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牛班的春天》由南風效應和馬斯洛需求理論,解讀無條件養育

豆瓣9.3分電影《放牛班的春天》(Les choristes)是由克里斯托弗•巴拉蒂導演的一部劇情片。這部的片名是臺灣版的翻譯。在臺灣"放牛班"是指最差的班級,是一群被放棄的學生。

《放牛班的春天》由南風效應和馬斯洛需求理論,解讀無條件養育

本片講述了,1949年,法國某鄉村,一所叫“池塘之底”的寄宿學校在來了一位叫馬修的班主任。馬修有滿腹的音樂才華,但卻無法施展。

而來到這所學校後,他看到校長哈珊一種用一種“犯錯-懲罰”的教育方式對待學生,動不動則禁閉,處罰甚至暴力。

學生們個個噤若寒蟬,在校長面前是一群看似安分,背地裡卻帶來更多的反。

馬修不認可哈珊的教育方式,用他的耐心慢慢引導著這些孩子打開心門,並用音樂感染了他們,打開了孩子們禁錮的心靈。


《放牛班的春天》由南風效應和馬斯洛需求理論,解讀無條件養育

在教育方式上,片中的哈珊校長和馬修形成明顯的對立

哈珊校長秉承“犯錯-懲罰”的模式,懲罰是他唯一的教育方式,他用管理罪犯的方式教育學生。哈珊校長獨裁者存在,居高臨下,對孩子們實行高壓統治,粗暴地對待學生所犯的一切錯誤。

在他眼中,這些學生是徹底的差生,被放棄的,完全沒有希望的孩子。開篇哈珊訓練學生的場景,讓我一度認為這根本就是個監獄。

學生眼中充滿了恐懼,每個學生都戰戰兢兢,惶恐不已,但是在背後卻是更加叛逆的反抗和報復。哈珊對蒙丹的偏見,最後導致蒙丹一把火燒了學校已達報復的目的。

《放牛班的春天》由南風效應和馬斯洛需求理論,解讀無條件養育

而馬修就採取的完全不同的教育方式,面對哈珊校長的暴力懲罰,雖然沒有抗爭的能力,但他一直在你背後默默地保護學生。

包容學生的犯錯,嘗試去了解學生的內心,保護他們不被懲罰。在音樂課上發現每個孩子的不同特點進行教學。

每個孩子在馬修的教導下,開始懂得笑了,會信任馬修,眼中開始恢復孩子應有的光芒。以往如死灰般的校園恢復了正常。

最後,因蒙丹燒燬教室事件,馬修被辭退離開學校時,學生用自己特有的方式送別了老師,而最年幼的佩皮諾把馬修當做爸爸一樣,跟著一起走離開了學校。

相比之下,顯然馬修的教育方式更為成功,為什麼呢?

《放牛班的春天》由南風效應和馬斯洛需求理論,解讀無條件養育

01

為什麼馬修的教育可以成功?

因為他會了解學生的需求,走進了學生的內心,讓學生感受到愛和溫暖,從而引導學生合作。這種溫暖人心的教育方式正是運用了南風效應。

什麼是南風效應?

“南風”效應也叫做“溫暖”效應,源於法國作家拉·封丹寫的一則寓言。

寓言講的是北風和南風比威力,看誰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脫掉。北風大發威力,冷風凜凜寒冷刺骨,結果行人為了抵禦北風的侵襲,便把大衣裹得緊緊的。

南風則徐徐吹動,頓時風和日麗,行人因為覺得很暖和,所以開始解開鈕釦,繼而脫掉大衣。比賽結果是南風獲勝,南風之所以能達到目的,就是因為它順應了人的內在的需要,使人的行為變為自覺。

這種

啟發自我反省,滿足自我需要而產生的心理效應,被稱作“南風效應”。

我們在電影中到處可見“北風”和“南風”的較量。

“南風” VS“北風”

場景一、哈珊懷疑孟丹偷錢,用暴力的方式逼迫詢問孟丹。孟丹非但沒有說出真想,反而狠狠地抓住了哈珊的脖子。

《放牛班的春天》由南風效應和馬斯洛需求理論,解讀無條件養育

場景二 被皮耶爾潑墨水的馬修,沒有任何質問或責備,只是練習時不給他獨唱的機會。之後在表演的最後馬修仍然給了他表現的機會,此時皮耶爾的眼神和微笑中對馬修給予了道歉和感激。

《放牛班的春天》由南風效應和馬斯洛需求理論,解讀無條件養育

哈珊校長好比是“北風”:對學生嚴酷,高壓懲罰,而學生內心卻絲毫不為所動,反而愈發頑強抵抗報復;“北風”式教育只關注孩子的行為是否符合他的要求,絲毫不顧及學生的感受

馬修就是那股“南風”:瞭解學生內心想法,用包容溫暖滋潤了學生的心田,學生最終打開心門,而獲得了新生。“南風”式教育首先會考慮學會的內心需要,從學生感受的角度出發,不管他行為是否惡劣。

南風效應帶來的教育啟示

“南風效應”帶來的教育啟示:面對孩子的各種行為表現,始終把孩子的感受放在第一位,讓孩子感受到愛和溫暖。讓孩子感受無條件的愛,滿足孩子的內心需求和感受,引導孩子主動配合,這樣更容易達到教育的目的。

關注孩子的內心需求,而不是行為本身。這種教育方式,本質就是“無條件養育”。

《放牛班的春天》由南風效應和馬斯洛需求理論,解讀無條件養育

02

什麼是無條件養育?

“無條件養育”的概念是由美國知名育兒作家、教育學者埃爾菲·科恩在《無條件養育》一書中提出的。

“無條件養育”,就像“南風式”的教育,是相較於“有條件養育”而言的。

在有條件養育中,家長丟孩子表達愛時,關注點在“孩子的具體行為”上:如果孩子的行為表現好,就認可獎賞孩子;如果不好,就對孩子忽視甚至懲罰。

而在無條件養育中,家長對孩子的愛是出於“他們是誰”,孩子的需求是什麼,感受怎麼樣,而不是“他們做了什麼”。

就像影片中馬修對待蒙丹,不管他對了什麼事,在他眼中依然是“我唯一的男中音”。父母愛孩子,應該是愛孩子本身,而不是孩子是否達到了父母的要求。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員、副主任孫雲曉這樣評價:“在我近期看過的家庭教育著作中,《無條件養育》是最具震撼力和挑戰性的好作品。

無條件養育之所以重要,因為父母永恆的愛是孩子成長的生命根基,如果以成績是否優秀或表現是否乖巧作為愛的條件,等於在基因中誘發孩子的病態人格。

通俗一些說,愛孩子是沒有條件的,而這就是最好的教育。”

《放牛班的春天》由南風效應和馬斯洛需求理論,解讀無條件養育

03

無條件養育成功之處:滿足了孩子成長的內在需求

教育即生長 —— 當代著名學者、作家、哲學家 周國平

而南風效應告訴我們,教育要從孩子的根本需求入手幫助孩子成長。

接下來我們從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來了解孩子的成長需要什麼?以及每一需求下面對比分析“有條件養育”和“無條件養育”是否滿足了孩子的需求。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放牛班的春天》由南風效應和馬斯洛需求理論,解讀無條件養育

馬斯洛理論把人類的需求分成五類: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愛和歸屬感、尊重和自我實現。因此,最好的教育應該在這5個層面上滿足孩子的需求。

  • 第一層次:生理需求,比如吃穿住行。
  • 第二層次:安全需求,這裡重點側重人身安全。

第一和第二層次的需求,不管是“有條件養育”還是“無條件養育”都可以滿足。

  • 第三層次:情感需求,孩子需要感受到父母之愛和歸屬感

在影片中,每個學生都被貼了差生的標籤,他們是被老師甚至家長放棄了的學生。對於每個孩子來說,週六就是過節。他們盼望著是家人的看望。這些孩子最匱乏的是什麼呢?

是愛和信任。而馬修給了他們這種愛。在他眼中這些孩子毫無不同,在音樂課上給每個人試音機會,找到合適的位置。就算是對他極端挑釁的蒙丹,馬修依然平等對待。

幾乎所有的家長都堅稱自己當然會無條件的愛孩子。但兒童教育家提醒我們:在家庭中,重要的是孩子接收到了什麼信息,而非我們認為我們在傳遞什麼信息。因此相比於家長自認為付出的愛,更重要的是孩子感受到的愛。

《放牛班的春天》由南風效應和馬斯洛需求理論,解讀無條件養育

針對有條件養育,研究人員對100名大學生進行了調查,得出的結論:大多數經過有條件養育的人都感覺一旦沒能做出令人欽佩的事或順從家長的意願,自己就會得到更少的愛。


愛爾蘭兒童健康署曾經發表一篇文章,列舉了兒童養育的十大“情感暴力(冷暴力)”模式,其中對孩子關心程度以其行為或表現為條件(即有條件養育)排名第二。

無條件養育是讓孩子感受到不論自己做什麼行為,父母都是愛自己的。

因此,在有條件養育比無條件養育之間,有條件養育讓孩子感受的愛更少。

心理學先驅卡爾·羅傑斯回答過這樣一個問題:當家長的愛取決於孩子的行為時會產生那些結果? 他解釋道:“作為這種“愛”的接受方,孩子會唾棄自己不受珍視的那部分,最終會認定自己只有以某種特定方式時才是最有價值的的。”


專家的研究也表明,認為家長愛自己是有條件的學生更容易感到排斥,導致他們更容易反感和討厭他們的家人。

因此,有條件養育下的孩子比無條件養育下的孩子更沒有歸屬感。

綜合上述,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在情感需求上,無條件養育勝過有條件養育。


《放牛班的春天》由南風效應和馬斯洛需求理論,解讀無條件養育

  • 第四層次:尊重需求。孩子需要被尊重和被肯定。
  • 羅傑斯指出:感覺自己被家長、甚至老師無條件認可的孩子會傾向於對自己感覺更好。

    有條件養育,關注的是孩子的行為表現的好壞,忽視孩子的個性、想法、感覺和需求,也不管什麼動機和價值觀。無條件養育,關注的是孩子本身,以孩子的內在需求和情感,最大程度上肯定了孩子,給予了足夠的尊重和肯定。

    孩子的感受能力很強,但是缺乏解讀能力。比如當二胎的家庭越來越多,大寶在受到冷落之後,會有各種特殊的表現以吸引家長的注意力。

    有條件養育此時會因為孩子的不良行為,懲罰孩子達到目的,孩子因為害怕暫時聽話了。

    而此時無條件養育的家長會關注孩子為什麼會這樣,繼而去跟孩子溝通,多花時間陪伴他。因此只有在無條件養育中,孩子的需求被滿足了,受到了極大的尊重。

    《放牛班的春天》由南風效應和馬斯洛需求理論,解讀無條件養育

  • 第五層次:自我實現。孩子需要找到生活的意義和方向,發展內在自我的價值感
  • 心理研究也已發現:“得到的支持越有條件,自我價值感的認知就會越低。”如果孩子得到的愛有附加條件,那他們在接受自己時也會有附帶條件,即自我價值感更低。


    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說過,教育的本質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無條件養育,意味著不帶預設——不把我們自己的價值觀和期望值去強壓給孩子,我們只有把目光放在孩子本身身上,挖掘孩子自身的價值,讓孩子朝著自己認為最有意義的方向努力前進。

    在影片中,馬修組建合唱團,每個孩子都找到了在合唱團的價值。任命不會唱歌的佩皮諾為指揮官,五音不全的郭邦為樂譜架。每個孩子都得到了尊重,找到了自己的價值。

    結合以上分析,無條件養育在情感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三個層次上明顯優於有條件養育。只有採用無條件養育,我們才能更好地滿足孩子的需求,讓孩子接收到無條件的愛,尊重,發掘自己的價值,過最有意義的人生。

    《放牛班的春天》由南風效應和馬斯洛需求理論,解讀無條件養育

    04

    無條件養育的原則

    “無條件養育”是一種境界,不是一套方法。方法有限,境界無窮。家長們讀一下這本書吧,它帶給你的將是“無窮”的辦法和力量。 ——教育專家、《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作者 尹建莉

    無條件養育是一種境界,一種思維,一個方向。這意味著在每天的孩子教育中,我們要記住自己選擇的是無條件養育,而非有條件養育。只要秉持無條件養育的原則,我們就可以無限接近它。

    原則一、專注長遠目標

    影片中,馬修上課前,就讓孩子們寫下自己的夢想。孩子的夢想就是我們要教育的方向和目標。

    教育孩子的長遠目標是我們每日要在腦海中覆盤的:比如希望孩子成為快樂,有上進心,有自己獨立思考能力的人的人。以此為目標來評估,如何教育孩子才有利於實現目標。

    以後面對孩子打碎碗,沒有收拾房間這樣的小事,還會大動干戈嗎?

    《放牛班的春天》由南風效應和馬斯洛需求理論,解讀無條件養育

    原則二、在符合事實前提下以最好的可能性看待孩子的動機

    教育學家內爾•諾丁斯說過,"在符合事實前提下以最好的可能性看待孩子的動機"。為什麼呢?內心不持有這種觀點的家長,容易對孩子的行為理由有預設。

    就像電影裡,馬修發現偷錢的是郭邦,他沒有揭發他,而是仔細詢問:為什麼要偷錢?拿來做什麼?結果孩子告訴他:一個熱氣球。

    因為郭邦的夢想是做熱氣球駕駛員。他並沒有想做傷害他人的事情。如果我們實現預設了他偷錢的理由,往往會外負面動機考慮。而孩子往往很單純。

    因此,當孩子做了什麼令人惱火的事,我們要積極看待孩子的動機,並嘗試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真實原因,再加以正確引導。

    《放牛班的春天》由南風效應和馬斯洛需求理論,解讀無條件養育

    原則三、尊重孩子,不說沒必要的“不”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托馬斯•戈登說過:“孩子有時比家長更清楚自己是困是餓,更瞭解朋友的特點,更瞭解自己的抱負和目標,更瞭解不同的老師是如何對待自己的,更清楚隱藏在自己體內的衝動和需要,更知道自己愛誰、不愛誰、珍視什麼、不喜歡什麼。”

    如果我們真心做到尊重孩子的想法,那就不會存在“有一種冷叫我媽覺得冷”了。對於孩子的想法和需求,不說沒必要的“不”。

    原則四、少說,多問

    引導孩子產生想法、異議和感受要比向孩子發號施令更有作用。在養育過程中,我們要少說,人問。因為我們的首要任務是找出問題的根源,意識到孩子的內心所需。“問”要避免反問。比如“難道你不該看著別人說話嗎?”反問本質上就是發號施令。

    原則五、多給自己和孩子點時間

    我發現自己對孩子下命令的時候,往往是內心著急的時候。因此慢下來,給孩子更多時間,可以有效避免有條件養育。我在孩子相處過程中,我們要抱有這樣的想法:現在多花點時間,以後會省很多時間。

    《放牛班的春天》由南風效應和馬斯洛需求理論,解讀無條件養育

    結束語:

    《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非常有意義的教育片。馬修的成功教育方式本質上利用南風式的溫情教育,滿足了孩子5個層次的內在需求的無條件養育模式。

    在無條件養育模式下,堅持五大無條件養育的原則——專注長遠目標、在符合事實前提下以最好的可能性看待孩子的動機、尊重孩子,不說沒必要的“不”、少說,多問、多給自己和孩子點時間,我們就可以收穫成功的果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