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世昌撞沉了吉野号,海战能否取胜?不能,双方实力差距过于悬殊

邓世昌撞沉了吉野号,海战能否取胜?不能,双方实力差距过于悬殊

黄海海战中,邓世昌作为致远号的舰长,在致远号被击伤以及弹药耗光的情况下,选择撞向日军旗舰吉野号,可惜中途被鱼雷击中,战舰沉没,邓世昌拒绝船员丢过来的救生圈,并选择与舰同沉。让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如果当时邓世昌将吉野撞沉了,有没有可能取胜?当然是不能的。让我们从当时的情况来进行分析,在当时致远号准备撞沉吉野号的时候,北洋海军的大部分军舰已经被击伤,杨威和超威已经退出战场,北洋舰队的旗舰定远号也中弹起火,丁汝昌也在此前的战斗中负伤无法指挥。北洋海军陷入群龙无首的状态,而日本联合舰队仅一艘西京丸号退出战斗,其余的战舰都仍然能进行战斗。这是战斗方面,就能看出当时撞沉日海军一艘战舰对战局影响并不大,再看看国家方面。

邓世昌撞沉了吉野号,海战能否取胜?不能,双方实力差距过于悬殊

国力方面,仍然处于地方士绅割据以及封建状态的清政府完全不是日本的对手,列举一些数字来对比:甲午战争前,清朝整个财政收入只有8000多万白银,面积只有四川省4分之3大小的日本,年收入只比清政府少1000多万。清政府的资源吸取能力比日本弱的多,举个例子,日本从明治维新以后,地方上交10块,到了中央仍然是10块,而清政府这边,地方上交10块,到了中央就变成了1块或者更少,而外国列强的吸取能力更是强大,法国只相当于四川省的大小,在普法战争失败后,为了尽快付清赔款,发行了多笔国债,最后竟然筹集了450亿法郎,约67亿两白银,足够还清赔款9次。国力方面双方基本不是一个级别。

邓世昌撞沉了吉野号,海战能否取胜?不能,双方实力差距过于悬殊

军力方面,北洋海军大多数舰船老旧而且缺少弹药,而网传的不修颐和园就能打赢甲午战争,这是一个误区,因为整个颐和园工程耗费总共只有500万两白银,无法承担海军庞大的开销。而北洋海军的舰船航速已经其他各属性基本不如日本联合舰队的战舰,大口径火炮发射缓慢而且缺少弹药,火力方面也不如日本战舰装备的许多速射炮高,清政府也不给予北洋海军足够的费用进行战力升级,李鸿章好不容易才向户部要了150万两白银,而且还是分期给的,打算向智利订购军舰也因为智利的狮子大开口也不了了之。反观日本这边,战争开始前,日本就准备了6000万日元的特别预算,并且向英国订购了2艘对北洋舰队铁甲舰有压倒性优势并且划时代的前无畏舰,日本海军的军费开销也到了日本政府预算的10%-15%,对比清政府堪称是碾压级的。

甲午战败,不仅仅是武器装备方面的失败,更是国家意志和执行力的失败,是生产力和制度完全落后的结果,这种前提下不管是否撞沉日本军舰,都免不了失败的命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