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股市第一高價股,如今為何無人問津

近期,股市有著回暖跡象,而第一高價股貴州茅臺再次突破萬億市值,成為股市第7家市值突破萬億的個股。而在此時,是否還記得曾經第一支突破300元的兩市第一股中國船舶(現名*ST船舶),時隔10年,現今不僅股價僅為當時的1/10不到,更是業績虧損(一季度稍有盈利)存在著退市風險。

那麼到底是因為什麼原因造成了曾經市場的寵兒,如今卻無人問津:

  • 海工市場的持續低迷

自從07年以來,全球航運市場觸及了歷史的最高點(波羅的海指數),全球的大宗商品航運市場就進入了漫漫寒冬,從近12000點的高點一路下挫,期間略有一些孱弱的反彈,而不斷突破所有從業者的心理防線,3000,2000,1000,600,終於在16年初達到“低點”,開始逐步反彈。

曾經股市第一高價股,如今為何無人問津

而與此同時,航運中最大商品之一的石油價格,也在07年的歷史高點,開始了一路熊市,期間有了短暫的強反彈,之後再次探底。也僅在最近迎來了再次的反彈。但是全球石油的產量卻在一定的減產。

航運市場的低迷,石油價格的慘淡,造成了整個上游產業海工市場重挫,作為以船舶建造及海工設備建造為主營業務的中國船舶,其衝擊可想而知。據悉,曾經價值十億的輪船,現今的價值僅為當時的1/8,乃至更低。於是我們也就看到這樣一幕,年初中國船舶全資子公司,將其建造的在自動式鑽井平臺及平臺供應船大幅度資產減值。資產的客觀貶值,也是其市值走低的重要因素之一。

  • 主營收入減少,原材料價格先行反彈

因為之前提及的航運及海工市場需求的降低,中國船舶的訂單大幅下降,在07年以後,訂單違約的事件更是大幅增加。市場低迷造成了公司業務發展不進反退,曾經的產業佈局及生產力反而成為了如今的累贅和包袱,但是公司沒有及時的壯士斷腕,去粗存精,積極轉型,從而在這些年被沉重的資產包袱壓得無法前行,業績一路下滑。而在今年我們終於看到全資子公司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公開掛牌轉讓所持中船聖匯26%股權。專注核心業務,減負前行的步伐正在逐步邁出。(當然重大的合併重組預期依舊存在)。

與此同時,也可以看到在整個市場訂單需求並未顯著提升的情況下,生產原材料(如鋼鐵)的價格則先行反彈,這個給公司的生產經營造成了極大的成本壓力,業務渠道沒有拓展,但是成本控制這一“節流”措施也難以實施。這也是給企業業績非常承重的一擊。

  • 政策補貼減少

隨著國家財政的收緊,並表措施的實施,對於大多數行業的政策補貼則急劇下降,其中涉及了園林板塊、軍工板塊。而作為軍工板塊的龍頭企業,其影響首當其衝,這需要企業更要擺脫對於補貼的依賴,更加接受市場化的挑戰。在競爭中尋找出自身的優勢,發揮在垂直領域的長處。

曾經的股市第一高價股已從神壇走下,甚至無人問津。但是我們也可以看到公司在困境和逆境中的轉變,拋下其海工領域的包袱,著力打造船舶建設的主業,重新樹立其品牌形象及價值,在細分領域充分發揮自身長處。我們也期待著在不久的將來,看到*ST船舶重新恢復自己的原名,重新起航,砥礪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