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原子彈轟炸後一百年不能住人,為何廣島長崎還住那麼多人?

用戶65825501629


原子彈下無冤魂。

廣島和長崎投放的原子彈當量不大,和現在的核電站相比小太多了,而且在空中爆炸,落在地面的汙染物質比較小,而且附著在表面土壤上,隨著雨水的沖刷大部分都被帶走了 。據美國當年研發原子彈的專家們說:當年美國也只有這兩顆原子彈了,耗費了美國巨大的財力物力人力,對日戰爭已接近尾聲,再不用就沒機會了,當年美國說再不投降就繼續還要扔原子彈其實美國當時已經沒有了,我是從當年負責原子彈工程的美國著名的科學家費米出的一本書名叫《原子在我家中》這本書上談到這件事的。

小男孩只是一顆試驗品,只有1.5萬噸當量,後來蘇聯引爆了一顆5000萬噸當量的沙皇炸彈,相當於近3000顆小男孩的爆炸能量,你可以去了解一下當時的爆炸結果,你就知道原子彈有多厲害了。原子彈的威力其實並不大,很多時候是被我們誇大了,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我們都被這個新式武器震驚了。 實際上兩顆原子彈造成的傷亡並不是天文數字,在廣島投放的小男孩造成日本死亡8.8萬人,負傷和失蹤5.1萬人,其中不包括4萬傷亡的日軍。

原子彈是完全反應燃燒,正真的核輻射物質都在短時間內反應完了。而核電站是緩慢燃燒,一旦洩露都是未燃燒反應的強放射物質。廣島長崎早就可以住人了,蘇聯曾經用原子彈炸大型水庫,大彈坑經過修理整型後放水進去,當時的將軍直接入水庫游泳,現在據網上報道水庫還是供城市飲用的水源。所以必須清楚,完全的核反應之後生成的物質核輻射微乎其微,輻射能量都轉化為爆炸能量了,完全生成了新物質。而核反應堆洩露的都是半衰期極長的放射性物質。所以切爾諾貝利核電站洩露已經三十年,還是無人區,各種輻射值超標。而廣島長崎核爆炸十年後己經是繁華城市了。
曾經聽一個核工業部退休人員說了兩個與核有關的事,一是當條件差基地周邊遍地大個灘棗,領導強調被輻射了不能吃,很多年輕人照樣吃,二是一個代號二OO的原料涉漏了領導高度緊張,員工滿不在乎,數天後一公里外山上松林出現了一條死亡帶一一靠山頭和靠山腳的松針是青的,中間變黃了。

“切爾諾貝利核電站洩漏造成的核汙染就是例子,切爾諾貝利洩漏的輻射物造成方圓上千公里寸草不生,時至今日,已經造成不計其數的人死亡,數萬人被撤離,對環境的汙染根本不知道多長時間才能消除。” 建議大家去看看侶行裡有一集就是去了切爾諾貝利,核輻射是很大,但最簡單的,有樹有草,甚至因為人類搬走了,出現了很多野生動物。

要知道當年原子彈爆炸為何要選擇空中爆炸?為何不落在地面爆炸?這裡就能明白原因。空中爆炸所產生的輻射好快會被風帶走太太減低對地面輻射影響,但威力卻要給地面爆炸的威力厲害,這就是叫做無障礙破壞。100年不能住人這是不確定數據。日本和烏克蘭的核損害證明一個事實,核汙染確實會帶來極嚴重的破壞,殺傷。但是經過十幾年的衰減,是可以正常住人的。切爾諾貝利之所以還荒蕪著是因為他們擁有相對廣袤的土地,易地重建新城比較好。日本人多地少,自然要就地重建。

核幅射是存在的,但是否會長時間對人體造成傷害值得重新審視。許多癌症患者進行核療、化療確實對患者有損害,免疫力下降、毛髮脫落⋯如年輕身體底子好,過後不久就沒有大事了,毛髮也長回來了。放射性小量對身體不會有什麼損害,過去的宣傳太擴大其辭了。

歷史深度揭秘


因為原子彈威力被嚴重高估了,特別是早期原子彈的威力並不是特別的恐怖

1945年8月6日,美軍對日本的廣島投放了人類歷史上首枚原子彈,當場造成8.8萬人死亡,9萬多人受傷,此外摧毀了7萬多座建築,這些數據聽起來非常恐怖。但是跟今天的核彈頭比起來,那時的原子彈威力真的不值一提。

在此還要多說一句,現在核大國的核武器真的都是氫彈,美俄英法甚至連印度也擁有維護氫彈的技術,大家不要被網上的留言所矇蔽,在此本文不做過多闡述,拍被噴,望流言止於智者。

時至今日,廣島核爆已經過去70多年了,如今的廣島早已經重新住滿了居民,在這裡絲毫感受不到原子彈打擊的創傷。

(今日的廣島)

與之相對比的則是烏克蘭普里皮亞季,這裡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的所在地。

在1986年4月26日凌晨1點23分,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發生核洩露之後,這座城市就被恐怖的核輻射所籠罩。此後隨著蘇聯政府將普里皮亞季的居民全部撤離,這座城市就徹底荒廢,至今不能居住,並且在今後的幾個世紀內,這裡都不安全。

另外還有2011年的福島核事故,該事故造成的核洩漏也讓核電站所在的雙葉郡大熊町居民全部撤離,這些人至今不能反悔家園。

廣島和普里皮亞季、大熊町之所以差距如此巨大,是因為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和輔導和電站爆炸所釋放的核輻射遠遠大於廣島原子彈爆炸釋放的核輻射。

(大熊町至今無人居住)

核平廣島的原子彈代號叫“小男孩”,是一顆鈾原子彈,設計當量為2萬噸,但實際爆炸當量只有大約為1.5萬噸。

在原子彈投放過程中,原子彈的引爆時間和爆炸高度都是可以控制的,既可以選擇在高空引爆,也可以選在在地面引爆,兩種高度各有優勢。

在地面引爆的優勢是可以讓地面沾染更多的核輻射塵埃,給廣島造成更加持久的傷害。例如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就是在地面爆炸的,大量的核輻射塵埃微粒都落到了周圍的土地上,給當地造成了巨大的上海。

但是堅實的大地可以反射和吸收大量的衝擊波和光輻射,而衝擊波和光輻射則正是原子彈最主要的破壞力。

相比之下,在高空引爆則可以向更大範圍內釋放衝擊波和光輻射,殺傷面積更大,破壞的規模也更大,因此美軍最後選擇了高空引爆。

美軍將爆炸高度設置在了距離廣島市中心550米的空中,經過美軍計算,這個高度這樣可以最大限度的向地面釋放衝擊波和光核輻射。

在小男孩原子彈爆炸的瞬間,爆炸中心氣壓達到了數十萬個大氣壓,瞬間引發了極為強烈的衝擊波和氣浪。使得原子彈爆炸中心的風速達到440米/秒,相當於12級颱風的風速的10倍。由此引發的衝擊波迅速向四周發射。

當時原子彈爆心的風壓達到了350萬帕斯卡,相當於在1平方米的地方加壓350噸的重物。就算在半徑1000米以內,風壓也達到了100萬帕斯卡,在此範圍以內木製建築全部遭到毀滅。而即便是在2000米範圍內,風壓依舊達到了驚人的30萬帕斯卡。

不過受限於當時的核技術,小男孩原子彈大約只有1公斤的鈾物質參與到了核裂變中,因此限制了原子彈的爆炸威力和核輻射強度。

雖然當時廣島地面大量的建築物都被摧毀,但是這些建築物都是些木質的,原本就是不堪一擊,而反觀鋼筋混凝土建築則基本都被保留了下來。

並且由於是在高空中爆炸,原子彈所釋放的絕大多數核輻射塵埃都漂浮在高空中,很容易被氣流帶走。而作為一個沿海城市,廣島的海風非常強烈,在原子彈爆炸之後,廣島就掛起了很大的海風,並且還下起了雨,雨水和海風迅速將空氣中的核輻射給稀釋。

(廣島是一個沿海城市)

在廣島核爆後的第二天,日本政府組織的救援隊就進入了廣島現場,但是後來這些救援人員受輻射患病的人數很低,可見在核爆24小時候,廣島空氣中和地面上的核輻射就已經被海風吹走了很多。

如今過去其實多年,廣島的核輻射劑量已經與其他地方沒有什麼區別。廣島之所以能迅速恢復元氣,第一是因為當時“小男孩”的威力太小,第二就是得益於廣島強勁的海風,帶走了絕大多數核輻射塵埃。


千佛山車神


日本之所以在廣島、長崎遭遇原子彈轟炸之後,還重新啟用這兩座城市,主要是有兩方面考量:一是早期原子彈威力有限,美軍又特意高空引爆,相對來說汙染比較小;二是因為日本地少人多,日本是不捨得放棄這兩塊地方。

其實直到今天廣島、長崎兩地依然存在著超標的核輻射,只是日本政府在重建這兩座城市之後隱瞞了這一點。

美軍想方設法減少了對廣島、長崎的核汙染

美軍為了提前結束二戰,在1945年8月5日與6日分別向日本的廣島與長崎各投擲了一枚原子彈。這兩枚原子彈是人類製造的第一批原子彈,所以威力較弱,內部只有50kg的高濃度鈾235。


美軍為了儘量減少核輻射對日本的汙染,特意選擇在600米的高度引爆了這兩枚原子彈。原子彈內部50kg的鈾235,在原子彈爆炸的第一時間就被高溫高壓的環境消耗了一大半,剩下的核材料會隨著氣流與爆炸形成的衝擊波四處飄散。

這麼做就相當於對核材料進行了一次稀釋,保證落到廣島長崎當地的核材料相對較少。而且這些核材料基本都附著在地面之上,隨著颳風與下雨會被進一步稀釋。通過這樣的手段處理,廣島長崎的核輻射被大大降低了。


日本捨不得放棄廣島長崎

核爆炸三個月之後,日本政府就對外宣稱,廣島與長崎的核輻射勉強降到了人體承受範圍之內。日本又對這一地區進行了大規模的重建,鼓勵其他地區的日本人前往當地移民。

日本之所以重新建設這兩座城市,主要還是因為日本捨不得放棄這兩座城市。畢竟日本地少人多,廣島與長崎面積較大又地理位置優越,能利用還是要利用起來的。日本沒有嫌棄任何一寸土地的資格!


日本政府隱瞞了廣島長崎核輻射的問題

其實直到今天,廣島長崎的核輻射還是要顯著高於日本其他地方的,原子彈爆炸產生的核輻射最起碼也要上百年才能被大自然降解。

一個很明顯的證據就是廣島、長崎新生兒畸形的概率遠高於日本其他地區,意外流產的概率也高於其他地區。出現這樣的現象,歸根結底就是日本政府瞞報了當地的核輻射數字。


希望日本這個國家能夠銘記歷史、深刻反省,不然廣島長崎1945年的經歷,可能會在未來的日本再次上演。

各位讀者大大,如果您願意的話能不能點開我的頭像,給我點個關注吖! 不方便的話,也謝謝您看我的回答!

大澤遺珠


關於廣島長崎到底有沒有被日本投原子彈,一直在網絡上爭論不休,比如前蘇聯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洩露了已經三十多年,但是到現在基本就是無人區,而日本的廣島長崎被投原子彈也才七十多年,為什麼兩邊的環境差距如此之大?


其實他們忽略了一點,那就是原子彈爆炸,瞬間產生的高溫,已經將其本身的核物質燃燒殆盡,最終只剩下一些被汙染的塵埃在大氣中,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會向周圍擴散,汙染密度也減少,再後來他們會落到地面,經過經年累月的風吹日曬,長崎和廣島地區的核汙染已經降到很低的水平,不足以致命。而切爾諾貝利,他是核洩漏,那些足以致命的物質,根本沒有核反應,就流到了外面來,這個濃度和汙染指數,遠遠要高於廣島長崎,減少核汙染原本就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何況是這種原始濃度。


所以廣島長崎的核汙染塵埃都已經被沖刷稀釋的差不多了,所以可以住人。


風雲一點通


福垊想說的是被原子彈轟炸後,有的不要說100年不能住人,就是幾百年也不能住人!那為什麼廣島長崎沒多久就住人了呢?福垊的答案跟他們不一樣,但答案更正確。想知道答案,得先回顧一下廣島和長崎原子彈爆炸事件啊!因為答案就在福垊的描述之中。

廣島和長崎原子彈爆炸

1945年8月6日9時16分2秒,由蒂貝斯上校、劉易斯擔任正副駕駛的B-29轟炸機投放的“小男孩”原子彈在日本廣島相生橋以西100米的醫院上空580米爆炸,傷亡9.1萬左右,摧毀建築物7萬幢。"小男孩"是一顆鈾(yóu)彈。1945年8月9日11時2分0秒,由斯威尼負責的五架B-29轟炸機將名為“胖子”的原子彈投放在長崎市中心高空503米處爆炸,TNT當量2.2萬噸,造成10萬人傷亡,60%的建築物被摧毀。“胖子”長3.6米,直徑1.5米,重4.9噸,是一顆鈈(Pu)彈。

那麼鈈彈與鈾彈的區別是什麼呢?用鈈239原材料製作的原子彈是鈈彈,用鈾235原材料製作出的原子彈是鈾彈。鈈239提取容易,而且能提高原子彈的比威力(威力質量比),鈾彈提取不易,但生產容易,投放簡單,鈾彈的核輻射比較低。鈾彈做初級彈可以,但深加工不行,福垊需要說明的是,我國第一顆原子彈就是鈾彈。通過上段描述,您找到答案了嗎?如果沒有,福垊就繼續給您分析啊。

核汙染大事件——切爾諾貝利事故

1986年4月26日凌晨1點23分47秒(當地時間),蘇聯的加盟共和國烏克蘭北部的普里皮亞季市東南11英里(18千米)的第四核發電機組發生爆炸,造成了核電站空前絕後的重大事故。前3個月死亡31人,15年內則死亡8萬人,13.4萬因核輻射而致病,30公里不能住人。至今該地還是一座鬼城,倒是有很多野生動物出沒,甚至還是稀有的野生動物。30多年過去了,這裡還是一片荒涼,並沒有住人,專家說該地核汙染要持續幾個世紀呢!

揭秘廣島長崎能住人的原因

通過福垊這幾段的敘述,您發現答案了嗎?沒有,也不怕。福垊就是來回答這個問題的。廣島和長崎能住人的真正原因就在於,當初美國為了儘可能地炸平地面建築物,而採取了高空爆炸的方式。高空爆炸使核輻射能夠在高空中隨風以及四處擴散而到地表就會大大減少核輻射。其嚴重輻射也持續的時間很短,劑量很小,故而轟炸後不久就可以放心地重新建設廣島和長崎。

但切爾諾貝利事故卻是在地表爆炸的,這就意味著輻射會大大地滲入底土。雖然30多年的切爾諾貝利鬱鬱蔥蔥,動物歡快,但對人體傷害的核輻射依然夠得上傷害劑量的。試想如果原子彈,尤其是鈈彈在地表進行爆炸的話,那麼其危害估計比核洩露爆炸厲害的多,真可能多年以後也寸草不生。最後福垊反對核的軍用和民用,因為一旦發生核洩漏甚至核爆炸的話,將不堪設想。日本福島核洩露,至今還讓人心有餘悸。


福垊


1945年投下的兩個原子彈讓萬惡的日本軍國主義徹底低了頭,這兩個原子彈也讓無數的日本平民在瞬間化為灰燼。投下第一個原子彈日本天皇還仍在堅持著抵抗,立馬第二個原子彈的他徹底知道了原子彈的有多恐怖。再不低頭下一個被炸死的就是東京。


原子彈的威力到底有多麼的可怕?

在《幹掉太陽旗》這本書當中對原子彈的爆炸有非常生動的描述:“在核裂變瞬間,炸彈內的溫度超過100萬華氏度,炸彈發出的光是太陽光的10倍。百萬分之幾秒後,炸彈正下方地面溫度驟升到6000華氏度,同時還有致命的放射性伽馬射線。”

在原子彈核心爆炸範圍內向外的將近半公里區域內成千上萬的人類在一瞬間就化為了一個木炭,無數的建築在一瞬間全部化為灰燼。

據戰後的調查,在那些被燒焦的屍體當中,他們的內臟和器官就在短短的幾秒,甚至是幾毫秒內全部蒸發為空氣。原子彈爆炸所帶來的超高熱量,將周圍一切東西在頃刻間化為烏有。

在原子彈爆炸的一瞬間有將近7萬的日本民眾直接被炸死,而兩個小時之後又有將近8萬的日本人在熱浪中被燒成灰燼。

原子彈爆炸留下的核輻射也同樣太過恐怖,日本投降之後,美日兩國隨後立即向世界宣稱遭到原子彈轟炸的廣島和長崎至少100年都不能住人。


可如今我們在看到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早已是繁華的都市,居住了上10萬民眾。難道核輻射沒起什麼效果嗎?

原子彈威力的誇大

當時原子彈剛剛造出來,技術和各方面都不是很成熟。二戰之後,美國和蘇聯成為世界上兩大超級大國,他們之間的冷戰是美國誇大原子彈威力的一個重要原因。

美國就是為了彰顯自己強大的軍事力量,以恐嚇住其他社會主義國家,鞏固自己在世界上的霸主地位,所以需要大力的誇大原子彈的威力。而戰後日本也得到了美國大力的支持,於是日本也會順應美國同意原子彈威力大的這個說法。


日本人多地少

其實在1945年,日本便開始對廣島和長崎進行重建。由於日本人口較多,但土地太少。所以無奈之下,日本人只能團結一致,在美政府的大力支持下。

很快廣島和長崎就恢復了之前的面貌,但是原子彈留下的核輻射,的確也讓戰後許多的倖存者都患有各種各樣的病。

100年不能住人只是推測

沒有任何一個科學家能夠確定,就一定要100年才能出人。再說原子彈當時並非是在地上爆炸,而是在空中就爆炸,主要危害即是在空中,而地面上的危害其實是非常小的。

而且廣島和長崎都位於日本沿海地區,原子彈所留下的核汙染物很容易就會被海風海水中的暖流所帶走,所以核爆炸留下的核輻射也會變得很小,因此廣島和長崎現在也能夠大量的住人。

但恰恰讓人覺得可恨的是,日本人就抓住了廣島長崎100年不能住人的說辭,用來反駁國際社會對他們二戰時犯下錯誤的控訴。

由於有了廣島和長崎的原子彈,許多國家都放棄了要求日本進行戰爭賠款。這樣一個民族,只貪圖利益,讓自己的民眾付出巨大的犧牲,留下無窮無盡的後遺症,這是對人類人性的一種泯滅。 望世界和平。


策神歷史


在原子彈被研發出來至今,人類所生活的城市只有兩個遭受到其轟炸,兩座城市分別為日本的廣島與長崎,原子彈的爆炸造成了數十萬的死亡,兩座城市瞬間變成廢墟。


原子彈的爆炸會不僅威力巨大,它所釋放出來的輻射更是嚴重危害人類的身體,引起身體發生一系列的鉅變。距離長崎與廣島的原子彈爆炸已經過去83年,如今的長崎和廣島已然生活著很多人,那麼為什麼還沒有過一百年就已經可以居住人呢?

△上圖為受輻射影響變異的動物

其實原子彈爆炸的地方一百年不可以住人是不科學的,原子彈釋放的輻射雖然威力大,但是作用時間短,尤其是廣島與長崎這兩座城市靠近太平洋,其所遭受的輻射很快就被消耗殆盡。



真正對環境有著巨大影響的不是原子彈爆炸,而是核洩漏,例如歷史上發生的兩次洩漏——福島核洩漏與切爾諾貝利核洩漏。兩次洩漏所遺留的問題遠比原子彈爆炸要多的多。核洩漏中核原料遠比原子彈多,且滲透到地下,河流,湖海等等,所以只能等待大自然慢慢的修復。


麥地傳奇


日本廣島目前常住人口大約是110多萬,長崎的人口大約是40多萬,而且目前廣島和長期的核輻射處於正常水平,在這兩個地區生活的居民也都處於正常的健康狀態,所以這兩個在二戰時遭受原子彈轟炸的城市現在是適合人類居住的。


被原子彈轟炸後一百年不能住人?

這一疑問是否靠譜呢?因為從美國在日本投下原子彈到現在都還沒有超過一百年,對於當時原子彈爆炸造成的可能嚴重後果也只能是當時的推測而已,並且當時為了渲染原子彈的恐怖殺傷性,也有誇大宣傳的因素在裡面。

至於美國在日本投放原子彈後核輻射水平為什麼不高,可能有以下原因:

第一、當時的原子彈當量小,威力小,釋放的有害物質少。

美國投向日本廣島的原子彈“小男孩”,實際當量1.5萬噸,在空中580米處爆炸,當場死於原子彈爆炸的6.7萬人,受核輻射後又死亡3.6萬人;投放在長崎市中心的“胖子”原子彈在高空503米處爆炸,TNT當量2.2萬噸,造成10萬人傷亡,60%的建築物被摧毀,造成的傷害也讓世界震驚。但是當時的原子彈由於剛研發出來,實際當量和威力遠沒有今天動不動就是百萬噸級、千萬噸級當量的原子彈威力大,危害性大。

第二、原子彈爆炸過程中已充分發生化學反應,有害輻射物質減少。

廣島和長崎核輻射低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原子彈在爆炸的過程中已經發生充分的化學反應,有害輻射物質減少,進而對環境的影響減小。而像核電站的核洩漏,由於是未經充分反應的物質,核輻射的輻射週期要長的多。

第三、日本是季風性氣候,經過雨水沖刷和大氣環流的作用,輻射被稀釋。

美國投放的原子彈是在離地面500-600米的空中爆炸,有害物質分佈在離爆炸中心方圓幾十公里的範圍內,經過季風的長期影響和雨水的沖刷作用,很多有害輻射物質已被風吹散和被雨水沖走。而且就在美國投放原子彈以後的幾年中廣島和長崎就開始重建,也導致很多有害輻射物質發生遷移和變化從而降低了核輻射水平。

目前廣島和長崎都有很多人口居住,並且健康水平也是正常的,這說明原子彈爆炸一百年不能住人只是當時的推測,當時為了渲染原子彈的威力,美國做的一種誇大的輿論宣傳。因為原子彈這種武器以前沒有見過,通過宣傳其巨大的威力和殺傷性可以達到威懾的目的,進而有利於樹立美國核大國的地位。


銘蘇先生


原子彈核輻射怎麼殺人

核爆炸前十幾秒內放出的中子和γ射線對生物體、電子器件和其它物體的核輻射防護殺傷破壞作用,早期核輻射對人員和物體的損傷程度取決於吸收劑量。
人長期暴露在輻射下會危害身體,表現為破壞細胞及人體正常機制,引發細胞癌變,甚至導致基因突變,遺禍子孫後代,使得輻射的作用在子孫身上展現出來。這些作用包括頭部與腦部、眼部發育缺陷、生長緩慢和嚴重的認知學習缺陷。
核輻射一般的情況對人員的影響表現在核輻射,放射性物質可通過呼吸吸入,皮膚傷口及消化道吸收進入體內,引起內輻射,γ輻射可穿透一定距離被機體吸收,使人員受到外照射傷害。根據吸收的輻射量大小影響可由疲勞、頭昏、失眠到癌變,致死。 引自百度百科

核武不是神器,科學看待

我國第一顆原子彈一一“爭氣彈”

人們對核武的誤區一一輻射能穿透一切,沒人能逃脫其致命的影響


長期以來,由於誇大宣傳,核武器一直被民眾神話,認為只要原子彈出動就能擺平一切,即使炸不死也會由核輻射毒死,其實這是認知誤區,射線是可以被削弱、屏蔽的,避難所與人防設施內是相對安全的。

日本廣島長崎兩地為什麼能這麼快住人?切諾貝利為什麼不行?

一.還有原子彈的威力大小是與核當量核裝藥利用率有關的。

像在日本長崎,廣島投下的原子彈“小男孩”,核彈本身連同外殼長3米,直徑71釐米,重約4噸,當量僅1.2~1.5萬噸,與現在的原子彈當量相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美國庫存核武庫中當量最大的彈頭B53核彈(以及在“大力神”Ⅱ導彈上使用的彈頭W53),當量900萬噸,重約4噸,當量重量比約2 200噸/千克,相當於“小男孩”的500多倍。

所以說,“小男孩“”胖子”的威力還是挺小的。而切爾諾貝利光是洩露的核燃料就有8噸相當於6到7個“小男孩”。

而且連續的爆炸引發了大火併散發出大量高能輻射物質到大氣層中,這些輻射塵涵蓋了大面積區域。這次災難所釋放出的輻射線劑量是二戰時期爆炸於廣島的原子彈的400倍以上。

切諾貝利核電站核洩漏後資料圖

二.原子彈核裝藥的利用率不充足

而且長崎的“胖子”原子彈核裝藥的利用率約17%,“小男孩”只有約1.3%,也就是說,核料都沒有充分作用就炸出去了。小男孩裝有60公斤的鈾-235,當中只有約一公斤在爆炸中進行了核裂變,釋放的能量約相等於1.3萬噸的TNT烈性炸藥。爆炸導致約7.14萬人當場斃命,10萬人不同程度受傷。

“小男孩”爆炸影視圖片

三.原子彈核料反應方式不同

“小男孩”和“胖子”採用的是快速鏈式反應,裡面大部分放射性材料會在引爆後迅速消耗,剩餘的也會被爆炸氣流吹散,殘留的放射性很小。

而核電站是慢式反應,能量是緩慢釋放的,發生核事故後大量還未反應的放射性同位素直接被拋射到周圍環境中,使該地區成百上千年都保持很高的輻射,退化成不適於人類居住的地方。


四.地理位置制約

廣島是沿海城市,又是在半島型的地區。八月份的東南季風把空氣中的輻射吹入大海中了。所以殘留的少。

而切爾諾貝利發生在4月份,刮東南風,洩露的物質與塵埃全飄到東歐與北歐了。並且切爾諾貝利是內陸,汙染受地形制約,無法擴散。

日本俯視圖


五.汙染方式不同

“小男孩”於1945年8月6日早晨8點在日本廣島上空9000米高空投下,15分鐘後,在廣島相生橋上方550-600米高度爆炸。

廣島是“核爆炸”,爆炸產生大量的熱帶動塵埃上升到平流層,平流層的特點就是有個相當平穩的氣流,將放射性粉塵吹走。凌空爆炸還有個特點,衝擊波過後,這些核輻射的物質大多留存在了地表和空中,深層的土壤並沒有收到多大影響,地表土壤剷除無大礙。

切爾諾貝利是“核洩漏”,放射性物質流入土壤中和河流直接汙染,土地和水源都被汙染,不能使用。


六.經驗認知問題

原子彈第一次在廣島試爆,人們不清楚它的後續輻射危害,在爆炸過後就陸續回去建設城市了,實際上輻射殘留危害性是慢性長期的,會破壞人體機制,危害細胞,突變基因,慢慢致死甚至危及後代。日本核爆區後來陸陸續續病死了十幾萬人,各種突變病重突發。


相反切爾諾貝利是蘇聯人已經承受了冷戰對核打擊的恐懼,所以一發生事故全部緊急撤退了。

廣島

總結


總結日本廣島為什麼住那麼多人

1.當時原子彈威力小,破壞小。

2.島國氣候天氣幫了日本一把。

3.凌空爆炸,放射物快速燃燒,後續輻射殘留不多。

4.對原子彈危害認知不足,過早居住也死了很多人。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希望天下無戰事


筆白書雄


原子彈的爆炸威力除了衝擊波以外,更重要的核輻射。爆炸威力只能持續較短時間,核輻射則是長期問題。因此決定這一地區核爆炸後能不能住人的關鍵就是核輻射的程度。日本廣島長崎的核輻射程度遠低於切爾諾貝利,因此可在戰後沒多久就開始重建工作。決定核輻射程度的關鍵就是核彈的成分,當量和引爆位置。

美國曼哈頓工程研發的核彈頭是初級彈頭,和現在的核彈不可同日而語。美軍在廣島扔下的第一顆核彈是鈾彈,也就是以鈾235為主要原料的核彈。這枚核彈的TNT當量比較小,在兩萬噸左右。

美國科學家其實非常清楚,這種核彈如果採取空中核爆,威力會削弱一大截,核汙染無法滲透到地面。但美軍扔原子彈的目的並不是為了毀滅廣島,而是逼迫頑固的日本高層投降。因此這枚核彈在500米的高空中引爆,衝擊波造成9萬多人傷亡。但由於是高空爆炸,輻射被空氣緩衝,因此沒有出現一百年不能住的情況,短期可以恢復。

長崎的核彈用的是鈈,原料是鈈239,其威力更大一些。從核能潛力的角度出發,這種原料比鈾高級,可以發揮更大潛力。美軍投放時還是採用的空中爆破,目的也是減少傷亡,達成政治目的即可。因此兩枚核彈都不是為了破壞而扔,給日本保留了重建的餘地。對於這一點,當今日本的部分偏激人士應該反思。

切爾諾貝利性質就變了,直接在地表爆炸。核汙染直接滲透進地表深層,至少幾百年內不適合人類居住。而且切爾諾貝利的當量遠超廣島,威力是廣島原子彈的400倍。這種威力可以直接把核電站炸出大氣層。

現代洲際導彈搭載核彈頭的威力普遍是廣島的200倍以上。如果發生核戰,地球生態會徹底毀滅,糧食也長不出來。如何防範核擴散,是關係到全人類命運的大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