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1 梁启超:好的教育,都是润物细无声

民国,有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他就是梁启超。他一生著述颇丰,著作多达1400万字,可谓是后世珍贵资产。

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这在学术史上实属罕见,在全世界科学史上也屈指可数。梁家被誉为“中国第一精英家庭”,梁启超本人被誉为“中国家庭教育第一人”。

梁启超到底用了什么教育方法,使子女个个成龙成凤?

梁启超:好的教育,都是润物细无声



行胜于言,身先士卒

大家都知道“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这句话,却很少有人知道这是出自梁启超之口。梁启超不光会说,他还会做,不光自己做,还带着孩子们一起做。他是个说一不二的实干主义者。

梁启超17岁赴京会试,途经上海,看到一些西方译著,眼界大开。回广州后,18岁的梁启超拜访了33岁的康有为,并拜他为师,后来,两人在广州盖了一座万木草堂,宣扬维新学说,再后来,他们就搞了一场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戊戌变法”运动。

有一次,他在清华研究院演讲说:“我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就是爱国。我一贯的主张是什么呢?就是救国。”从戊戌变法,到思想启蒙,到退出政坛,再到文化救国,梁启超始终将自己投身于爱国救亡的民族运动之中。

言传身教,航天专家梁思礼(梁启超小儿子)说:“我从父亲那里继承了很多宝贵的财富,但最宝贵的东西是“爱国”。

抗日战争时,许多知识分子常来梁思成(梁启超长子)家中做客,议论时局,临别时,梁思成总忍不住担任“总指挥”,打着拍子,指挥大家齐声高唱:“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1947年,梁思成一家逃到李庄,生活困苦,林徽因又体弱多病,而此时美国有大学邀梁思成前去讲学,并应允可以带他的妻子林徽因一道赴美治病。但梁思成说:“我们的祖国正在受难,此时我们不能离开自己的祖国。”

梁启超病重时,还不忘每天讲学,家人劝他多休息,他却说:“中国病太深了,将来能否在我们手上救活转来,真不敢说。但国家生命民族生命总是永久的,我们总是做我们责任内的事,成效如何,自己能够看见,都不必管。”

梁启超以自己作榜样,行胜于言,身先士卒,爱国是用一切行动说话。他如此立身立世,亦为孩子培育了优良品格。

梁启超:好的教育,都是润物细无声



高级的父爱,就是学会共情

中国,父爱普遍都是含蓄、遮遮掩掩。所谓共情,就是设身处地去理解孩子,以一种同理心,包容孩子的情感和思维。

1928年,林徽因刚嫁入梁家不久,作风西派,母亲和长姐梁思顺看不惯,父亲梁启超心知肚明,但他不说透,料定儿子梁思成夹在中间难做人,于是多次写信给女儿思顺,从中协调“姑嫂”关系。

1925年,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被流弹击中身亡,林徽因十分痛苦,梁启超知道后,第一时间写信给梁思成。他说:

“你要自己十分镇静,不可因刺激太剧,致伤自己的身体。徽因遭此惨痛,唯一的伴侣,唯一的安慰,就只靠你,你要自己镇静着,才能安慰她”。

他还转话给林徽因说:

“今后你就是我女儿,你在外留学的学费我会负担,不必担心。”

林徽因读完,泪流满面。

梁启超:好的教育,都是润物细无声

林徽因和梁思成

梁思庄有一次考试,名次不太好,梁启超料想二女儿定会大伤自尊,自责不已,于是他以安慰口吻写信道:

“因为你原是提高一年,和那按级递升的洋孩子们竞争,能在三十七人中考到第十六,真亏你了。好乖乖,不必着急,只需用相当努力便好了。”


学会共情,事无巨细都能为子女着想,所以他们也很尊重这个父亲。

梁启超:好的教育,都是润物细无声

梁思庄和丈夫吴鲁强



挚爱,却绝不溺爱

梁启超家书,有100多个小篇章,而这100个小篇章,满满都是爱。

1925年五月,孩子们远涉重洋,纷纷离别了家园,梁启超半夜辗转反则,起来跑到院子里踱步,然后写信寄给孩子们说:“我对着月想你们,也在这里唱起来,你们听见没有?”

对孩子的挚爱,他从不遮掩。但挚爱,却绝不溺爱,梁启超尊重子女的个性与爱好,循循善诱,彰显其长。

1925年,梁思庄面临专业选择,很是忧愁,于是寄信给父亲梁启超。梁启超收到信后,回了二女儿:

“庄庄,听见你二哥说你不大喜欢学生物学,既已如此,为什么不早同我说?凡学问最好是因自己性之所近,往往事半功倍。你离开我很久,你的思想发展方向我不知道,我所推荐的学科未必合你的式,你应该自己体察作主,用姐姐哥哥当顾问,不必泥定爹爹的话,我很怕因为我的话扰乱了你治学之路,所以赶紧寄这封信。”

后来,梁思庄选择了图书馆学专业,并成了我国著名图书馆学家。


1927年,三子梁思忠想走军事政治的路,家里其他人并不同意,那时梁启超住院,思忠心急如焚,回家后着了凉,大病好几天。梁启超打趣道:“你这小子真没出息,还说当大将呢。”

出院后,梁启超第一句话就是:“去吧,爹爹支持你!”

梁思忠从美国海归后,不久成了国民革命军炮兵上校,在淞沪会战中,表现出色。

梁启超:好的教育,都是润物细无声

梁思忠


梁思成学了冷门的建筑史,梁思永学了冷僻的考古学,二人后来皆成了中国科学院院士。梁启超曾说:“我常说天下事业无所谓大小,只要在自己责任内,尽自己力量做去,便是第一等人物。”


成为一个不惑、不忧、不惧的人

1922年梁启超在苏州大学做演讲,提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进学校?”在座者议论纷纭,答案不一。

稍后梁启超说:“求学问为的是学做人。”

他的演讲有一段很精彩:

“但凡一个人在学校里所学,数理化、史地、国文、英语,乃至哲学、文学、农工商等等,皆不过是做人所需的一种手段。而要成一个人,总要具备三德——智、仁、勇,实现了的状态便是“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无论是教育家教育学生,还是自己教育自己,皆应以这三件为准则。”

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在梁启超眼里都不如一个做人。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自己的孩子,梁启超都希望他们成为一个不惑、不忧、不惧的人。

1911年,袁世凯当上民国大总统,想邀梁启超任“复辟帝制”文艺组长,为其擂鼓助威。出金20万,相当于今天的1000万,摆在梁启超面前,梁启超不为所动。后来,梁启超写了一篇文章《异哉所谓国体问题》,暗讽袁复辟帝制!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说的容易,做起来难。但梁启超却做到了。

梁启超:好的教育,都是润物细无声


1928年,梁启超病的越来越严重,他还坚持各地演讲,四处奔走。后来病重时,还垫着枕头,前面支着书写板,照常工作。1929年1月19日,梁启超在北京协和医院溘然长逝,终年56岁。

梁思成儿子梁从诫曾对媒体说:“梁家三代生于斯、长于斯,这块土地养育了我们,我们只能为这个社会、为这块土地、为这个民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回报。”

梁从诫继承了梁氏担当精神,60多岁时,他创建了中国第一家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后来还开展了保护滇西北德钦县原始森林滇金丝猴、藏羚羊等工作。

梁氏精神,就是从梁启超这代开始的。

“要之,生为今日之中国人,安得有泰适之望,如我者则更无所逃避矣。”

我想,最好的教育莫过如此。

就像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不过分批判,不放任自流,慢慢经营,细水长流。

就像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而孩子,在这爱的煦风中茁壮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