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孩子包辦一切的父母,其實很自私

为孩子包办一切的父母,其实很自私

跟一群小孩去韓國,他們是一次繪畫比賽的優勝者,小的5歲,大的13歲,我女兒算最小的一個。排隊上廁所的時候,我經常發現前面一個孩子出來以後沒沖廁所。

結束行程那天,在旅遊大巴上,導遊接完一通電話後,問213跟305房間是誰住的,幾個孩子舉起手。“房間怎麼可以弄那麼髒,方便麵盒子都堆在床上,旁邊就有垃圾筒。清潔阿姨都氣哭了。”

導遊是中國東北人,她說:“韓國人特別愛清潔,他們理解不了中國孩子的行為,覺得是故意侮辱她的工作。我知道,中國孩子可能就是習慣吧,在家都是父母幫忙做。”

父母幫忙做,包括沖廁所。鄰居的寶寶比我女兒小一歲,經常來我家玩,每次她上完廁所後,女兒就會大叫:“Lucky沒沖廁所。”我提醒了孩子的媽媽一次。“她就是總忘,我懶得說,有說話那力氣,我不如動動手就衝了。”她說。

我們的教育裡,一直有一種功利主義,即這件事培養好了,是否可以獲獎牌、有助於升學、能賺錢、找工作。沖廁所這件小事,顯然不在這個範疇內。沖廁所誰不會呢,再說永遠不沖廁所也死不了人。

不沖廁所的孩子,多半也不會做飯、洗衣服、打掃房間,因為父母不在意這方面的培養。他們的生活逐漸成了這樣的模式:只要學習就行了。然而學習是為了什麼,是為了生活。生活才是我們需要終生學習的技能。無論對人還是對事,細節培養感情,如果覺得生活中的小事都是負擔,需要外包給他人,我很懷疑這樣的人是否能夠愛上生活。

为孩子包办一切的父母,其实很自私

歌手龔琳娜談中西方教育差異時,說到一個細節。丈夫老鑼在兒子2歲時,開始讓他自己倒小便盆,並且沖洗乾淨。他告訴孩子:“這是你的責任。”龔琳娜的母親一來,規矩就改了,怕孩子弄髒手。然而,當外婆主動幫孫子沖洗了便盆後,孩子大哭,說“這是我的責任”。

豪門公子霍啟剛自己去超市扛大米,與太太郭晶晶一起帶孩子做家務。去里約奧運會觀賽,被問到太太為什麼沒來,他說太太在家帶孩子。這就是生活,有溫度的生活。無論一個人最終獲得多大的成功,都無法逃避這樣的生活,它是點點滴滴的責任,是在凡事親力親為中,逐步構建起來的對生活的情感、對家庭的熱愛。

“孩子只要會賺錢,以後什麼事都能請保姆做。”這種話,我聽過不止一次。從邏輯上似乎不錯,但從孩子的成長體驗上,他們缺失了與生活培養感情的重要一課,不知道保持自己居住環境的清潔,是一種悅己。

無論成人還是孩子,做家務就是培養對家的愛。為什麼媽媽最愛家,因為她對家裡的一磚一瓦投入精力最多。一張桌子,第一次擦的時候是出於義務,第一千次把它擦得光潔如新,就是出於感情,你的溫度與它的肌理已經融為一體。這樣的感情與愉悅,不應該僅僅屬於媽媽,而是每一個家庭成員,這是我們的責任,更是我們的快樂所在。

为孩子包办一切的父母,其实很自私

一切包辦的父母,表面上對孩子付出更多,其實存有私心:在潛意識裡,他們希望孩子永遠不要長大,不會照顧自己,這樣他們就永遠被需要。所以,我們看到越來越多學習優秀的生活低能兒,大學畢業還與父母住在一起,做飯洗衣打掃衛生都靠父母。這樣的孩子,學習再好,也是沒被教育好的。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把孩子培養成懂得在平凡生活中體會樂趣,永遠能夠照顧好自己的人。有審美、有要求、有責任,無論最終生活情境如何,住別墅還是單身公寓,都能通過雙手與智慧,活得有品質有滋味,成為一個為環境、為自己、為他人負責的人。

這是我眼裡成功的教育。

應試教育造成我國大批學生“高分低能”,已是不爭的事實。2005年,11名內地高考“狀元”在面試環節被香港大學拒之門外,港大提出的理由是不願錄取“書呆子”。但這些例子不會驚醒那些喜歡給孩子包辦一切的父母,可是捫心自問:我們不能陪著孩子一輩子,一旦孩子離開我們,他該如何獨立面對生活?真正負責任的父母,是在孩子嗷嗷待哺的時候,盡心地照顧,在孩子長大成人,得體地退出。本文選自《莫愁·家教與成才》,您可以在“莫愁大觀園”公眾號欄目裡打開“雜誌訂閱”,選擇購買《莫愁·家教與成才》;也可以點擊下方鏈接,打開“莫愁優選”小程序,選擇“父母課堂”欄目——

莫愁優選

为孩子包办一切的父母,其实很自私

審核:韓麗晴

为孩子包办一切的父母,其实很自私

莫愁大觀園

有溫度 有態度 有深度

長按二維碼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