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風險和調控風險博弈之中,2018的房地產市場亂象叢生

有人說中國目前的樓市已經是夠多了,足夠全中國人住個夠,其實這種說法不夠嚴謹,卻賺足了噱頭,因為這種說法說誇大了“平均”這個概念。那麼這個結論是怎麼得出來的呢?其實很簡單,只要不考慮個人實際需求,也不考慮所擁有的房子的實際使用價值,簡單的把農村、郊區、城市混為一談,掐指一算,就不難得出這個令人瞠目結舌的結論。那麼,今天的房地產行業究竟怎麼樣了?讓我一起來看看。

在風險和調控風險博弈之中,2018的房地產市場亂象叢生

從積極的意義上看,的確近十年來,房地產已經發展成為我國的第一大支柱性產業,整個產業鏈不僅僅為保持GDP的高增長做出了重大貢獻,更是解決了數以千萬人的就業問題。當下大城市的經濟發展走上正軌,房地產的支柱產業地位雖然不明顯,但仍然在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在二、三、四線城市,房地產仍然是當之無愧的支柱產業。三四線城市產業薄弱,城市造血功能不足,依靠房地產來帶動經濟的發展是多數城市的優先選擇。

在風險和調控風險博弈之中,2018的房地產市場亂象叢生

從消極的意義上看,隨著三四線棚改放緩,狂歡逐漸走向臨界點,部分城市面臨調控風險,再加上各大省會城市發力搶奪人才,此時在沒有人口、產業等核心競爭力支撐的三四線將承擔更多的風險。

另一方面,在“政治市”烏雲壓頂,在城市化率逐年減速之下,房地產業的風險正在積聚,首先是融資風險,在去槓桿的政策之下,房產行業的融資渠道遭到重大打擊,曾經房產高度依賴的非標融資遭到嚴控,商業銀行不斷縮緊房地產企業的信貸額度,授信條件更苛刻銀行輸血也更加艱難。其次是債務風險,房企將在2018年迎來公開債務到期的一個高峰。

正是在這樣的風險和調控風險博弈之中,2018的房地產市場亂象叢生,為了嚴防金融系統性風險的出現,直接凍結流動性,只許進,不許出,是最直接也是最溫和的政策手段。

為什麼這麼說呢?風險的背後就是承擔風險,調控政策的目的,就是控制交易量,沒有交易就沒有價格的大幅波動,沒人買沒人賣,價格還有什麼還漲跌的呢,風險也因此被控制住了。

下面讓我們再來看看另一部群體,還沒有買房的剛需,步入今年之後,除了硬性購房標準更為嚴格之外,對於剛性購房者的軟件也有了更為苛刻的要求。一句話,買房不划算,購買力不足,貸款利息高,還款時間長,不確定性較高,這樣,你還願意成為投機炒作者的接盤俠嗎?

前段時間,關於短短48小時丹東房價暴漲驚人的57%的報道,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和熱議,也恰好反映出人們對房價上漲的焦慮和恐慌,其實大可不必如此,如果自己身處都市,買房從來都不是唯一的答案,可以選擇租房,現在租房也更加便利方便,在58同城上很多房源可以直接找到房東,住著也會踏實一些。時代變了,每一個時代都有它的概念和價值觀,如果趕不上過去的列車,不如早早去下一站看看。

在風險和調控風險博弈之中,2018的房地產市場亂象叢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