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戰馬雲!又一電商平臺充當打手,鉅虧16億的順豐能否扳回一城?

明星與電商平臺,一個有帶貨的天然屬性、一個是賣貨平臺,兩者有說不完的“親密關係”。

拼了命都想擠進電商這個行當的順豐,自然深諳此理。

即便是儘量淡化了“順豐”頭銜的豐趣海淘(原“順豐海淘”),在成立將近1週年的時候靠鍾漢良入股、代言狂刷了波存在感。彼時,他主演的《何以笙簫默》霸屏電視。

如今,豐趣海淘又承載了順豐新零售的夢想,在重慶開起了最大型的全球精選店“Wow哇噢”,業內解讀這是順豐在藉機宣戰阿里、京東。

宣戰馬雲!又一電商平臺充當打手,鉅虧16億的順豐能否扳回一城?

這給順豐加的戲就有點多了。但從劉強東時隔1年的前後發言來看,順豐的“戰鬥力”確實有被腰斬的意思。

從京東“對手名單”中消失

如果別人都不把你當敵人了,此刻的你大概也沒什麼分量。

在京東物流獨立運作那會,也就是去年4月份的時候,劉強東表示,未來快遞就兩家——京東和順豐。

1年後,劉強東在解讀2018年一季度財報時,說了這麼一句話:“毫不客氣地說,京東物流在全國範圍內還沒有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物流競爭對手。”

一個“毫不客氣”,就把順豐踢出了“對手名單”。在京東物流倉配一體化模式下,順豐相形見絀。

讓順豐糟心的可不止這些。

根據稜鏡的報道,2017年,“如狼似虎”的韻達、百世分別以45.6%和71.4%的業務量增速,搶佔市場份額。

反觀順豐,18.3%的業務量增速不僅低於行業平均增速,市場份額還下降了0.5個百分點。一年時間,順豐的總市值就蒸發了900多億。

同行相爭,順豐表現不佳,偏偏互聯網巨頭又在順豐的短板——同城即時配送中插了一手。

宣戰馬雲!又一電商平臺充當打手,鉅虧16億的順豐能否扳回一城?

1.5萬億的即時配送市場,本已擁擠著閃送、達達、點我達、UU跑腿、快服務等 “原住民”競爭者,現在又多了騰訊系美團、阿里系的餓了麼和盒馬鮮生,這把同城業務剛起步不久的順豐打得措手不及。

主業遭遇“狼來了”,至於心心念唸的副業——做一個成功的零售夢,也讓順豐望穿秋水。

屢戰屢敗的零售夢

順豐的零售夢是從2010年開始的。

從下圖可以看到,以賣食品為主的“順豐E商圈”電商平臺,是順豐第一個零售夢。

在之後的每一年裡,順豐在零售領域都有新動作,不論是推出支付工具“順豐寶”,還是新建電商平臺或實體店。

宣戰馬雲!又一電商平臺充當打手,鉅虧16億的順豐能否扳回一城?

而且你會發現,零售的每個風口,順豐一直都在“跟風”。

2010年到2012年,順豐開始在線上電商平臺發力。2012年,順豐的高端禮品平臺“尊禮會”上線,在當時的電商市場,這樣的定位獨特又精準,試圖打響順豐電商的品牌。

2014年,順豐將眼光移到線下,推出了網絡服務社區店“嘿客”,以解決最後一公里的“物流難題”,短時間內就鋪設了2000多家。

2015年後,不管是跨境海淘還是新零售,順豐倒是一個都沒落下。

然而,積極跟風並沒有給順豐帶來質的飛躍。相反,2017年借殼上市的順豐,實際上已剝離了虧損16億的商業模塊,而這一損失,主要因為順豐大力鋪設線下店所致。

典型如“嘿客”,從不斷的更名史就能一窺順豐這支離破碎的零售夢。

宣戰馬雲!又一電商平臺充當打手,鉅虧16億的順豐能否扳回一城?

2015年,“嘿客”迎來大面積的門店關閉,沒關的門店更名為“順豐家”,而後又被併入“順豐優選”,趁熱打鐵在這個平臺增加了跨境進口業務。

說到跨境,順豐一共開設了3個平臺,做香港商品的“豐生活”、主打生鮮食品的“順豐優選”,以及提供全球商品的“豐趣海淘”。

前文提到的“Wow哇噢”全球精選店,正是“豐趣海淘”在新零售的探索。

和順豐其他平臺不同,“豐趣海淘”自帶明星光環。

在成立快要一週年的時候,找來了當下的霸屏明星鍾漢良代言併入股,還是第一個入駐優酷土豆玩“視頻+電商”的跨境平臺,分享獲返利的玩法也在APP裡玩得賊溜。

可惜的是,順豐拿著一手好牌,也沒能讓 “豐趣海淘”講個關於成功的故事。

當年馬雲收了優酷土豆提出做視頻電商的概念,這本是非常新潮的玩法。寫稿前我去優酷看了下“豐趣海淘”的主頁,視頻只更新到鋪天蓋地說要改名的那段時間,

也就是2015年10月,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反倒是鍾漢良的粉絲,起碼去年還在更新自家偶像關於“豐趣海淘”的宣傳視頻。

宣戰馬雲!又一電商平臺充當打手,鉅虧16億的順豐能否扳回一城?

而假貨、不能取消訂單、虛假髮貨等等一系列跨境電商遇到的問題,“豐趣海淘”都給撞上了。

巨頭圍剿、自身不足,今年1季度跨境進口零售市場中,豐趣海淘以1.1%的市場佔比,排在了第九的位置。

宣戰馬雲!又一電商平臺充當打手,鉅虧16億的順豐能否扳回一城?

要麼不了了之,要麼遭遇重組,而能活下來的那些電商平臺,並沒能實現突圍。

順豐的零售夢,有近一半夭折。

“焦慮”的順豐正打破“我執”

今年剛好是順豐成立25週年,群狼環繞、市值蒸發,順豐正遭遇成長的煩惱,

“焦慮”成了今年開年以來冠以順豐頻率最高的詞彙。

放下直營做加盟,順豐“焦慮”了;購置飛行航材、投資機場,順豐“焦慮”了;收購新邦物流成立順心,切入零擔快運,順豐“焦慮”了!

宣戰馬雲!又一電商平臺充當打手,鉅虧16億的順豐能否扳回一城?

每做一個改變,都可以被解讀為“焦慮”。

宣戰馬雲!又一電商平臺充當打手,鉅虧16億的順豐能否扳回一城?

關於順豐的零售夢為什麼總是失敗這個問題,業內同樣給出了自己的解讀。

比如“沒有零售基因”。

其實這個解讀很殘忍,如同天生缺陷,直接扼殺了順豐改變的初心。

又比如,同樣是做物流又賣貨,電商起步的京東能成功,那是高維打低維,順勢而下更自然;順豐一開始就是做底層物流的,

想要逆流而行,就要改變用戶的習慣,這難度可不是一般的大了。

還好,這個理由僅僅強調了難度,順豐做零售還是有一絲希望的。

順豐雖然只是綜合物流的初學者,但也有打造綜合物流生態圈的“夢想”。無論是誰,都想在修正中變得強大。

不僅是順豐,對於王衛,同樣如此。

今年5月份,南方日報對王衛進行了專訪,文章裡提到一個關鍵詞——打破“我執”

因為沒有IT基因、聽不懂科技圈的語言,王衛將科技和集團合併,讓科技成為速運的老闆。

還有一個“專制”的問題,這個也曾被解讀為“嘿客”之所以失敗的主要原因。

過去20多年,王衛以100%的股權佔據絕對話語權;而20年後,這個老闆開始學會去聽另外一個人講話,雖然一開始未必聽得懂。

以前我不用開董事會和股東大會,自己回去想一想,戰略就定了。

但在股份制改制以後,股東大會上會突然有人問:“王衛你為什麼會這樣?”他有權提問,我也有責任回答。

宣戰馬雲!又一電商平臺充當打手,鉅虧16億的順豐能否扳回一城?

打破自我,是一種決心,也是一種膽量。自己之前越是成功,這個“我執”就會越強,要打破的難度就更難。

但願我們,因改變和夢想而偉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