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牛班的春天》,我曾被一首歌賦予神力

喜歡音樂的都是好孩子,這是我以前就看過的一段話。當時是不能夠去理解的。但是在看完《放牛班的春天》時,我想,這就是原因吧!

《放牛班的春天》,我曾被一首歌賦予神力

放牛班的春天

這是一部偏愛孩子們的電影,孩子的錯誤我們大抵上都能看出來是情有可原。對於不夠理解並且給予傷害的大人,才更想要予以批判。

《放牛班的春天》,我曾被一首歌賦予神力

放牛班的春天

很多人都會覺得蒙丹是這部電影的遺憾,也是那個合唱團遺憾。就像馬修老師說的那樣,他是最後缺少的那個男中音。究其原因。很多時候,我們都不會接受從主體制滑落之人。生活圈只接受壞人標籤的結果,卻從未為他的原因負責。

《放牛班的春天》,我曾被一首歌賦予神力

放牛班的春天

整部劇的淚點大多都是在合唱響起的時候,簡直是太美好了。就如電影運用的拍攝技巧那樣,整個世界都變得清澈透明。很多讓人會感到悲傷絕望的事都不再重要。這種滲透靈魂的歌聲淨化了世界的汙濁。這是音樂的力量,也是人性得到的尊重有感而發。

可是如果我們只是一味的責怪,一味的施壓,灌輸不明則以的責任。然後摸摸頭,告訴他:“這全都是為了你好”。真是完美又可怕的理由。

《放牛班的春天》,我曾被一首歌賦予神力

放牛班的春天

我們教會了孩子成績、競爭、天降大任的使命感。的確,有時候生命往往是不能承受之輕。厚重的靈魂都得經歷過精彩的歷練。可是他們往往在不能夠理解時就過早的凋零。因為我們只告訴他們去承受痛苦,卻從未讓他們體驗滿足的幸福感。大人們可能總覺得不夠,你還可以更好。可是這種遙遙無期的孤獨感又有幾人能夠承受的住。

《放牛班的春天》,我曾被一首歌賦予神力

放牛班的春天

每年都能夠在高考期間看到令人痛心的新聞。偶的然也聽得到一些刺耳的調侃:“等到孩子體驗過大學生活就知道不值得去自殺”,可是在那個高考至上,除了大學沒有退路禁錮的牢籠中。他們怕是不曾體驗其他。有一天他們誤入歧途,社會也是否能拉他們一把,給予一次重新的機會。

《放牛班的春天》,我曾被一首歌賦予神力

放牛班的春天

我是不能承認人生來就是為了接受痛苦這類廢話。如果是這樣,那活著就沒有意義。我認為人活著的意義就是為了追求幸福。所以必須去追求真實且美好的事物。就像是音樂。

《放牛班的春天》,我曾被一首歌賦予神力

放牛班的春天

成長的過程會經歷痛苦,我們需要承認。也會遇到畸形、不公平的因素,我承認。甚至在很多不好的事物面前我們根本就是無抵抗之力。可是所有的這些東西都不能去改變我們幸福生活的願望。

《放牛班的春天》,我曾被一首歌賦予神力

放牛班的春天

我們接受這個世界存在的善與惡、美與醜、真實與虛假。經歷過所有,依然追求的是幸福。如果我們的孩子能做到這樣,父母也能夠欣慰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