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慾望的奴隸,才能做生活的主人---讀《道德經》筆記


第十四課 尚 賢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物,使民少為盜。不見可如,使民心不散。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可欲,使夫知者勿為也。無不為,則無不治。


不做慾望的奴隸,才能做生活的主人---讀《道德經》筆記


常使民無知可欲:就是常使人們去掉那些達不到的慾望。人的慾望是無窮無盡的,攀比、貪婪、奢侈更容易加重人的慾望,私心慾望重的人,容易被看得見的名利地位、錢財貨物所誘惑,所拖累,甚至被牽制。有的奢望即使你付出終生為之奔波勞碌,也枉費心機,又或者即使實現了,又會產生新的慾望,因為慾望會誘惑你掉進陷阱,無法自拔。

怎麼才能不被慾望所控制呢?如果有一個信念,有一個崇高的理想呢?比如家喻戶曉的鐘南山院士在接受採訪時,說過的這段話非常有借鑑意義,鍾老回憶他的中學老師曾經告訴他一句話:人不該單純生活在現實中,還應生活在理想中。人如果沒有理想,會將身邊的事看得很大,耿耿於懷;但如果有理想,身邊即使有不愉快,與自己的抱負相比,也會變得很小。對他以後立志踏踏實實做醫學研究工作,不受世俗的干擾,起了很大的作用。

我們學習《道德經》以後,大家普遍反映能夠讓自己的精神世界更充實,是用物質無法填補的充實,我們從《道德經》大智慧中得到很多啟示,想明白一些原本想不通的問題、一些原本束縛著自身的思想因素,讓自己逐漸成熟,學會斷舍離,給生活做減法,生活變得越來越輕鬆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