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降准救市穩定投資人信心,人民幣持續貶值機率增加

近日,最大的財經新聞非央行降準莫屬。

6月24日,央行發佈消息稱,為進一步推進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從2018年7月5日起,下調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郵政儲蓄銀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

定向降準

這次定向降準主要有兩方面內容:

一是自2018年7月5日起,下調工行、農行、中行、建行、交行五家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和中信銀行、光大銀行等十二家股份制商業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可釋放資金約5000億元,用於支持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項目,同時撬動相同規模的社會資金參與。

二是同時下調郵政儲蓄銀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可釋放資金約2000億元,主要用於支持相關銀行開拓小微企業市場,發放小微企業貸款,進一步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這就是說,此次央行降準的兩條主線非常清晰:

第一條就是將5000億的降準釋放資金“專款專用”支持“債轉股”。

第二條主線,就是利用剩下的2000億元資金定向支持小微企業,解決其“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這同時也是幾天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的決定。

那麼,為什麼央行在此時定向降準,並明確方向呢?

近日,最大的財經新聞非央行降準莫屬。

6月24日,央行發佈消息稱,為進一步推進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從2018年7月5日起,下調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郵政儲蓄銀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

定向降準

這次定向降準主要有兩方面內容:

一是自2018年7月5日起,下調工行、農行、中行、建行、交行五家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和中信銀行、光大銀行等十二家股份制商業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可釋放資金約5000億元,用於支持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項目,同時撬動相同規模的社會資金參與。

二是同時下調郵政儲蓄銀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可釋放資金約2000億元,主要用於支持相關銀行開拓小微企業市場,發放小微企業貸款,進一步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這就是說,此次央行降準的兩條主線非常清晰:

第一條就是將5000億的降準釋放資金“專款專用”支持“債轉股”。

第二條主線,就是利用剩下的2000億元資金定向支持小微企業,解決其“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這同時也是幾天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的決定。

那麼,為什麼央行在此時定向降準,並明確方向呢?

央行降準救市穩定投資人信心,人民幣持續貶值概率增加

債轉股

先說“債轉股”這部分。所謂債轉股,是指國家組建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收購銀行的不良資產,把原來銀行與企業間的債權、債務關係,轉變為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與企業間的股權、產權關係。

央行定向支持債轉股,也同時是當前金融“去槓桿”的重要一環。

因為將銀行短期內無法收回的債務和不良資產進行合理處置,不僅僅能夠為銀行回收流動性,也同時降低了企業總負債水平,降低了企業的債務風險,將債權轉換為股權,使得整個社會平均負債水平降低,就是“去槓桿”。

當然,選擇在這個時間點,進行定向降準支持“債轉股”,也是有著非常現實的原因。

債券發行狀況不佳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債券發行失敗或推遲的情況多發,4月份以來數量明顯增多。據Wind的數據統計,今年以來不到半年時間,已有356只債券取消或推遲發行,計劃發行規模合計2270.36億元。此外,還有一些債券實際發行規模明顯不及預期。5月20日,東方園林披露2018年公開發行公司債券(第一期)的發行結果,原計劃兩個品種共發行不超過10億元,最終只有品種一發行0.5億元。

債券發行失敗,說明在“宏觀金融去槓桿”的大背景下,市場風險偏好大幅降低,對於信用等級稍微低一點的債券發行主體,都不能信任。這就導致了債券市場運行低效率,而這也是威脅宏觀經濟運行的重要問題,央行不能坐視不理。

股權質押面臨爆倉

另外,在A股上市的多家公司被曝出股權質押面臨爆倉問題,引發市場恐慌。

Wind數據顯示,截至6月22日,A股市場仍有3349家公司股票質押尚未解押,佔A股總數量的94.93%,股票質押總規模達5.36萬億元,佔A股總市值的9.77%;其中質押比例超過50%的公司有128家,藏格控股、銀億股份、美錦能源等9家公司質押比例更是超過70%。

股權質押不僅僅是為了套現,很多公司股權質押是因為實在是缺乏資金,尤其是在發行債券失敗,無法正常融資的情況下。

有人說,那不是有銀行嗎?銀行可以貸款給這些企業。

實際上,銀行貸款也有著自己的考量體系,對於信用極其重視的銀行,在一些企業差錢的時候,也不一定能夠提供大量流動性。

此時,央行出手是最管用的,而且央行也說了,這是定向降準,釋放資金必須用在“債轉股”領域。

支持小微企業

​對於支持小微企業這個2000億元,就更好理解了,因為此前2次降準,都是奔著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來的,這次也不例外。

總體來看,這次央行降準大背景還是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仍然突出,債券市場,股票市場都面臨較大壓力,全球貿易戰或將令經濟承壓的特殊時期。

央行仍堅持實施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在貨幣政策目標中,更注重定向投放貨幣,“專款專用,”解決當前經濟突出問題,降低整個社會融資成本,推進金融“去槓桿”,嚴防貨幣進入槓桿已經較高領域,特別是房地產市場。

在美聯儲進入加息週期,強勢美元的大背景下,央行並沒有跟隨加息或者收緊貨幣,說明央行貨幣政策更加關注國內經濟問題,獨立性加強,實施空間仍然較大,

人民幣貶值在當前並不是央行貨幣政策最主要考量方向。

根據專家預計,年內央行仍有1-2次降準空間,因為目前銀行的存款準備金率相對於國際標準仍然較高。

央行進入降準週期,這將增加內生經濟發展動力,進一步降低社會融資成本,對沖來自外部經濟的不確定性,但人民幣匯率可能持續承壓,注意匯率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