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者丨这场“非遗”集结大会,将会告诉你关于岩茶的很多……

2018年6月9日,第二个中国“自然与文化遗产日”,中国武夷山,“传承者•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技艺制茶大会”盛大启幕。

这是一场关于“传”和“承”的技艺大会,其中的“传”是指武夷岩茶最精湛技艺的持有者——现在的十八位“非遗”传承人,而“承”则是那些继承他们技艺的、未来还会将这些技艺发展发扬的弟子们。

传承者丨这场“非遗”集结大会,将会告诉你关于岩茶的很多……

这次活动的举办是武夷山市政府对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的推广做的一次有益尝试。在活动流程赛制上,重点在于讲茶会环节的设置,在推广方式上,线上直播和线下活动的联动;在传承技艺者方面,十八位弟子不仅讲“手上功夫”,更不乏高学历者来展示“智勇双全”,都极大地增加了活动的看点。

以文化为牵头,联合武夷山的茶与旅游的优势产业,必将对武夷岩茶文化的传承和推广产生“多赢”的作用。

传承者丨这场“非遗”集结大会,将会告诉你关于岩茶的很多……

▲ 武夷山文体新局局长林建江、武夷山茶业局局长邓崇慧、茶语网总裁张阳做深入交流

我们在讲“非遗”的时候,到底在关注什么?就这个问题,活动主办方武夷山市茶业局局长邓崇慧、武夷山市文体新局局长林建江与活动执行方茶语网总裁张阳做了深度的交流。

行业交流的提高和“岩茶粉”关注的需要

2006年5月,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武夷山市共评定了两批十八位“非遗”制作技艺传承人。这十二年里,“非遗”传承人秉承“传、帮、带”的责任和使命,除先后两批的“非遗”传人外,还培养了一大批年轻一代的接班人。

据悉,在启动仪式上,十八位“非遗”传承人悉数到场,不仅如此,他们慎重挑选的一名徒弟也在此次启动仪式上首次亮相。这是茶事活动史上最强大的阵容,大家对这次活动的重视可见一斑。

传承者丨这场“非遗”集结大会,将会告诉你关于岩茶的很多……

▲ 十八位“非遗”传承人和弟子现场合影

“日常在和大家的交流中,十八位‘非遗’传承人之间、武夷山做茶人之间,都透露过希望彼此之间多交流、多切磋技艺的想法,大家希望有一个平台,有一个渠道,尤其是在新一辈的武夷岩茶手艺人里,这个想法更迫切。另外,官方平台也想通过传承人对自己制茶过程中经验、体会的讲述,来向更多爱好岩茶的茶友们做一次系统的宣传。这次活动算是对大家心声的回应。”邓崇慧说。

为“非遗”贡献“媒语”的力量

传承是保护手艺最好的方式。

传承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是决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效果的关键因素。

“在新时代背景下,无论是制作技艺,还是历史文化,武夷岩茶的传承都必须面向更广大的普通消费者,这其中对年轻消费者的概念输入尤为重要。如何更好地保护、传承与弘扬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让‘非遗’使更多百姓受益,让其文化价值得以发扬,这不仅是传承人的责任,也是我们宣传媒体应贡献的一份力量。”茶语网总裁张阳谈及对“非遗”传承的认识时这样说道。

传承者丨这场“非遗”集结大会,将会告诉你关于岩茶的很多……

在这一点上,武夷山市茶业局和茶语网达成共识。在接下来的三个月里,茶语网将聚集国内多方位的媒体宣传方阵,采用线上、线下联动的宣传活动,进行多维度、深挖式的报道,以更新的视角、更新颖的内容呈现方式让全国更多的茶友关注中国茶文化中的“非遗”技艺,了解武夷岩茶(大红袍)的独特魅力。

绝不只是场斗茶赛

这次制茶大会,按照活动赛制上的表述是:在全面讲解武夷岩茶制作技艺的历史、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呈现武夷岩茶传统制作技艺的全过程,展示“非遗”制作技艺手艺人风采。所以,这不仅仅是场斗茶赛。

“作为致敬‘非遗’的制茶大会,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作工艺的全过程展示是必须的,是对参赛者的重点要求。但是,我们希望新一代的武夷岩茶手艺人不仅吸收老一辈技艺的精华,还要能够理解和表达出来,这样才能更好地成为新一代武夷岩茶文化和技艺的传播者。”邓崇慧对十八位“非遗”传承人的弟子们有很高的期待。

传承者丨这场“非遗”集结大会,将会告诉你关于岩茶的很多……

张阳还代表资深“岩茶粉”们发声,表达了对武夷岩茶冲泡技艺讲解的期待。“在我们的泡茶经验里,一泡好茶‘如何泡好’很关键,也很难,我们期待活动中对于冲泡技艺的分享。”

讲茶会是最大的亮点

与以往活动相比,除9月份的现场展示武夷岩茶(大红袍)的制作全过程外,讲茶会环节是这次制茶大会最大的亮点。

“这十八位‘非遗’传承人选出的弟子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硕士学历的就有两位,本科、专科学历的也占了一半以上。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我们的信心。”林建江说。

传承者丨这场“非遗”集结大会,将会告诉你关于岩茶的很多……

“非遗”传承人的弟子们整体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将对整个武夷岩茶行业的发展起到不可限量的助推作用。

“在如今这个多元化的媒体环境下,宣传的方式不再局限于文字和图片,视频、音频等的效果甚至是爆炸式的。这些就对‘非遗’传人的弟子们以及新一代的全部武夷岩茶手艺人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一定要敢于发声,善于发声。可以推出武夷岩茶的发言人,做出更专业更有力的发声。”关于“讲茶”的必要性,张阳如是说。

传承者丨这场“非遗”集结大会,将会告诉你关于岩茶的很多……

“文化+”助推武夷茶文化发展

武夷茶历史悠久,积淀着丰厚的茶文化。武夷山茶文化的传承,不仅是技艺的传承,更是文化的传承。

“近年来,‘万里茶道’‘申遗’推进工作积极开展。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框架下,武夷山作为‘万里茶道’的起点城市,与沿线八个重要节点城市抱团,助推万里茶道(中国段)申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申报的成功。去年12月,‘万里茶道’巡展首展在武汉举行。今年11月,在第13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期间,‘万里茶道’沿线重要节点城市代表将齐聚武夷山。”关于“万里茶道”,林建江介绍。

“茶文化是武夷山文化中最璀璨的一部分,此外,武夷山的朱子文化、建盏文化等都让世人仰慕。”讲起武夷山的文化,林建江如数家珍。

传承者丨这场“非遗”集结大会,将会告诉你关于岩茶的很多……

“茶文化作为武夷山文化里最灿烂的部分,相关的推广活动异彩纷呈。8月份将把‘互联网+武夷斗茶’推向全国各个分赛点,9月份的‘传承者’制茶大会(简称)进入技艺展示的重头戏部分,10月朱子诞辰888周年也有配套的茶文化活动,11月海峡两岸茶博会召开,中国茶经济年会也将在茶博会期间举行。”对武夷山在今年下半年将要举办的重要茶事活动,邓崇慧介绍。

在武夷山这座天然的茶庄园里,以文化为牵头,把茶、旅游、体育、休闲融合为一体,“文化+”概念的实施取得傲人的成绩——在茶与旅游结合方面,如推出的“岩骨花香” 慢游道、“岸上九曲”漫游道等,深受旅游消费者欢迎;茶与体育的结合,如武夷山国际越野赛、武夷山国际马拉松等,在体育爱好者当中刮起一股“武夷热”。

传承者丨这场“非遗”集结大会,将会告诉你关于岩茶的很多……

“‘非遗’涵盖的面很广,但茶的跨界能力最强。当茶代表中国文化走出去时,与世界发生联结的可能性最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态文化,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实质上是与传承人密切相关的。传承代表的是原产地和核心工艺,传承人代表着自律和相对标准,是一个群体的榜样作用。”在对话的结尾,茶语网总裁张阳小结了感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