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島和長崎被原子彈轟後,現在為什麼可以住人了?

古今說史


核爆炸其實沒那麼恐怖。下圖是日本廣島現在的夜景,相當繁華,一點也沒有70多年前遭受過原子彈轟炸的樣子。

日本的長崎、廣島兩個城市當然是遭受到美國貨真價實的原子彈打擊。可能有部分陰謀論愛好者會認為日本根本沒有遭受到原子彈襲擊,認為美日兩國當初是在配合演戲等等。但熟悉二戰的人都知道,和今天美日之間如膠似漆的關係不同,二戰時期美日兩國打得真是你死我活的,屬於勢不兩立的死對頭。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國內有一些個“大東亞主義”者激動萬分,這次終於可以和白人一決高下了。美國如果沒有兩次使用原子彈讓日本國人的心理防線徹底瓦解,當時狂熱的日本帝國怎麼會甘心投降呢。1945年8月,美帝國主義在日本廣島扔了一個“小男孩”,然後又在日本長崎扔了一個“胖子”,當量分別是1.7萬噸和2萬噸TNT,日本差點兒被炸得永世不得翻身。兩枚原子彈直接導致日本放棄了抵抗,無條件投降。

如今長崎、廣島兩個城市都已經基本和普通城市一樣繁了,只有少部分核爆區域被保存下來以警示後人。那麼,長崎、廣島兩個城市為什麼能夠在遭受到原子彈打擊後能夠在70多年後恢復如初呢?

原子彈對廣島和長崎的打擊相當可怕,1945年8月6日當天,廣島市內的日本第二軍人數為23000人,另外還有2萬名新應徵軍人正在經廣島中轉前往外地,原子彈爆炸時,他們正位於爆心附近,距離爆心只有一公里遠。

核爆發生時,瞬間就有近兩萬名正在廣島城旁邊的陸軍大操場上舉行朝會儀式,或在食堂內用早餐的日本軍人化為烏有。沒有當場死掉的士兵,則全身嚴重燒傷,耳朵、鼻子全都燒掉,抬頭看核爆火球的人眼睛被燒成窟窿。

不過,廣島和長崎在戰後很快恢復,並沒有受到原子彈的太多影響。這主要是因為美國的這兩次原子彈打擊行動都並不完美。例如投放在廣島的原子彈是“小男孩”,它屬於一枚鈾彈。由於鈾實在是太少太珍貴了,當初為了儘快結束戰爭,美國在從未進行過任何一次鈾彈實際試驗時就將其投入到了實際作戰中去。最終實際使用後美國才發現“小男孩”的威力並沒有全部被釋放出來,如果稍做改進,“小男孩”的打擊威力至少會提升10倍。

而投放在長崎市的“胖子”則屬於一枚鈈彈,受長崎市多山地形影響,其爆炸衝擊波被基本限制在較為平坦的浦上區這個區域,最終殺傷範圍並不理想。所以這兩次核打擊都屬於不完美的核打擊,日後兩個城市才得以迅速重建。

而且當時兩次核打擊都採用了空爆的模式,以增強瞬時打擊威力。不過這也大幅度減少了地面的放射性沾染,明顯降低了核打擊後地面的放射性汙染程度。加上兩座城市都屬於沿海地區,在季風的幫助下,放射性落塵很快就被吹散到大海,所以在核打擊後數年後,兩個城市的放射性汙染程度就已經很低了。

而核洩漏就不一樣了,以著名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為例,1986年4月26日凌晨,切爾諾貝利4號機組發生爆炸,相當於400枚廣島原子彈的放射性威力。這起事故導致了9萬人死亡,至少27萬人患病,最終受到核輻射影響的人數可能高達500萬人,有數據表明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的核輻射中心區域在500年內都不宜住人,這主要是因為核電站洩漏的是沒有參與過反應的鈾-235等放射性物質,非常難以被稀釋消散,所以這些區域就很難被恢復了。


科羅廖夫


我是軍事妹子,我來回答吧!首先,廣島和長崎的核爆炸的威力並不能算特別強(TNT當量10萬噸以下),在核爆中心仍然有相當人數的人存活了下來。從事後的美國檢查和爆炸中也可以看出,此次的核爆炸只是將方圓10公里左右的市區摧毀,而且並不是特別徹底,而日本這樣的國家由於二戰末期一直被美國戰略轟炸,這種毀傷很快就可以重建,所以核爆後日本平民只要抓緊重建,很快就可以繼續居住。

其次,廣島和長崎核爆的原子彈由於核爆,核物質完全反應了,並沒有產生大量的核塵埃,僅存的少量核塵埃也由於廣島長崎靠海的地理優勢被海風吹走,所以對市區造成的汙染並不是特別嚴重。而只要核塵埃沒有落下,核爆炸後的土地甚至都可以迅速種植糧食,從廣島長崎核爆第二年就有樹苗冒出也可以證明這一點。

而蘇聯的切爾諾貝利事件中,反應堆中巨量的核燃料由於無法第一時間被掃除,這造成了當地的土地一直都是高輻射汙染狀態。不僅至今周圍沒有任何樹木生長,連人一踏入都會形成各種併發症,而且切爾諾貝利事件和核爆炸不同,核爆炸產生的蘑菇雲會飛騰的特別高並且被氣流捲走一定的核塵埃,而核洩漏則是直接將汙染作用於土地,並且會融入地下水系統,所以至今切爾諾貝利地區都無人居住。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廣島和長崎核爆後日本平民在沒有使用任何防護手段時死傷也僅僅才30萬人左右,而在另一邊的“李梅”火攻中美國只動用了300架左右的轟炸機就接近了長崎廣島核爆毀傷效果,並且在大火中10萬人的直接傷亡明顯給日本人帶來的震懾更大,早期核彈由於爆炸威力小輻射低,並且由於日本特殊的地理環境,長崎和廣島能居住就不奇怪了。


軍事新觀察


答:廣島和長崎的原子彈,採用的是空投方式,然後在空中引爆,爆炸後對地面的核汙染有限。


在1945年8月6日8點15分,美國在日本廣島投下代號為“小男孩”的原子彈,當時造成14萬人死亡;三天後的11點02分,美國又在長崎投下代號為“胖子”的原子彈,造成7萬人當即死亡。

而現在,廣島和長崎已經成為繁榮的都市,除了幾座紀念碑外,已經看不出這裡曾引爆過原子彈,當地的核輻射劑量,也沒有像切爾諾貝利核事故那樣嚴重。


在原子彈中,發生裂變的主要材料是鈾-235,當初原子彈對裂變材料的利用率很低,只有5%左右;比如小男孩中鈾-235有60公斤,發生裂變的鈾不到一公斤,虧損的質量還不到1克。

之所以現在廣島和長崎能夠住人,和以下幾點有關:

(1)原子彈中雖然是高濃縮鈾,但是整體質量並不多,無法與核電站中鈾的質量相比;

(2)小男孩和胖子的原子彈,均採用空中引爆的方式,爆炸後的放射性物質很大一部分存在於空氣中,然後經過大氣運動分散到較大的範圍內,對地下水的影響很小;

(3)原子彈爆炸後,反射性嚴重的元素,基本都是半衰期短的物質,比如碘131半衰期只有8天,氙-133半衰期只有5天,經過多步衰變後,成為了穩定的非衰變物質。

原子彈殺傷力之所以強,與核輻射的關係不大,原子彈爆炸中大約有50%的能量以衝擊波的形式釋放,40%是熱輻射,5%是高能粒子等等,這些能量可以破壞大量建築物,直接殺傷沒有保護措施的人員。


但是在切爾諾貝利核事故中,發生的是核反應堆物質洩漏,這些放射性物質從洩露點逐漸向外擴散,所以在洩漏點周圍核輻射劑量非常高,還會嚴重汙染地下水。

廣島和長崎遭受的原子彈襲擊,已經過去了70年,經過雨水的沖刷、衰變物質的穩定,現在當地的核輻射劑量已經很低,不會對人體造成明顯影響。

像島國那樣寸土寸金的地方,不得不在廢墟之上居住;而其他大國,進行過核試驗的地方,都是荒無人煙的地區,根本不用擔心核輻射問題。


好啦!我的內容就到這裡,喜歡我們文章的讀者朋友,記得點擊關注我們——艾伯史密斯!


艾伯史密斯


核武器爆炸與核電站爆炸不同,核反應堆與核武器使用原理雖然都是鏈式反應,但是已知兩起核反應堆爆炸事故都是因為其他原因引起的爆炸,導致未完全反應的放射性物質擴散到大氣層導致嚴重核汙染。

而原子彈爆炸使用內爆式,對鈾使用率高於核反應堆,因此遺留的高放射性物質很少,而且半衰期也很短,很快就反應完了;並且長崎廣島所投下的原子彈都使用的是空爆方式,在高空中爆炸,因此大部分物質也都很快被高空氣流吹走。

所以實際上爆炸後當地環境很快就恢復到人類能夠居住的標準了。


用戶52240472254


有一種說法,美軍當年投下的是巨型燃燒彈,並不是原子彈。美國將巨型燃燒彈謊稱原子彈恐嚇日本。而日在失去了制空權後對巨型燃燒彈的威力同樣害怕,但不像恐懼原子彈一樣。因此,長崎、廣島被轟炸後,日本並沒有投降,也沒有撤離常住人口,也沒有進行洗消,兩城市也沒有畸形人。日本之所以投降,除了懼怕美軍巨型燃燒彈,更懼怕蘇軍參戰,消滅關東軍截斷日本戰略退路,與美軍夾擊日本,瓜分日本,造成日本滅國。日本之所以明知不是原子彈轟炸而承認,也是為了掩飾戰敗和壓服死硬的軍國主義分子,以免這些人死戰把日本拖入滅國的絕地。


風瀟瀟65128298


因為核物質的半衰期一般只有幾十年,比如銫137的半衰期就只有30年,而且這兩顆原子彈是在空中引爆的對地面的核輻射影響就進一步降低了。而且當時這兩顆原子彈的當量非常小遠遠不能和現在的原子彈或核電廠相提並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