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生命延續——靶向創新峯會在滬召開:呼籲靶向藥物國家醫保准入,助力靶向治療新方案可及

靶生命延续——靶向创新峰会在沪召开:呼吁靶向药物国家医保准入,助力靶向治疗新方案可及

靶生命延续——靶向创新峰会在沪召开:呼吁靶向药物国家医保准入,助力靶向治疗新方案可及
靶生命延续——靶向创新峰会在沪召开:呼吁靶向药物国家医保准入,助力靶向治疗新方案可及

胃腸間質瘤(GIST)專場

GIST:一個隱蔽性強的似癌“殺手”

GIST是起源於胃腸道間葉組織的一種罕見腫瘤,在所有胃腸道腫瘤中所佔比例不足3%,我國每年新發病例約為20,000例,多發於中老年,男女發病率無明顯差異。

不同於公眾所熟知的“胃癌”、“腸癌”,GIST雖然不叫癌,但仍具有惡性傾向,部分與癌類似,具備轉移、易復發、易耐藥等不良特徵。由於GIST生長在腹盆腔內,多呈外生性生長,而腹盆腔的空間很大,早期腫瘤體積較小時常無明顯症狀,隱蔽性極強,早期診斷具有很大難度,不少患者直到體檢時才發現。

隨著瘤體的不斷增大,患者才可能會出現包括腹脹、腹痛、黑便和貧血等症狀,但這些症狀多為非特異性的,常常與胃腸道平滑肌瘤、胃腸道神經鞘瘤和胃腸道自主神經瘤等消化道腫瘤和疾病相混淆。

靶生命延续——靶向创新峰会在沪召开:呼吁靶向药物国家医保准入,助力靶向治疗新方案可及

李健教授

“目前,手術切除是侷限性GIST首選且唯一可能實現治癒的方法。但對於高危患者而言,術後的複發率很高,半數還同時出現肝臟或腹膜轉移,並且復發腫瘤多生長迅速,對放療和化療均不敏感。患者雖然可以二次或者反覆手術,但仍難以提高生存率。

呼籲靶向藥物納入國家醫保,惠及更多GIST患者

腎癌專場

在我國泌尿系腫瘤中,腎癌發病率位居第二且逐年升高。據國家癌症中心全國惡性腫瘤登記數據顯示,2011年我國惡性腫瘤的發病率為3.35/10萬,死亡率為1.12/10萬。

靶生命延续——靶向创新峰会在沪召开:呼吁靶向药物国家医保准入,助力靶向治疗新方案可及

郭軍教授

腎癌:一種早期預後良好的惡性腫瘤

腎癌是泌尿系統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起源於腎實質泌尿小管上皮系統。可發病於各個年齡段人群,高發年齡為50~70歲,佔腎臟惡性腫瘤的80~90%。致死率佔成人惡性腫瘤的2%~3%。由於腎臟的位置比較隱蔽,加之腎癌早期無明顯臨床症狀,患者一般不易自行察覺。體檢時發現的無症狀腎癌佔腎癌患者總數的50%~60%,因此腎癌也被稱為“體檢癌”。

靶生命延续——靶向创新峰会在沪召开:呼吁靶向药物国家医保准入,助力靶向治疗新方案可及

葉定偉教授

呼籲靶向藥物醫保準入,延長和挽救更多患者生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