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一个思想家的成长之路

梁启超出生的岁月,正是清朝走到末路的岁月,列强不断地瓜分中国,慈禧太后们认为国家是祖宗打下的产业,是一家之私产,没有能力抵抗侵略,就用割地赔款来换取和平,继续奢侈的生活。

大臣们积数十年的八股文,写了几十年的白折,当了几十年的差,捱了几十年的俸,递了几十年手本,唱了几十年的喏,磕了几十年的头,请了几十年的安,终于进职到高层,心里只想的是保持现有的财富地位,七老八十的人,只求一两年洋人不来,强盗不起,即使来了,反正一辈子也活够了,国家被瓜分也不心疼。

知识分子们被满清三百年文字狱的恐怖统治,被制造奴才的政策改造,终于成了没有思想的木偶“满州入关三百年,我的奴才做惯了。他的江山他的财,他要分人听他好,转瞬洋人来,依旧要奴才。”

普通百姓“莫谈国事”,管他是洋人、日本人,反正满清也没给好日子过,其他人来也不过如此。

列强们把中国当肥肉,一块一块地割去,一刀一刀地凌迟,清朝自甲午之战的全败,到八国联军的火烧,国家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境地。当很多人认为中国已经是个迟暮的老人,即将灭亡之时,梁启超奋然发声,发表“少年中国说”,坚决相信中国必然不亡,并且断定必将复兴。

读懂梁启超就是读懂中国近代史,

著名思想家胡适之说:“梁任公为吾国革命最大的功臣,其功在革新吾国之思想界。十五年来,吾国人士所以稍知民族思想及世界大势者,皆梁氏之赐,此百喙所不能诬也。”

梁启超:一个思想家的成长之路

一、从小树立爱国情怀

梁启超出生在于熊子乡:“当宋元之交,我黄帝子孙与北狄异性血战不胜,君臣殉国,自沈崖山,留悲愤之纪念于历史上之一县。是即余故乡也。”熊子乡,距离崖山七里左右,在西江与南海的交汇之冲,是七个小岛之一,他实际上是一个岛民。

小时候他跟着祖父识字,祖父偏爱他,经常和他讲述古代豪杰哲人的嘉言懿行,尤其喜欢讲亡宋、亡明国难之事,听得津津有道。这些故事在他幼小的心灵播下了爱国的种子。

他从小天姿聪慧,四五岁授四子书、《诗经》,八岁学写文章,九岁能缀千字文,十二岁应试学院,补博士弟子员。然后去省会上“学海堂”,喜欢上了训诂之学。那时他根本不知道除了帖括、训诂词章之外,还有所谓的学问。十七岁中举人,主考官李尚书认为他“国士无双”,把亲妹妹许配给他,后又携他去京参加殿试,下第,回家途中到上海,购得《瀛环志略》,读完后方知道有五大洲各国,兴趣大增,看到上海制造局有许多种西书译本,想全部买来一读,无奈袋里没钱。恰好结识了陈通甫,又通过他得以拜康有为为师,自此才真正开始做学问。

小时候的启蒙教育对一生的成长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崔永元说他胆子为什么那么大,来自于他的心,来自于他父亲是军人,来自于父亲从小对他严格的教育,养成了他善良、坦诚、爱憎分明的性格。

爱国永远是立身之本,有爱国心,不管世界如何变化,都不会走差道。不管祖国是富裕或贫穷,都没会做有损于祖国的事。

梁启超:一个思想家的成长之路

二、找到人生导师

青年的时候,如果择友不慎,很可能毁了他的一生;如果遇到贵人,会助力他达到人生辉煌。幸运的是梁启超遇到了康有为,康的理念和思想打开了他的眼界,影响了他的思想、学术和政治。

康有为是一位野心勃勃、开拓前进、活泼飞跃的人,他有一腔爱国热情,想用自己的知识有所作为,于是改名为有为,“自光绪十五年始,即以一诸生伏阙上书,极陈时局,请及时变法以图自强。甲午败后,又联合公车千余人,上书申前议。四年之间,七次上书,虽然一次也没有被采纳,举国之士嘲笑他、唾骂他,但他不为所动,上书如故。”

康氏地上书不达的时候,在广州长兴里万木草堂开门讲学,梁启超成为学生,在草堂学习了四年,这为他的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湖南巡抚等人创办时务学堂时,聘梁启超、谭嗣同、唐才常三人为总主学务,梁氏又为领袖。所有的一切的学纲、课程、学风。都脱胎于万木草堂,只是稍加变化罢了。

年轻人往往会迷茫,不知道自己会干什么,想干什么?是留大城市还是回家乡?是自己创业还是先就业再创业?

这时候非常希望有个人生导师给我们建议,指明方向。实际上没有人能给出正确的答案,只有自己脚踏实地地去干,才能找到社会需求和自身能力的接合点。梁启超从自己的受教育的经历中看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新式教育的生命力,从康有为的身上学到了开拓进取、不屈不挠的精神,觉得要为改变国家的现状而努力,所以他选择自己事业的出发点就是教书育人。

梁启超:一个思想家的成长之路

三、启发新智是他一生的事业

梁启超把自己的知识和思想全部用于自己的事业,

一是主持学堂。他主持时务学堂时,一改过去的八股科举之风,而是采用不拘形式,除课堂上课外,最主要的是诸生和师长批答和讨论,形成了朝气蓬勃、乐趣、进取的学风,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如第一班的四十人中,有五分之二的人成了革命先烈,或开国名人,比如我们熟知的蔡锷将军就是出自于此学堂。他办学堂就是专门培植少年子弟,诸才以待将来之用。

二是创立学会。自清朝严禁结社以后,士气大衰,国之日孱。所以康、梁为了启发新智,选择从破此锢习起,组织“强学会”,附设强学书局,运行三个月后就被言官封禁,但此风已遍及四方,各地设会百数,学者不以此为大戒了。学会可以培养团体,可知识碰撞,可改变成年人的知识,启发蒙昧无知的社会。

“强学会”遭禁后,康有为又创办“保国会”。梁启超和谭嗣同等在湖南创立“南学会”,合南部诸省志士,相与讲爱国之理,求救亡之法。“南学会”兼具学会的议会的功能,有一定和政治成分,一方面地方有事,公议而行,这是议会的功能。另一方面每七日集会讲学,演说万国大势和政学原理,这是学会的功能。“南学会”创办半年就被取缔,这是梁启超从学者到政治家的尝试。

三是创办报纸。康有为和梁启超因戊戌变法的打击,在国内创办的学校和学会全部扫地无余,他们第三步就是办报纸。康有为早就认识到学校、学会、报纸是三位一体,互相为用。在办强学会时,特派梁启超办报,这是梁氏平生新闻事业开始的第一章,也是近代中国有正式意义的新闻开始的第一页。

《强学报》被封,有识之士创办《时务报》,公推梁启超任总主笔,梁氏以自由发挥其文豪的天才,声名隆起,和康有为的名声并驾并驱,人称“康、梁”

梁启超的事业可以说是屡败屡战,办学校遭到阻挠,创立学会、办报纸都遭到封禁,可是他认准一个理念,“救国救亡,开启新智”,想方设法拓展领域,闯出一片新的天地。

梁启超:一个思想家的成长之路

四、思想的领先成为一个时期的中心人物

历史学家吴其昌说:“亡清末叶的三十年间,中国人的思想范畴,约可分为四个阶段,李鸿章时期、康有为时期、梁启超时期和孙中山时期。梁启超在戊戌变法失败后,远走日本开始反思变法之败的原因,总结出内外交困时期,国家自强要靠国民。

“以一国之民,治一国之事,定一国之法,谋一国之利,捍一国之患,其民不可各而侮,其国不可得而亡,是之谓国民。哀哉,吾中国之不知有国民也。民不知有国,国不知有民,国事非民所能过问,民无爱国心,虽摧辱其国而莫予愤也。......我国民其有知此者乎?苟其未知,吾愿其思所以知之;苟其已知,吾愿其思所以行之。”

梁启超的思想建立在爱国的基础上,行进在启发民智的征途上,虽九死一生,也不改初衷。他的思想的传播为推翻清政府的民国革命扫清了思想上的障碍,使得民族思想深入人心。

思想决定行动,知识决定眼界,一个人的格局有多大,他的事业就能做多大。

梁启超能够成为一代思想家,与他坚持不懈的学习分不开,和他不畏艰难的奋斗分不开,和他强烈的爱国精神分不开。一个人只要有远大的理想,正确的目标,坚定的信心,就能做出一番事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