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妾室,除了生養孩子,還面臨一種危機

古代的妾室,除了生養孩子,還面臨一種危機

在中國古代,有“女子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說法,這說明女性沒有外出的權力,自然就沒有謀生能力,經濟地位是很低下。而且古人都有“男尊女卑”思想,男人通常都是三妻四妾,妾本身就是一種敷衍的名份。在家中的地位略微高於丫鬟、奴才,俗話說落水的鳳凰不如雞,有些失寵的妾甚至被下人看不起。

古代的妾室,除了生養孩子,還面臨一種危機

封建社會的大家族裡男主人納妾大體有這幾種原因,一是正妻無嗣,招來一小妾為其生養,延續後代。這一類的妾命運還算比較好一點,至少以後會跟著自己兒女,不至於孤苦伶仃無人奉養。雖說如此,但是要說明一點,妾生之子算做“庶出”,如果有嫡長子的情況下,庶子是沒有任何地位的。第二種原因就是純粹的喜新厭舊,隨著年齡的增長,原配逐漸成了“糟糠”,這時男主人再去找一個人年輕貌美的女子來做偏房,等到新鮮勁兒過了,就再不會過問,甚至連看一眼都覺得多餘。這類“妾”的命運是最可悲的,公婆打罵,丈夫不理,正妻排擠,下人鄙視,基本上就是一個多餘的人。妾室不止是男人傳宗接代的機器,此外還面臨一種危機——淪為男人的玩物。男人們之間可以交換妾室,更有甚者會把小妾當作“商品”來買賣、贈送,抵償債務,舊時這樣例子不在少數。

古代的妾室,除了生養孩子,還面臨一種危機

男主人死後,小妾的下場也是比較悽慘。要麼孤寡終老,要麼另行改嫁,但是第二種一般情況下很少行得通,封建社會里女人改嫁本身就不是什麼光彩的事,更何況是作為妾的女人呢?有幾個願意接受的?即便有,嫁過去也只是飽受苦難的生活。

古代的妾室,除了生養孩子,還面臨一種危機

當然古人也不盡然如此,總會有些例外,比如蘇軾小妾王朝雲的命運相比較就好很多,但是有這樣好運的女人又有幾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