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島長崎核爆之後能夠重建,為何切爾諾貝利卻至今雜草叢生?

陳剛舉


很多人談“核”驚變就是因為核原料屬於雙面劍,既可以作為清潔能源使用,也可以作為武器使用。雖然現在已經有超過5個國家擁有或者間接擁有核技術,但是真正且合法的擁有核武器的卻只有聯合國“五常”擁有。自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在在二戰結束前夕成功爆破,到第二、第三顆原子彈直接被應用到戰爭中,已經過去半個世紀有餘。而這兩顆原子彈也是迄今為止唯一兩顆被應用到實戰中的核武器。





一顆“胖子”、一顆“小男孩”兩顆唯一被應用到實戰中的核武器雖然加快了二戰結束的步伐,但是其在日本長崎和廣島爆炸後產生的危害卻是巨大的(至今很多人得病的幾率都高於其他城市)。在二戰後過了5年時間,廣島和長崎兩塊曾經經受過核打擊的土地上日本人就已經在進行戰後重建工作,以致很多人對於核武器的永久傷害覺得並沒有那麼害怕。現在的長崎和廣島也已經恢復為幾十萬和上百萬的大城市。



而另一端曾經遭受過嚴重核汙染的烏克蘭基輔東部的切爾諾貝利地區自爆炸後已經過了30年了,至今仍然是雜草叢生被列為“禁區”。明明都遭受了核汙染為什麼處境卻有這麼大不同呢?


其實之所以有不同結果的原因是,兩個地區的核輻射方式和當量都不同,比如廣島和長崎兩座城市投放的原子彈,首先爆炸當量比較小,比如小男孩只裝有60千克的核燃料,這些核燃料在爆炸時都完全反應,核燃料已經衰變的輻射很小了,而且採用的是核汙染較小的“空爆”方式,爆炸產生的帶有核輻射分子的塵埃較少,再加之廣島和長崎兩座城市靠海的地理優勢下,這些核塵埃都被海風吹走,所以對市區造成的汙染並不是很嚴重。僅有少量的核塵埃落地,所以爆炸後的土地依然可以種植農業(爆炸後有不少人存活下來,只不過陸續都得病去世,這也是所有核汙染地區的普遍現象)。





但是切爾諾貝利就不一樣了,首先據說有將近50噸的核燃料被直接拋灑到核電站附近的地面上,這些核燃料當時都處於“核衰變盛期”,本身就是強核輻射源,再加之當時處理不是很及時(清理了幾個月),很多核輻射物質都進入了地下水,這就造成土地和地下水都處於高輻射汙染狀態,所以過了30年時間,這塊禁區仍然輻射超標的原因就在於此。雖然現在已有樹木植被生長,但是當地的核輻射值仍然高出人體所能承受的輻射正常範圍。人都不能重新踏入,還提什麼重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