文自費出書 為傳承歷史文化留下厚厚的精神財富

   退休幹部白錦忠寫了一首詩,表達了自己的感受。

欣悉《金鞍五陵豪》出版:

金鞍展現夕陽紅,

古樹花香枝葉濃。

老友新朋一堂聚,

秋實累累又春風。

咸陽87歲老人馮強文自費出書 為傳承歷史文化留下厚厚的精神財富

  《南河鎮》作者鍾憲政說:“馮老師教了一輩子書,由於愛學習,肯鑽研,平時就已經積累了大量的學習心得、體會。由於善於觀察,積累了大量的歷史文化資料,因而退休後的二十七年,鑄造了自己輝煌的夕陽紅。書的內容廣泛,有古代的內容,也有現代的,圖文並茂。他著作的內容,應該確切地說不但為咸陽,更為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留下了一筆寶貴遺產。”

  《老咸陽》作者董學武吟詩一首,贊馮強文先生:

渭陽盛鎮馮老漢,

八十七歲不簡單。

筆耕一生永不輟,

千古流唱在人間。

咸陽87歲老人馮強文自費出書 為傳承歷史文化留下厚厚的精神財富

趙新貴說:“馮強文退休後用了25年時間,計劃編寫12本村志(自費出版完成8本),計劃編寫一套歷代詩人詠咸陽叢書8本(自費出版完成4本)。老先生的的高風亮節是老年人、中年人、年輕人的榜樣,永遠值得我們學習”。

咸陽87歲老人馮強文自費出書 為傳承歷史文化留下厚厚的精神財富

黃波說:“老人不為名,不為利,辛苦鑽研,認真整理,也為年輕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咸陽87歲老人馮強文自費出書 為傳承歷史文化留下厚厚的精神財富

退休教師劉映漢吟詩一首,表示敬意。

筆耕不輟二十年,

嘔心瀝血志亦艱。

但願老叟如壽星,

多為咸陽作貢獻。

咸陽87歲老人馮強文自費出書 為傳承歷史文化留下厚厚的精神財富

退休教師張根勞也作詩一首。

送馮強文老哥:

兩寺渡口強文勇,

吟頌咸陽卷百篇。

資料研究村史續,

勤耕奮筆韻詞編。

八十七歲青春志,

傳統情懷美善緣。

嘔血狂聊童少夢,

辛勞不輟亦當年。

大家一致認為,馮強文老先生耄耋之年仍然筆耕不輟,鑽研歷史,自費出書,為民族的歷史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為後人留下了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大家衷心地祝福馮強文老先生健康快樂,長壽幸福,完成心願。

咸陽87歲老人馮強文自費出書 為傳承歷史文化留下厚厚的精神財富

咸陽87歲老人馮強文自費出書 為傳承歷史文化留下厚厚的精神財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