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則》筆記


《原則》筆記


  • 《原則》這本書的精髓不在於你從書中學到多少,而在於讓你學會如何從自己的生活中學習,畢竟別人的原則永遠是別人的。《原則》作者是著名投資公司橋水基金的創始人Ray Dalio 瑞 • 達利歐,起初在公司官網上分享人生智慧和投資原則,後來不斷髮酵引起越來越多人關注,於是瑞根據過往在投資、工作和生活中的經驗和思考,總結出一系列做事情的態度和《原則》。書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瑞的人生歷程,第二部分是生活原則,最後是工作原則。

  • 瑞的人生歷程既是原則的素材,又是自己踐行原則的載體。他將自己的人生之路比作坎貝爾提出的英雄之旅,從50年代出生於中產階級家庭開始,喜歡買賣股票的探險召喚,從哈佛商學院畢業從事期貨創辦橋水,跨越門檻,判斷失誤公司瀕臨倒閉,遇到了低谷,反思總結投資的試煉之路,得到恩惠,最後做慈善和分享智慧,回報恩惠。按照瑞所說,他取得成功不是因為知道多少事情,而是知道在無知的情況下自己應該怎麼做,最重要的是學會以一種以原則為基礎的生活方式,幫助他發現真相併據此行動。這裡的原則,其實就是按照一定的模式去指導這個現實世界的自己。

  • 生活原則是面向所有人的,對於個人,擁抱現實,才能將夢想與決心變成好的生活。獨立去思考你想要什麼?事實是什麼?面對事實,你如何現實自己的願望?你可以採取五步流程來實現,首先有明確的目標,然後找出你的問題所在,去診斷問題找到根源,接著規劃方案,最後堅定執行。總之,如果你找到了解決方案,弱點是不重要的,因為人與人之間大有不同,而無論你要實現什麼目標,讓合適的人各司其職支持你的目標,是成功的關鍵。另外,我們的目標之路就是一個個決策而成的,這個流程是先了解後決定,因此要學會問誰,綜合分析變化中的形勢,根據預期價值來做決策。瑞有一個很好的觀點,觀察並理解自然,明白進化是我們生命最大的成就,你只是人類歷史上一個短暫的片段,既是一切又什麼都不是,這裡有一種生命意義的味道。一個東西要好,就是要促進整體的進化,這也能帶來最大的回報,個人的生命符合文明進化的方向,才是循環上升的人生之路。最後當然是要實際去使用原則,幾乎所有“眼前的情況”,都是”類似情境的再現“,要識別這個情境並應用得出的原則來應對,當結果出現時評估結果,思考標準,並在下一個情境出現之前改進標準。往後,甚至可以系統化和計算機化你的決策,思考得到原則,原則歸納成算法,算法提供好的決策。

工作原則講的挺多,這也說明了瑞對有意義的工作期望很高,這與有意義的人際關係構成了兩大人生追求。講工作,就離不開公司,一個公司機構就像一部機器,主要由文化和人兩組部件構成,而這部「機器」就是「目標」與「結果」之間的橋樑。工作原則的核心公式就是如何實現有效決策的最佳模式,即創意擇優 = 極度求真 + 極度透明 + 可信度加權的決策。前兩個因素就是所推崇文化的主要內容,極度求真是不篩選某個人的想法或問題,極度透明是讓每個人都能得以瞭解幾乎所有事物。這種直截了當的行事方式,在美國就已經出現很大的分歧,許多人覺得難以忍受,但我認為這是未來工作的傑出方向。在如何打造這麼一種文化中,除了公開問題,允許犯錯,在極度求真和透明中謀取共識的態度,一些實際工作的方法上也要注意,比如主持會議要確定服務對象和謹防跑題,3個人合作的效率比20個人高等。做決策時,從觀點的可信度出發,關注那些可信度高但與你觀點不一致的人,儘量理解其推理過程,即學生角色儘量去理解老師角色,可信度高的人通常是至少三次成功解決過相關問題,或者對所得結論的因果分析很有道理。對於機器的另一核心部件,用對人比做什麼事更重要。你最重要的決策是選好工作的責任人,因為事情背後是人的力量,而用人不當的代價高昂。人與文化是共生共榮、互相吸引的,所以在招人時,就要小心面試官只選自己喜歡的和相像的人,另外,面試者和麵試官要清楚各自的期望值,這樣才能消除工作所需的素質和人的本質之間的差距。消除這種差距,同時也是為了個人考慮,一個人是否取得成功,最重要的是客觀的自我評價,清楚認識到自己的弱點就不是阻礙,而要得到有意義的工作,就要求崗位素質與個人能力的契合。出色的人不容易找,所以要想著怎樣留住人,持續培訓、測試、評估和調配員工,授人以漁並且不斷提供反饋。在工作中,要了解人們怎樣處事和判斷這種處事方式能否取得好結果,這比了解他們做了什麼更重要,比如一個人工作不怎麼樣,要考慮這是由於學習不夠,還是能力不足。還有一句值得記住的話:當你瞭解一個人時,就會知道可從他那裡得到什麼。最後,建造並進化你的機器,像操作一部機器那樣進行管理以實現目標。我們可以從高層面去俯視機器和自己,不斷把結果和目標進行對照,制定量化評價工具。這裡討論的原則,更多的是針對領導和公司管理者,採取行動要麼讓你跟目標更接近,要麼對機器設計與人進行測試和優化。

機器的進化,也跟個人一樣有五步流程:機器有了目標,首先是發現問題,不容忍問題,不要用不指名道姓的說法掩蓋個人責任。然後診斷問題,探究根源,結果是好是壞?誰對結果負責?如果結果不好,是責任人能力不夠還是機器設計有問題?接著改進機器,解決問題,把原則和落實原則的方法系統化,設計圍繞目標而不是任務的組織結構。最終按既定計劃做事,運用工具和行為準則工作,把任務與那些你和你的機構為之奮鬥的目標掛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