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島和長崎被原子彈轟後爲什麼現在就可以住人了?

古今說史


我是軍事妹子,我來回答吧!首先,廣島和長崎的核爆炸的威力並不能算特別強(TNT當量10萬噸以下),在核爆中心仍然有相當人數的人存活了下來。從事後的美國檢查和爆炸中也可以看出,此次的核爆炸只是將方圓10公里左右的市區摧毀,而且並不是特別徹底,而日本這樣的國家由於二戰末期一直被美國戰略轟炸,這種毀傷很快就可以重建,所以核爆後日本平民只要抓緊重建,很快就可以繼續居住。

其次,廣島和長崎核爆的原子彈由於核爆,核物質完全反應了,並沒有產生大量的核塵埃,僅存的少量核塵埃也由於廣島長崎靠海的地理優勢被海風吹走,所以對市區造成的汙染並不是特別嚴重。而只要核塵埃沒有落下,核爆炸後的土地甚至都可以迅速種植糧食,從廣島長崎核爆第二年就有樹苗冒出也可以證明這一點。

而蘇聯的切爾諾貝利事件中,反應堆中巨量的核燃料由於無法第一時間被掃除,這造成了當地的土地一直都是高輻射汙染狀態。不僅至今周圍沒有任何樹木生長,連人一踏入都會形成各種併發症,而且切爾諾貝利事件和核爆炸不同,核爆炸產生的蘑菇雲會飛騰的特別高並且被氣流捲走一定的核塵埃,而核洩漏則是直接將汙染作用於土地,並且會融入地下水系統,所以至今切爾諾貝利地區都無人居住。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廣島和長崎核爆後日本平民在沒有使用任何防護手段時死傷也僅僅才30萬人左右,而在另一邊的“李梅”火攻中美國只動用了300架左右的轟炸機就接近了長崎廣島核爆毀傷效果,並且在大火中10萬人的直接傷亡明顯給日本人帶來的震懾更大,早期核彈由於爆炸威力小輻射低,並且由於日本特殊的地理環境,長崎和廣島能居住就不奇怪了。


軍事新觀察


核武器爆炸與核電站爆炸不同,核反應堆與核武器使用原理雖然都是鏈式反應,但是已知兩起核反應堆爆炸事故都是因為其他原因引起的爆炸,導致未完全反應的放射性物質擴散到大氣層導致嚴重核汙染。

而原子彈爆炸使用內爆式,對鈾使用率高於核反應堆,因此遺留的高放射性物質很少,而且半衰期也很短,很快就反應完了;並且長崎廣島所投下的原子彈都使用的是空爆方式,在高空中爆炸,因此大部分物質也都很快被高空氣流吹走。

所以實際上爆炸後當地環境很快就恢復到人類能夠居住的標準了。


復興軍事


有一種說法,美軍當年投下的是巨型燃燒彈,並不是原子彈。美國將巨型燃燒彈謊稱原子彈恐嚇日本。而日在失去了制空權後對巨型燃燒彈的威力同樣害怕,但不像恐懼原子彈一樣。因此,長崎、廣島被轟炸後,日本並沒有投降,也沒有撤離常住人口,也沒有進行洗消,兩城市也沒有畸形人。日本之所以投降,除了懼怕美軍巨型燃燒彈,更懼怕蘇軍參戰,消滅關東軍截斷日本戰略退路,與美軍夾擊日本,瓜分日本,造成日本滅國。日本之所以明知不是原子彈轟炸而承認,也是為了掩飾戰敗和壓服死硬的軍國主義分子,以免這些人死戰把日本拖入滅國的絕地。


風瀟瀟65128298


因為核物質的半衰期一般只有幾十年,比如銫137的半衰期就只有30年,而且這兩顆原子彈是在空中引爆的對地面的核輻射影響就進一步降低了。而且當時這兩顆原子彈的當量非常小遠遠不能和現在的原子彈或核電廠相提並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