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買房不發愁嗎?這個朝代,房價比現在還高!

古人買房不發愁嗎?這個朝代,房價比現在還高!

一鍵關注聊聊那些房事兒

古人買房不發愁嗎?這個朝代,房價比現在還高!

近年來瘋漲的房價,讓很多人望“房”興嘆。

正準備買房的同事哀嚎:天哪,現在買個房怎麼就這麼難,我肯定是生錯了時代!讓我穿越回古代吧,那時候房價肯定很便宜,最好是唐朝,我這長相妥妥一大美女啊,相親市場上的扛把子啊……

古人買房不發愁嗎?這個朝代,房價比現在還高!

如果生活在古代,我們就不需要為買房發愁了嗎?

古人買房不發愁嗎?這個朝代,房價比現在還高!

其實,住房難問題不是當代才有的,無論哪個朝代,住房都是令人頭疼的一件大事。

雖然有些朝代,買房會相對容易些。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中國曆朝歷代房價。

1

漢朝:一線城市置業僅需四年

首先,從我們的大漢朝開始。

當時的“一線城市”,如長安、漢中,城內房舍是按處賣,便宜的房舍一處約賣一萬錢,中檔房舍約賣2.5萬錢、高檔房舍高達7萬錢一處(也就是現在的豪宅了)。

普通老百姓的收入又是如何呢?

根據建國前後出土的西漢木簡上記載,一般平民百姓的收入“月值四百廿四”,也就是月薪424錢,年薪5088錢;收入較高的是“積四月,直二千八百”,也就是說四個月能掙2800錢,年薪是8400錢;收入最低的也有“一歲價錢二千五百”,也就是一年賺2500錢。

就算按收入最低的年薪2500錢來算,不吃不喝四年就能在大城市喜提小公寓。

由此可見,漢朝人活的還是相當舒服的,沒有所謂的“房奴”,真正做到了人人有房住,人人買得起房。

古人買房不發愁嗎?這個朝代,房價比現在還高!

是不是所有朝代都能做到人人買的起房呢?

咱們再來看看南北朝的房價如何。 

2

南北朝房價最不靠譜

這個朝代房價和現在差不多。普通居民年收入只有幾千錢,房價卻是幾百萬錢。

《南齊書》記載,“其民資不滿三千者,殆將居半。”也就是說,半數居民的收入只有幾千錢。

世界銀行有個說法:當房價超出居民收入的6倍時,就會對居民幸福構成威脅。

南北朝的房價是居民收入的上千倍,房價收入比極其不合理,應該是幸福感最低的一個朝代了……不一小心穿越回這個朝代也是real絕望。

古人買房不發愁嗎?這個朝代,房價比現在還高!

過了南北朝,咱們再看看我國曆史上最強盛的唐朝。

3

唐朝:40萬可以在一線城市住別墅

在唐朝全盛的玄宗時期,朝廷拍賣國有房產的碑文拓片上記錄:一座擁有房屋39間、佔地2.9畝的大別墅,拍賣成交價只有138貫,摺合13.8萬文。

當時洛陽鬥米(約10斤)10文,1文銅錢的購買力相當於人民幣3塊錢,13.8萬文就相當於40萬元。

不要100萬,不要50萬,只花40萬元,就能在一線城市買一棟自帶庭院大別墅!

這感覺,要多幸福有多幸福啊!

古人買房不發愁嗎?這個朝代,房價比現在還高!

可唐朝後期就沒這麼幸福,就拿唐代詩人白居易為例,他當時的職位相當於一個小縣長,但是他攢了十年錢也沒在長安買得起房。

古人買房不發愁嗎?這個朝代,房價比現在還高!

4

宋朝:古代版蝸居時代

宋朝的人可就沒有那麼幸運了。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宋轍,工作了幾十年才在郊區買了個宅子。

這麼有名的人,工作了幾十年才買到房,普通人就更不用說了。

據記載,宋徽宗時期朝廷僱人抄寫書籍,每人每月能掙3500文,相當於3貫多一點。而在國都開封郊區的房子一處大約1萬貫。

宋朝公務員,想在在開封郊區買一所普通住宅,不吃不喝攢錢長達270年以上才可能買到房子。

這個時期的房價可以說是到現在為止有記載最高的房價了,比我們現在的房價還高的多的多。

古人買房不發愁嗎?這個朝代,房價比現在還高!

5

明朝:房價穩定

時間來到大明王朝,明朝老闆姓日子也不是很好過,雖然沒有宋朝房價那麼誇張,但是買房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當時小戶型房子,需要三四千兩銀子。

一個縣令,每年薪水也就最多三百五十兩,就是說,就算縣長去買房,如果不貪汙的話,需要十年不吃不喝才能買得起小房子。

古人買房不發愁嗎?這個朝代,房價比現在還高!

6

清朝:公務員兩年置業新街口

史料記載,乾隆時期,清朝公務員的薪水為:“一品歲支銀180兩,二品150兩,三品130兩,四品105兩,五品80兩,六品60兩,七品45兩,八品40兩,正九品33兩有奇,從九品、未入流31兩有奇”。

以上這些僅僅是基本工資,稱“正俸”;而“京員例支雙俸”,即在基本工資之外加發同樣數目的津貼;也就是說一個七品官的年薪為90兩,90兩是什麼概念呢?

據記載,當時新街口附近的房子為85兩,也就是說一個小小七品芝麻京官,省吃儉用刨去生活開支,大概兩年收入也足夠在京城買一套私宅。任職兩年足以過上幸福生活。

古人買房不發愁嗎?這個朝代,房價比現在還高!

曹操:何以購房,唯有按揭。

杜甫:安能排得房號萬千,使經濟適用房者盡歡顏。

文天詳:人生自古誰無死,供套好房在人間。

陸游: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價落回,王師平抑房價時,家祭無忘告乃翁。

柳永: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房價日飈。

蘇軾:人有悲歡離合,樓市泡沫無邊,此事古難全。

辛棄疾:眾裡看房千百度,驀然回首,那房卻在遙遠郊區處。

古代人早就嚐到了買房的苦與愁。

古人買房不發愁嗎?這個朝代,房價比現在還高!

佚名《古代人買房也發愁嗎?中國曆代房價比較,有趣!》

古人買房不發愁嗎?這個朝代,房價比現在還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