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鮮電商巨頭爭霸,開啓十萬億藍海大市場

生鮮產品天生具備最強的消費黏性,因為我們每天都得吃喝。所以電商領域一直有個說法:得生鮮者得天下。

生鮮電商巨頭爭霸,開啟十萬億藍海大市場

過去十年間,無數生鮮創業者闖入,意欲在這號稱電商最後一片藍海的萬億市場中分一杯羹,但真正活下來得卻屈指可數。

2015年被認為是生鮮電商元年,易果網、順豐優選等很多生鮮電商平臺在資本驅動下進入生鮮領域,希望瓜分這塊大蛋糕。有調研數據顯示, 有超過4000家生鮮電商入局其中,但收益慘不忍睹,4%實現賬面持平,88%虧損,且剩下的7%是鉅額虧損,最終只有1%實現了盈利。倒閉、裁員、砍業務等消息屢見不鮮。

而有江湖的地方,就有AT的身影。隨著阿里和京騰的大肆入場,生鮮電商的生態格局被重新分化。而今的生鮮電商,早已分化為阿里和京騰兩大體系。如果去梳理阿里、京騰的生鮮電商發展脈絡,總能發現一些有意思的交叉點。

對於生鮮電商的收割,京東也許算是較早的。

追溯到2014年底,劉強東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談到,"下一輪電商的競爭是在生鮮食品領域",他認為生鮮食品在未來五年會成為電商競爭的焦點。

京東行動很快,不久之後京東上線了"拍到家"。此款應用被劉強東稱為"具備戰略屬性的京東O2O產品",拍到家可以向用戶提供3公里範圍內生鮮及超市產品的配送,及鮮花、外賣送餐等各類生活服務項目,並基於京東物流實現2小時內快速送達。

生鮮電商巨頭爭霸,開啟十萬億藍海大市場

放到大背景中去看,京東的入局讓生鮮電商從以B2C為主的垂直電商階段,過渡到了O2O時代。但是與傳統線下超市賣場的合作還是難點重重。彼時,劉強東認為,第一是傳統超市賣場信息化程度不夠,系統封閉,沒有標準接口,京東需要花費大量時間來幫助超市進行系統性改造;第二是運營,傳統電商需要倉庫存儲和分發,生鮮電商需要流動配送,通過技術手段優化配送人員和產品的匹配。

而此時,阿里正默默醞釀"生鮮大計"。這一大計,在業界炸開第一顆雷要到兩年後了。2017年7月14日,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和CEO張勇等人在盒馬鮮生品嚐剛剛出爐的海鮮,低調籌備兩年多的盒馬鮮生終於公之於眾。

這一結合"超市+餐飲+便利店+物流"等在內的新物種,顛覆了傳統的超市定位、商品結構,將生鮮電商帶到生鮮電商新零售時代。

生鮮電商巨頭爭霸,開啟十萬億藍海大市場

而京東在半年後推出線下生鮮超市7FRESH。同樣"生鮮+餐飲+超市"的模式,用意不言而喻,希望從盒馬鮮生手中多飲幾杯羹。

生鮮電商巨頭爭霸,開啟十萬億藍海大市場

當馬雲、劉強東積極佈局生鮮電商時,馬化騰在忙著"撒錢"。的確對於騰訊來說,天生缺乏做生鮮電商的基因,但是一向闊綽的作風,大手筆的"買買買"模式成了騰訊的主要動作。在2014年3月以2.14億美元投資京東後,"每日優鮮"成了馬化騰情有獨鍾的"獵物"。

從2015年至2017年,每日優鮮的A輪、B輪、C輪融資皆可見騰訊身影,而每日優鮮旗下無人貨架便利購,騰訊同樣將之收歸麾下。2017年12月,一週時間內,騰訊相繼投資超級物種和永輝超市,正式加入生鮮電商新零售時代的巨頭混戰,而"超級物種"日後被盒馬鮮生視為勁敵。

生鮮電商巨頭爭霸,開啟十萬億藍海大市場

在阿里、騰訊、京東入局之前,生鮮電商的路子還是以平臺型垂直電商為主。易果生鮮、天天果園、沱沱工社、美味七七皆崛起於此時。但隨著生鮮電商熱潮的褪去,泡沫破裂,開始了一波倒閉潮和併購潮。

究其原因,除了電商巨頭平臺效應凸顯,不得不提生鮮電商非標品所具備的價格模糊、產地不明、配送慢、線上消費體驗差等老痛點。

隨著巨頭不斷加碼冷鏈物流和生鮮供應鏈投資,幾大垂直生鮮電商開始分化。易果生鮮投向阿里陣營,天天果園投奔騰訊,沱沱工社向有機食材轉型。到2017年底,生鮮電商基本形成AT兩大陣營,以及依託兩大陣營的眾多中小商家。

縱觀阿里系,除標杆盒馬鮮生外,天貓生鮮超市定位大眾市場,喵鮮生主打中高端市場,淘鄉甜為國內眾多中小農戶服務,這三個板塊涵蓋了目前生鮮電商市場最為成熟的模式,也坐擁了這個市場最大的流量;易果的安鮮達補強了阿里在生鮮物流上的實力;蘇寧、大潤發則可以為阿里提供強大的線下資源。

生鮮電商巨頭爭霸,開啟十萬億藍海大市場

在AT陣營之外,還有頑強生存的電商如美團小象生鮮、中糧我買網、順豐優選、兩鮮、我廚生鮮等等。這些玩家雖未投靠AT,但個體的規模依然強大,更重要的是,很多的創新或許會來自這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