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歡過後!這些房價破萬的三四線城市,或將“一地雞毛”!

文/東南偏北

我畢業快三年,現就職於深圳的一家大型國企,待遇不算差,但在深圳這樣的大都市,工資水平也只能算得上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現在的工作,說實話感覺很閒很浪費時間,我確定這不是我想要這樣的工作。而且,不吃不喝工作三十年也買不起這邊的房子,我不斷問自己,未來出路在哪裡?

讀者只回了一句“我們老家小縣城房價去年就已破萬了”....在大都市辛苦工作幾年,就算是面對三四五線城市破萬的房價,也並非說完全不能接受。但這跟這位讀者聊完天后,讓我們也發現了一個非常嚴峻的問題:諸多三四線城市房價也早已紛紛破萬..

前陣子,社科院公佈的2018年一季度報告中,就公佈了2018年房價破萬的城市,中國已有62個城市房價破萬,其中有20個是三四線城市,佔據了總量的三分之一。可怕了,三四線破萬,意味著更多在一二線打拼的年輕人,可能連故鄉都回不去了...

狂歡過後!這些房價破萬的三四線城市,或將“一地雞毛”!

房價上漲已成為既成事實,若是再去分析其原因,估計眾人都能夠說道一番,比如:

1、棚改拉昇了農民進城購房剛性需求

2、城市居民剛需和房屋改善租開始入場接力

3、返鄉購房和部分投資需求入場哄抬房價

4、當地政府對土地出讓金的渴望

5、前期漲幅過大的一二線城市房價是被死死摁住的,部分熱錢開始流行三四線城市

這些說法,很大程度上把三四線房價上漲的原因都給說全了。但是問題在於,目前的諸多三線城市,真的配得上現在的房價嗎?

從前面的表格中,我們可以出,目前房價已經上萬的三四線城市包括:三亞、陵水、麗水、萬寧、廊坊、舟山、漳州、莆田、保亭、揚州、衢(qú)州、樂東、湖州、瓊海、保定、文昌、龍巖、大理、東方、蕪湖、(惠州)。

看到這一堆城市名,很多網友估計聽都沒聽過,最開始的時候,筆者打算擬從這些城市成都“生產總值”、“近五年的小學生人數變化”、“資金總量”等幾個維度去分析解讀這些城市。但是查閱了過半城市的資料後,筆者還是放棄了,因為用常規方法(指標)對這些城市壓根就不管用。

比如陵水,海南東南部地區的一個自治縣,GDP200億不到,小學生在校人數剛3萬出頭,若是論數據,這數據連我老家那個18線小縣城都比不上,更不用說其他城市嗎,但實際情況是他的房價已經實打實的破了兩萬了。

筆者對以上房價破萬的三四線城市,大致進行了一個分類。

環境溢價型:三亞、陵水、萬寧、保亭、樂東、瓊海、文昌、大理、東方

資源溢出型:廊坊、惠州、保定、蕪湖

人口密度高度集中型:舟山、莆田

炒房團進軍型:漳州、揚州、衢(qú)州、湖州、龍巖

上述房價破萬的三四線城市,筆者將他們分成了四大類,“環境溢價型”、資源溢出型、人口密度高度集中型和炒房團進軍型。

環境溢價型比較好理解,即購房者更多的關注點還是集中在空氣質量、生態環境等,比如一線城市的深圳,深圳為什麼能在過去的房價中全面領漲,其實裡面也有許多“環境溢價”的成分,在市區500萬以上的大城市中,空氣質量沒比深圳更好的,綠化覆蓋率也沒有超過深圳的。

以上列舉的環境溢價的城市裡,絕大多數城市都是海南的城市,而海南最大的一個優勢就是環境資源。當然,並不是說擁有了好的環境,完全沒有其他諸如產業、人口、資金等優勢就可以“發瘋般”上漲了。最近,海南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比如引進人才、產業,以及今天看到的消息,海南出臺《海南省賽馬運動發展規劃》等,本質上都是為了吸引了全國以及東南亞的人才去海南,經濟得到發展了,就可以很好的消化掉由於房價帶來的泡沫。

狂歡過後!這些房價破萬的三四線城市,或將“一地雞毛”!

另一類則是資源型溢出型,廊坊、保定、惠州、蕪湖這幾個城市,本質上都當屬這類。

廊坊、保定都很好的承接了諸多北京的資源;惠州則承接了諸多深圳的人流,比如很多買不起深圳、東莞的房子的人,只能退而求次選擇惠州。蕪湖,則承接了部分南京的資源,我們曾經也統計過,全國各地的“城市私募基金管理規模”,其中蕪湖是安徽私募基金規模僅次於省會合肥的一個城市,說明江蘇省會南京確實對安徽的“臨京”城市起到了帶動作用。

這類型城市,相比其他房價破萬的三四線城市,最大的特徵就是,近幾年的小學生人數均有顯著增長。說明確實享受到了周邊大城市的“溢出效應”。

狂歡過後!這些房價破萬的三四線城市,或將“一地雞毛”!

最後兩類是,人口密度高度集中型炒房團進軍型。在筆者看來,其中三四線城市的舟山跟莆田是最接近人口密度高度集中型的城市。

先說舟山,舟山房價為啥高?其實跟廈門有些像。舟山島嶼面積小,適合建造房屋的平地也少,造價高,所以使得人口密集度高(人口密集度好像已近似上海)。另一個就是莆田,莆田市區小,地少人多,擴展空間有限,城北城西靠山了,城南到木蘭溪了,城東荔園路東邊是綠心,不能開發。所以整體來說,舟山、莆田的房價高,很大程度還是因為人口密度的高度集中,可開發的土地有限。

另一類,則是炒房團進軍型。不是說其他類型的城市,就不存在炒房團,只是在筆者看來,屬於“炒房團進軍型”的城市,哄抬房價的現象,似乎要比其他城市更加明顯,而且這些城市往往沒有極為出色的產業,以及顯著的人口增長。

比如湖州,就是明顯的“跟風漲”的城市,縱觀長三角,有19個城市相繼限購(部分限購限貸),圍繞上海/杭州一小時經濟圈的城市沒有幾個沒限購的。近兩年一線、強二線、弱二線都進入了空前強悍的調控模式,讓遊資難尋切入的口子,只能轉向到三四線城市,而湖州就是其中的一個例子。

比如漳州,漳州地處閩南金三角,東臨臺灣,南接潮汕,距廈門島僅40分鐘車程,許多炒房團脫手廈門以後,就“順理成章”的光顧上了旁邊的漳州。

狂歡過後!這些房價破萬的三四線城市,或將“一地雞毛”!

這麼多三四線城市房價破萬,從長遠角度來看,這些城市的房價真的都可以得到長久維繫嗎?

在筆者看來,極難!

在前面也說了,三四線城市房價迅速上漲的一個誘因是棚改,棚改直接推動了房價的上漲。三四線城市棚改區是國家項目,說的直白點就是中央財政撥錢,地方政府配資,即房屋拆遷後,政府給你錢,你自己去市場上買房。

這樣的意思你懂了吧,央媽出錢,地方賺錢,一進一出,地方降槓桿,百姓加槓桿,就造成了三四線房價的上漲。有機構研報曾指出,今年全國各省棚改基本上佔比在50%以上。為了去庫存,貨幣化安置比率越來越高了,其中,山東、湖南、貴州、湖北、四川等都是棚改大省。

說到這,那麼問題又來了!是不是棚改結束後,三四線城市的房價就會變得一地雞毛?

我們先來看下政府工作規劃的“加快棚改”的工作意見,裡面明確提到,棚改落幕的時間節點是2020年。

狂歡過後!這些房價破萬的三四線城市,或將“一地雞毛”!

筆者保守估計,未來兩三年,佈局三四線的開發商極有可能加快週轉,做好了幹完一票好收手的準備,打一場速戰速決的高週轉戰。

而這裡面被收割的很有可能就是高位買入三四線房子的投資客,棚改結束後,對於沒有產業,又不是“衛星城”,又沒有環境溢價跟政策扶持,沒有人口增長的諸多三四線城市來說,很有可能是“一地雞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