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筆記的讀書只會讓你淪爲花架子

不做笔记的读书只会让你沦为花架子

不做笔记的读书只会让你沦为花架子
不做笔记的读书只会让你沦为花架子

圖片來自網絡

寫讀書筆記的一點經驗和很多教訓

文| 拙棘

從本科到碩士再到博士,閱讀數量越來越低,從每年一二百本,到一百來本,再到幾十本,同時隨便翻翻的和認真啃的書之間的界限越來越明確。

本科時是博雅讀書法,雖然基本都一字一句讀了,但最後也就是對整本書有個模糊印象,記住了它處理的問題和給出的結論,具體論證看完就忘。我覺得這個泛讀過程還是挺有必要的,可以對中國近現代以來的主要思潮特別是八十年代以來的重要著作、學人有一個系統的瞭解,對西學也有相對廣泛而淺薄的涉獵,於是隨便碰到什麼人文社科領域的話題都沒有太大的入門障礙,雖然專業化的探討還沒法深入。

但從大二暑假有選擇地做筆記開始,就明顯感覺到看書時做不做筆記有巨大的差異。簡單說就是,做筆記會逼迫你更嚴格地關注論證過程。

人的記憶畢竟有限,二十來頁的文章可能不做筆記也能完全吸收其內容,只要標示下重點詞句,在閱讀過程中不斷前後翻閱,就不難把整篇文章的每一個推導環節都在自己頭腦中整理出來。但書的體量就大多了,免不了看了前面忘了後面,特別是,文科(理論)書籍的閱讀理解不像數學證明,不是一個直線進行下去的過程,而往往是看了後面又覺得前面本來覺得沒問題的地方成了問題,這時要求你對已經讀完的內容有一個通盤的把握,以此斟酌損益。筆記的作用就在於把整本書的論證過程梳理出來,總體上是一個概括的工作。但有些自己不是太懂的地方也許會花費比原著更多的篇幅來澄清自己的理解;在章、節前後銜接的關鍵環節,也有必要著重刻畫,很多作者也許直接順著寫下去了,不會刻意交代前後是怎麼銜接起來的,甚至可能有些他覺得不是問題但對你來說構成問題的論證環節他直接就跳過去不寫了。

做學術就像競技體育。外行泛泛看看,覺得cba和nba也沒太大差距,基本的動作、花活大家都會;cba球星甚至看起來比nba藍領還厲害許多。但一上強度、一同場競技就會發現,乍看之下差不多的人可能完全不在一條水平線上,nba球員永遠比cba的快0.1秒,技術動作完成度高10%,而真正難的就在這看似微不足道的差異,實戰中會帶來霄壤之別。因此,

一直停留於博雅讀書法的人可能乍看很厲害,至少比那些一開始就進入很技術化、專門化學術訓練的“藍領”厲害許多,但一上強度,就會發現他完全是個花架子。

之前某老師淘了一本舊書,是中文系老教授讀過的《君主論》,筆記密密麻麻,但全是發散性的感想:聯繫下中國的歷史,感慨下中國的現實。這種隨感式讀書法似乎是最常見的讀書方法。好讀書不求甚解,只求“有自己的心得”。看書其實是很輕鬆很愜意的,跟聊天差不多,還免除了社恐的障礙。但如果劃重點詞句、歸納段落大意、重構論證、比較二手文獻,那就很無聊了。“心得派”似乎有一種神秘的確信,即書讀多了書中的思想自然會在自己心中慢慢交融,然後發酵出更深刻的思想,最後再從自己筆下流瀉出來。不會的,流出來的只是你的確信和零散記憶。

不過讀書筆記也沒有一套固定的做法,專業不同、閱讀的旨趣不同,必然導致“筆記方法論”的不同。我的經驗和教訓也許只對文科理論書籍適用。

(一)專攻的幾本書

之前裝睡老師有一個話說得很好,大意是做註疏式的長篇讀書筆記很可能得不償失:給自己造成用功的錯覺(而其實這項工作強度很低),並且往往寫完之後再也不願去看。

每個理論研究者都有自己專門研究、不斷返回的那麼四五本書,對於這幾本書,有必要以段為單位進行整理,用最簡單樸素的讀書方法,俗稱“摳字眼”。為了避免迷失在細節中,必須每節作小結,章作“中結”,梳理完整本書再作“大結”,閱讀過程中也要不斷回去看目錄。碰到相關問題可以插入一個幾千字的章節,結合其他書談談初步理解,這很可能就是論文的雛形。

那麼,這種筆記最後往往會有十萬字左右的篇幅,可讀性極差,如果不是寫論文要用,基本不會再想去看。我的習慣是,寫完大筆記再補一篇5000字左右的小筆記。用不同的篇幅做筆記其實是在考驗你對整本書的系統把握:如果篇幅充裕,哪些地方可以展開;如果篇幅有限,哪些地方應該捨去。

另外就是,做電子筆記比紙質筆記好太多了,不僅方便修改、複製,而且解決了我字醜、寫字慢的問題,寫論文時還可以快速而完整地搜索出相關內容。但千萬別忘了備份。

(二)相關但不專門研究的重要文本

碩士時課程比較多,而且我們院基本都是原著精讀課,兩禮拜一本的節奏。由於是老師開的書單,基本都是某個脈絡中的主要經典,因此大部分是自己專門深入的領域之外的文本。這時不值得也不適合用寫大筆記的方法了。讀得也不會那麼精,基本就是讀完一章總結下。

這類文本因為不是你特別熟的,所以在筆記中作語境的鋪墊特別重要,除了泛泛而談的社會背景,更重要的是學術脈絡、作者個人思想轉變過程和他不同作品間的關聯,以及此書引發的後續研究。

語境重構是為自己做的,主要目的是瞭解作者為什麼寫這本書、怎麼會這樣寫書。每個作者在寫作時都會自覺不自覺預設自己的讀者,根據自己對讀者的理解,選擇怎麼表達,權衡哪些是無需多說的,哪些有必要再三解釋。而我自己當然和作者預設的讀者存在或多或少的偏差,因此要通過社會史思想史的追溯,把自己調整到合適的讀者位置。

這之後可以進行更直接的筆記工作:作者想解決的問題;他的整體謀篇佈局;回答這一問題的具體論證步驟;是否可以提出更好的論證。

(三)不重要的書

至於更次要的書,那就豆瓣寫個短評吧。

最後,對我來說,做筆記的主要目的不是筆記本身,不是樸素意義上把書的精華提煉出來,而是在用自己的話表達文本內容的過程中增強理解的準確性和體系性。還有就是寫論文時檢索起來很方便,有框架,有關鍵詞。

不做笔记的读书只会让你沦为花架子

長按二維碼關注魯稚的陽臺(ID:luzhi6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