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價10年暴漲4倍背後 供地減半開發商拿地瘋狂

地價是房價最好的影子,至少近10年是這樣的。

中原地產研究中心數據顯示,5月份,部分城市土地出讓金額刷新年內最高紀錄,受監測的50個熱點城市合計出讓金額累計達到3130億元,同比上漲111.5%。其中,土地出讓金較多的城市有7個,包括杭州、重慶、嘉興等。

相比去年同期,今年1-5月也出現大漲。1-5月,50個大城市合計土地出讓金高達1.5萬億元,較2017年同期的9503億元上漲了57.6%。

那麼,為什麼還會出現土地成交金額大幅上漲呢?據業內人士分析,能夠令開發商瘋狂拿地的原因,主要源於房價上漲動力很強,市場火爆。

中原地產總監張大偉稱,在5月份的土地成交中,土地成交的重點的確是三四線城市。

5月土地成交上行

6月9日,克而瑞地產研究院公佈數據顯示,5月份土地市場供應小幅回升,全國330個城市經營性土地供應建築面積回升至18661萬平米,環比上漲19%。5月份供應地塊2980宗,環比上升14%,同比下降11%。“從5月土地市場表現來看,整體進入‘量漲價跌’的運行狀態,主要原因在於一二線城市土地成交頻繁遇冷,無地可賣。”克而瑞地產研究院發佈的報告稱。

與此對應的是,5月各地方政府發佈政策頻率顯著提高。

對於下半年的土地市場走勢,克而瑞的報告指出,熱點城市將在控制地價的前提下,進一步加強住宅用地和租賃住房用地的供應,一二線城市成交量會因此回升。三四線城市方面,在企業規模競爭不斷激化的行業背景下,土地市場熱度會繼續保持高位。

謝逸楓說,過去16年中國房價上漲的根源,歸根結底在於“兩權一制”的土地制度,控制著土地供應與土地價格。“土地招拍掛制度是控制土地與價格的武器,分稅制成為地方政府依賴土地財政收入的關鍵。也就是說,房價上漲在於政府對土地供應與地價控制,直接決定著供需關係,信貸與利率則是影響供需關係的間接因素。當房價跌時,停止土地供應地價上漲,刺激需求;房價上漲時抑制需求,供應則保持不變,地價上漲。”10年地價漲了近4倍

供地多了,就能蓋更多的房子。

不過,官方公佈的地價數據顯示,到2017年土地購置費用開始出現下降,從2016年的18778億元降為13644億元。

據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顯示,2008年待開發土地面積在近10年是最高的,達到48161.07萬平米,隨後2009年開始下降,隨後也有上升,但未高過2008年。而購置土地面積最高點則出現在2011年(44327.44萬平米),之後一直呈下降趨勢,直到2016年(22025.25萬平米)不到最高峰時期的50%。接著2017年又開始回升至25508萬平米,但仍處於低位。

與以上兩個數據年年下降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近10年的土地購置費用卻在一直增長,2007年為4873.25億元,2016年上漲到18778.68億元,整整漲了3.85倍。不過2017年的土地購置費用下降了,達到13644億元。

地價漲了,房價肯定要漲。

事實上,最近幾年,各地都在積極落實“房住不炒”的房地產調控總要求,不管是一線城市還是二線城市,甚至很多四線城市都出臺了嚴厲的房地產調控政策。然而,從現實情況來看,地方政府減少土地供應,通過各種手段去庫存,包括棚戶區改造、人才計劃等,房價上漲促使以更高的價格賣地。“這是一個死循環,弊病很大。”上述土地學會的專家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