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毛泽东的偶像,儿女三个科学院院士;梁启超先生的情感佳话

青年毛泽东的偶像,儿女三个科学院院士;梁启超先生的情感佳话​1873年2月23日,被后世称为新时代的启蒙者,影响了清末民初三十年政局的活动家;让青年毛泽东深受震撼,亦步亦趋的思想家,胡适口中“读了他的文字像受到电击”的文学家;诞生在了广东新会县,他就是梁启超先生。

青年毛泽东的偶像,儿女三个科学院院士;梁启超先生的情感佳话​梁启超乃百年一遇之才。6岁读完了四书五经,9岁写千字文章,11岁中秀才,16岁考中举人。监考大人李端棻慧眼识珠,当场决定将堂妹李蕙仙许配给梁启超。李蕙仙知书达礼,温柔贤惠;她为梁启超生育了3个子女,长女思顺、长子思成和次女思庄。二人夫妻恩爱,举案齐眉。

青年毛泽东的偶像,儿女三个科学院院士;梁启超先生的情感佳话​话说有一年,李蕙仙返乡省亲,带回一个叫王来喜的侍女。梁启超嫌这位侍女的名字太俗,便重新为她起名叫王桂荃。王桂荃聪明又勤快,很受梁启超的欢喜。王桂荃也心慕梁启超的才华横溢,二人交往中日久生情,结果至王桂荃明珠暗结;终于被李惠仙所发现。李惠仙毕竟是名门千金知书识礼;虽然很气恼,但仍表现出大家风度,最终还是原谅了她。并让她做了梁启超不公开的妾。王桂荃出自内心的感激和对梁启超的真爱,便尽力协助李惠仙做好内务,管束教育好子女;使梁启超专心政务,心无旁骛地做学问。王桂荃共为梁启超生了七位子女(一女早逝),分别为思永、思忠、思懿、思达、思宁和思礼。加上李惠仙所出共九位子女;而这九个子女个个成才,其中还出了三个中国科学院院士,成为一世佳话!

青年毛泽东的偶像,儿女三个科学院院士;梁启超先生的情感佳话​1898年6月,光绪下诏变法,梁启超登上中国的政治舞台;但百日未满,慈禧老太后发动政变,六君子被杀,梁启超们逃亡日本。梁的这次逃亡,又遇到人生中又一段难以磨灭的感情纠葛。

有一天,檀香山一位侨商宴请梁启超时,席间梁的演讲由一位叫何惠珍的女士当翻译。没想到她由此对才华横溢的梁启超暗生情愫,活动过后,就大胆地向他表白了爱意;梁启超以家有爱妻明确地拒绝了她。可何女士反为梁启超的忠贞感到钦佩,更加坚定了追求他的想法。为获得梁的好感,她说服其父为康、梁保皇党捐款,并借此宴请梁启超谈捐款事宜。这次见面,何惠珍竟对梁启超相求:“我情愿下嫁梁先生做小。”面对这个毕业于美国名牌大学的痴情女子,梁启超的心彻底乱了。可是,他和妻子李惠仙这些年来一直相濡以沫,感情深厚,又怎能让妻子为此伤心?心乱如麻的梁启超连夜给在日本的妻子写了一封信:“余归寓后,愈益思念惠珍,由敬重之心,生出爱恋之念来,几乎不能自持……不知惠仙闻此事将笑我乎,抑或恼我乎?”

青年毛泽东的偶像,儿女三个科学院院士;梁启超先生的情感佳话​很快,李惠仙回信了。梁启超打开信后,愣住了,妻子给他寄来了《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竟然表示乐成他的婚事。梁启超在妻子的宽容面前羞愧万分;于是提笔给何惠珍写了一首诗:“一夫一妻世界会,我与浏阳实创之。尊重公权割私爱,须将身做后人师。”意思是自己倡导一夫一妻,不可能再娶妻了。聪颖的何惠珍自然看的明白,只好依依不舍地暂时离开了梁启超。

青年毛泽东的偶像,儿女三个科学院院士;梁启超先生的情感佳话​1924年9月,李惠仙因病逝世,梁启超当时悲痛万分。痴心不改的何惠珍,听到李惠仙病逝的消息,立即赶到梁府,劝慰梁启超节哀顺变,并表示想重续秦晋之好。可梁仍以“年迈不想再婚”为由,第三次无情地拒绝了她。何惠珍还不死心,之后又屡次求见,梁启超都推托避开了她;无奈的何惠珍只好挥泪痛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