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課」書法全新視覺,隸書入門第2課——隸書中的五筆法

隸書中的五筆法

在正規書寫中,由於隸書體書寫便捷和富有美感,所以傳承至今仍在廣泛應用,為廣大書法愛好者鍾愛並富有旺盛的生命力。

“五筆法”對幾十種傳統筆法做出歸納、修正後再加以規範,並注入新的內涵,是具有創新價值的書法教育新理念和新方法。

頓筆扭筆是楷書五筆法新命名的一個筆法,也適用於隸書。

“五筆法”融合了各種各樣的筆法,像紅、黃、藍三原色能調出各種各樣的顏色,畫出五顏六色的水彩,能夠寫出千種百樣的漢字,也能夠寫出漢字的篆、隸、楷、行、草等各種書體。

“五筆法”包含:提筆、頓筆、中鋒行筆、頓筆扭筆和反筆回鋒五種筆法。

提筆:提筆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原地將筆提起,比如寫隸書折筆時的前一個筆畫,筆畫大部分藏於後一個筆畫裡;另一種是筆一邊運動一邊將筆逐漸提起,筆畫由粗漸細,比如寫隸書中的懸針豎、挑畫或兩端粗中間細的筆畫。

頓筆:頓筆也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原地頓筆,此種情況即是傳統筆法中的頓筆,比如隸書點、橫、豎、撇、捺起筆時都用頓筆,反筆回鋒來達到藏鋒的效果,這是頓筆就在他們的起點上;又如,垂露豎收筆也用到它;另一種是一邊運筆一邊將筆逐漸向下行,筆畫由細漸粗,比如寫隸書的波筆長橫、捺畫、鉤畫便有這種筆畫,這種筆法與傳統筆法中的“按筆”同義。

中鋒行筆:運筆時筆鋒在筆畫的中間行筆,不論是直線筆,還是弧線筆,只要寫出的筆畫是等寬的,比如寫橫、豎畫的主體部分,常用它,寫隸書的撇時也能用到它,只是它較短而已,它不出現在起筆部分。

反筆回鋒:為收、起筆時藏鋒而設立,也稱“翻筆回鋒”,與原運筆方向約成180度。它既是可以上接頓筆,也可以上接提筆、中鋒行筆和頓筆扭筆,反筆回鋒後,筆畫藏於後面一個筆畫裡,白紙上沒有呈現出來,一正一反地改變了運筆方向,但對起收筆起到了修飾和輔助的作用。

頓筆扭筆:這是新創立的筆法。寫複合筆畫時,頓筆與扭筆同時進行,其中扭筆為弧線筆,弧線筆改變了頓筆的方向,於是筆畫改變了方向。筆畫中有圓有方,連貫自如;起筆中應用,露而不尖、露中有藏。寫蠶頭筆時生動鮮活,像春蠶時而埋頭入食、時而稍息再覓新葉。頓筆催扭筆,扭筆隨頓筆,可長可短,可正可斜,筆取心中之勢,人天合一成就此筆。由於頓筆取代了傳統筆法中的折筆機器衍生筆法,是筆法中運用最多的一種。

在隸書的複合筆中的折畫、左鉤畫書寫時,或者說,只要較大角度改變運筆方向,就要用上頓筆扭筆。在隸書“蠶頭筆”時用頓筆扭筆筆法書寫倍感順手。

我們知道,毛筆寫字,形成的點和線只有四種運動形態:一是毛筆離紙面越來越遠;二是毛筆距紙面越來越近;三是毛筆運動與紙面是等高的;四是毛筆在紙面上作不同方向、不同弧度的扭轉運動。頓筆扭筆這個新型的筆法,是書寫中不可或缺的筆法。

「每日一課」書法全新視覺,隸書入門第2課——隸書中的五筆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