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熬不下去救不救?投資人:不等不靠的一定要救

企業熬不下去救不救?投資人:不等不靠的一定要救


面對生死一線的被投企業,投資人會作何選擇?那些煎熬著積極復工的企業,接下來又該如何持續生存?


作者丨馬慕傑

來源丨投中網


“一覺醒來,公司沒了。”於不少人而言,2020年的假期,越睡假越多,復工即失業。


還有一些人,儘管按時復工,但心情依舊焦灼難耐。“一週就能正常上一兩天班,其他時間公司都要求員工請事假。可我還有貸款要還。”在影視領域工作的林銳頗為無奈。


“大家都說疫情過後會有報復性反彈,反正我是不信。小片帶不動,大片不敢上,五一檔應該趕不上了,我覺得我們要完了,時時刻刻都有關門的風險。我現在已經在找工作了。”林銳說,他現在反而希望被公司裁掉,但老闆依舊在掙扎。


這場突如其來的“黑天鵝”危機,把許多企業推到了生死轉折點。有些賣房賣車借錢貸款也要咬牙死撐,有些熬不住的只能關停倒閉。即使是已經積極復工的企業,也可能會面臨突然關停的危險。


為了盡力活下去,向投資人求救輸血通常是企業看上去相對保險的法則。然而,投資人給予的直接“現金流”形式的支持與救助實際上是一個選擇性遊戲。數位投資人對投中網表示,面對資金緊俏的被投企業,投資人並不會普遍地一視同仁。


這種聽起來殘酷的現實,幾乎是機構投資者們的共識。那麼,面對生死一線的被投企業,投資人會作何選擇?那些煎熬著積極復工的企業,接下來又該如何持續生存?


01 第一批扛不住的已經倒下


如同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一些企業經過洗禮,一些企業卻慘遭吞噬。


2020年2月28日,一份來自百程旅行網文件的通知顯示,該公司決定關閉公司,啟動清算準備。該份《通知》提到,鑑於新冠病毒疫情的爆發,旅遊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擊,全行業處於停頓狀態。百程也深受影響,資金不能維繫公司繼續運轉。並且,由於資金緊缺,公司於3月10日先行支付員工1月的薪資,3月起不再為員工繳納五險一金及發放工資。


對此,百程旅行網CEO曾松回應稱,發佈文件是為針對部分員工處理訂單和提前找工作謀生路表達公司的態度,公司目前沒有破產,也沒有欠用戶和供應商的錢,但需要一段時間去處理一些問題。


“行業本身已經陷入困境很長時間,疫情的出現把堅持的空間壓縮了,使得原本面臨的問題更加複雜,更加複雜了。”曾松同時表示,“很長時間我都是把自己的房產抵押給銀行,給企業員工發工資,已經沒有力量了。”


固然,從任何意義而言,這似乎都是一個迫不得已的姿勢。但擺出這種姿勢的企業,百程網並不是第一家,抑或也不是最後一家。


早在2020年2月6日,成立13年的知名IT職業教育企業“兄弟連”創始人李超在自媒體平臺上公開發布《兄弟連創始人給學員、員工、股東的一封信》,正式宣告企業破產。


緊接著,僅一天後即2020年2月7日,KTV“K歌之王”北京旗艦店總經理向全體員工發佈內部信。信中表示,鑑於公司實際情況,經公司管理層研究決定,將於2020年2月9日與全體200多名員工解除勞動合同,如果有超30%的人不通過,公司將被迫進入破產清算程序。


伴隨著疫情的擴散,同樣的故事也正在海外市場發生著。2020年3月2日,日本神戶夜光郵輪公司宣佈,該公司已遞交了破產申請。值得一提的是,這是繼有64年曆史的日本老字號觀光旅館“富士見莊”後因疫情影響宣佈破產的第二家日本企業。


不論是在國內還是海外,每一家企業都在這場疫情中接受著或大或小的考驗。與此同時,在現金流危機與風險的不斷髮酵下,不少企業都面臨著命運的轉折點。甚至,有言論稱,如果疫情持續時間再超過預期,在目前國內企業整體債務率偏高的背景下,將可能引發短時間內的中小企業倒閉潮。


對此,梅花創投創始合夥人吳世春直言,“如果疫情能夠3個月內消失掉,我覺得大概會有20%的創業公司會受到比較嚴重的影響;如果持續6個月的話,我覺得50%以上的創業公司會受到非常嚴重的影響;如果進入膠著,可能就是全面打擊了,特別是非線上業務收入的創業公司。”


02 放大鏡下的“生死劫”


疫情或是最後一根稻草


縱然大多數中小企業都難抵抗有可能衰退於“黑天鵝”事件的命運,但最終面臨關停風險的公司,或許早在這場危機爆發前,就已經暗藏瘡痍。


“對於大部分倒閉的企業而言,疫情只是一個導火索,他們可能原本業務情況就不太好。因為疫情的原因線下業務沒法開展、沒有收入,又有人員、房租等硬性成本必須要支出,導致資金完全不能維繫公司繼續運轉。一是企業自身業務的問題,另一個疫情的壓力確實大,如果一個家庭破產或者負債表上的負債很多,尚可以通過長時間的還債來修復負債表。但一家企業的負債表過於惡化,這家企業就會消失。”吳世春強調。


舉例來看,事實上,作為曾受資本青睞、營收破億的新三板公司,兄弟連在多年對賭壓力與盲目投入擴張的經營困境下早已岌岌可危。李超也在公開信中直言,疫情之前的兄弟連就陷入了資金儲備少、包袱重、連續虧損的狀態;而K歌之王也在內部信中提到的,北京K歌之王在2019年的效益下降已經達到了“令人咋舌”的程度。


此外,根據日本媒體報道,近兩年郵輪公司受到地震、颱風等影響曾頻繁停航,加之燃油價格上漲,新冠疫情成為此次神戶夜光郵輪公司破產的最後一根稻草。並且,日本信用調查公司帝國資料庫的數據顯示,夜光郵輪的債務約為12.4億日元。


“有很多本來就經營困難的企業,疫情只是外因,死亡的核心因素還是在於企業自己的內因。簡言之,很多本來只剩一口氣的企業,沒有這場疫情肯定也會死亡。”英諾天使基金合夥人王晟對投中網表示,對於部分企業來講,本次疫情是一種間接加速,沒有疫情,這類企業也會倒掉。但對另一些企業來說,疫情是直接作用和影響它走下坡路的主要原因。


同時,王晟提到,企業衰亡的內因有很多方面,包括沒有找到客戶真正的需求,沒有給客戶很好的產品和服務,或者自身對現金流管理不好,效率很低,創新很差等等。總之經營不好的企業死亡,需要多在自身內部找原因,外因只是起到了促進作用。


在戈壁創投合夥人胡唐駿看來,這場幾乎波及到所有企業的系統性風險,只會加速淘汰本身就經營不善、生存能力較弱的企業。“除了極少數現金流緊張,或者是將現金流利用到極限的公司,絕大多數企業並不會因為疫情的影響而直接死亡。”


03 投資人的選擇


企業自身“硬”,創始人能“扛”


面對企業的生死關頭,號稱與企業“相輔相成”的投資人往往會在關鍵時刻施以援手。換言之,當幾乎所有企業都無法倖免於“疫”,投資人會投入資本去救濟那些現金流短缺的被投企業,以維持後者持續生存。


“對於機構來說,保‘鍋裡的肉’,應該比調研新公司更為優先。”吳世春曾對投中網解釋,因為有的企業受疫情影響會變得非常缺錢,要注入資金資源才能活下來,而這些公司本身可能是好公司。


然而,這種直接給予現金流的助力實際上是一個選擇性遊戲,投資人通常不會普遍地一視同仁。那麼,在投資人眼中,什麼樣的企業能夠順利“重啟”?那些積極復工的企業,又該如何保證持續活下去?


“每一個企業,在安全有序的情況下,一定過要充分利用各種形式進行復工。越能夠抱團取暖、越能夠清醒認知、快速決斷快速行動起來,多管齊下去應對危機的創業者,投資人會越認可,拿到融資的機會越多,在疫情之後也會恢復越快。”吳世春表示,創始人積極自救很重要。“不等、不靠,轉型到一個新的業務,產品已經做出來了,需要一筆錢啟動,那這時候我們很願意出手;但是如果他在這裡等、靠、要的話,我們就不會出手。”


如是資本董事總經理、如是金融研究院副院長張奧平認為,目前投資機構對於企業較為關注的關鍵主要在於兩點:第一,在疫情的環境下,企業抵禦風險的能力是什麼。即企業會不會做一些不脫離主營業務的微創新,還是不行動、不想解決對策,天天看著現金流量表發愁;第二,企業過去的商業模式創新到底帶來了多少真實的價值轉換,到底實現了什麼樣的營收數據模型。


“對於一些商業模式和經濟單元已經得到驗證、本來業務經營狀態非常好的企業,我們願意給他更多的現金流支持;對於疫情發生前經營較差、業務本身也沒有發展的企業,我們就不會給予太多現金流上的幫助,而是會針對如何面對疫情、如何管理現金流,如何優化目前的人力結構、如何業務轉型等問題,給到建議和指導。”王晟直言,基金選擇的準則是企業要自身“硬“,創始人要能“扛”。“創始人是第一責任人,要有擔當,他能‘扛’,他的業務健康,我們就願意跟他一起‘扛’。”


這幾乎是每個投資人選擇標準的共識。而通常,這個標準也是市場的選擇。誠如王晟所言,投資人當下的責任,就是對機構的投資負責,支持優秀的創新者,同時為LP產生收益。


歸根到底,企業的內在核心競爭力與創新能力是所有自救道路中最保險與實際的一條。對於掙扎求活的創業公司來說,強大的經營壁壘不僅意味著資金、資源層面的競爭優勢,還意味著在任何時候都手握著市場給予的“免死金牌”。


不過,在胡唐駿看來,即使是投資人的資金支持,也只是一種“特效藥”,而這種特效藥對企業長期發展的擔保卻並不絕對。“雖然投資人會像醫務工作者一樣支持被投企業和創業公司,但要知道,創投機構不是十足的‘救命藥’,企業還是要努力提高自身‘免疫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