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智慧:孔子深陷危局如何保全生命與尊嚴?值得學習!

說起孔子,人人熟知,但他在歷史中到底留下什麼事蹟,卻所知甚少。印象中的孔子只是在辦學教書,在政治上無所建樹,實際上孔子有過短暫的從政經歷,並且就在這短短的任期內,孔子的表現也相當亮眼!

歷史智慧:孔子深陷危局如何保全生命與尊嚴?值得學習!

孔子所處的年代,魯國政權早被“三桓”瓜分,慢慢的“三桓”的權力又被其各自的家臣所攫取,魯國就這樣慢慢落入這樣一種國君把權力下放給“三桓”,“三桓”又把權利下放給家臣的尷尬境地。這樣的局面導致了魯國國力進一步衰弱。當一個國家或組織權力不能集中,分散成幾個利益集團各自為政時,就難以有強大的戰鬥力了!這就好像民國時期,名為同屬民國,實際上各軍閥割地為王,互相牽制攻伐,中央實際上並沒有調動他們的權力!

由此可知,一個國家或組織,必須有強有力的核心領導,才能有強大的戰鬥力!分裂導致衰落,團結才能強大!

魯國就是這樣,當對外沒有戰爭的時候,各個勢力之間便開始內鬥!季孫氏的家臣陽虎勢力強大,開始某亂,幸而孔子出山,幫助魯國平息了這次叛亂。陽虎逃到齊國,齊國不敢收留,拘捕了陽虎,不料又被陽虎逃脫。齊國為了表示對魯國的友好,邀請魯國會盟。

從國力上講,齊國是強於魯國的,齊國縱使放過了陽虎,也沒必要對魯國表示歉意。但我們常說,

強弱之勢是瞬息萬變的。齊國雖然強大,但是他們意識到魯國有了孔子這號人物的出現,必定會強大起來,因此決定以此為契機,先和魯國建立友好關係。有句老話講,“寧欺白頭翁,不欺少年窮”,就是這個意思。當然這話有些功利,我們不應該欺負任何人,但是沒辦法,生活在功利的社會,不得不功利。魯國雖然弱,但很有可能在孔子的輔佐之下強盛起來,是不能欺負的“少年”!

這也提醒我們為人處世,不要總是恃強凌弱,今天的弱者,明天就可能成為強者。

歷史智慧:孔子深陷危局如何保全生命與尊嚴?值得學習!

魯國對於齊國的邀請,是慎重對待的。一派認為,齊國多詐,不可輕信;一派認為,齊國強盛,屢次加兵魯國,如今主動修好,不可不往。

魯定公認為,不能不去,但是要做好做好準備。於是孔子被任命為保駕大臣,以相禮之事屬之。

臨行前,孔子上奏:有文事者,必有武備,文武之事,不可相離。古者,諸侯出疆,必具官以從。當初宋襄公會盟的事就是前車之鑑(宋襄公參加會盟,不帶軍隊,被楚國劫持)。

於是孔子建議左右司馬隨行保駕,各率兵車500乘,遠遠從行。另派將領率兵車300乘,在距會盟地點十里遠的地方駐紮。這既是孔子的武備!

文有孔子,武有軍隊,魯國做好準備,前來赴約!

說到這裡,不妨預想一下,是孔子多慮了,還是未雨綢繆?有文事者,必有武備,文武之事,不可相離,是空話一句?還是至理名言?!文與武,相輔相成。有了文,才有了智謀和戰略;有了武,才能保證智謀和戰略有施展的空間。我們看到太多的實例,很多實力強大的國家或組織,由於忽略了“文”,拿著一手好牌,屢出昏招,痛失好局;有太多的國家和組織,沒有實力,忽略了“武”,僅憑外交妄圖周旋保全,往往受辱而不敢言。

魯國做了準備,齊國也有安排。齊景公本意是和魯國和好的,但是有個叫黎彌的大臣卻有新點子。他認為,魯國在孔子的輔佐下,會強盛起來,魯國的強盛對齊國是一種威脅,他提議在會盟的時候,安排士兵扮作異族歌舞人員表演節目,乘機劫持魯國君臣,到時候簽訂城下之盟!

歷史智慧:孔子深陷危局如何保全生命與尊嚴?值得學習!

齊景公一聽,覺得可行,但是心裡沒底,想和相國晏嬰商量一下,彌黎拒絕,他認為晏嬰和孔子交好,會洩露機密,要求齊景公把這事全權委託給自己。齊景公被蠱惑,答應了彌黎。

會盟之時,齊景公下令表演節目。事先安排好的假扮歌舞表演的士兵登臺,魯定公面露懼色,不知如何。孔子挺身而出,走到齊景公跟前,對齊景公說:我們兩國會盟和好,行的是中國禮法,怎麼能用夷狄之樂?請命令有司取消這次表演!

一旁的齊國相國晏嬰不知這是齊景公和彌黎的計謀,認為孔子所說在理,便奏請齊景公取消異族的表演節目。齊景公大為慚愧,便命令真士兵加表演的團隊撤下。

彌黎見計策沒有奏效,劫持魯國君臣是不行了,便想辦法折辱他們一下。命令樂工演奏《敝笱》之辭,這段歌詞描寫的是魯國淫亂的故事,目的是羞辱魯國。

演奏開始後,魯定公果然很羞愧,但無可奈何,這時又是孔子站了出來。他睜大眼睛大聲對齊景公說:匹夫戲弄諸侯,罪當死,請齊國司馬執法!

齊景公不予理睬,演奏繼續,齊國君臣嬉笑如故。孔子大怒,說:兩國既然已經通好,如兄弟一般,魯國的司馬就是齊國的司馬!於是下令,命魯國司馬拘捕帶頭表演的人,立即斬首。這一舉動,立馬震懾住了齊國君臣。魯定公當下提出告辭。彌黎本想著埋伏劫持魯定公,但看到魯國的左右司馬十分英勇,又得知魯國軍隊在離此不遠處駐紮,於是打了退堂鼓,無所作為。

歷史智慧:孔子深陷危局如何保全生命與尊嚴?值得學習!

就這樣,憑著孔子的未雨綢繆,和當機立斷,面對強大的齊國,魯國君臣免於被劫持,被羞辱,得以全身而對!強弱之勢,也分總體和局部。齊國的總體強,但在會盟時,出現了局部的弱。齊國判斷出了整體的強弱之勢,以為可以壓倒魯國,但孔子營造出了局部的優勢,避免了深陷囹圄和被羞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