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朮、蒼朮——健脾燥溼兩兄弟

白朮、蒼朮——健脾燥溼兩兄弟

白、蒼二術,在現存最早的中藥學著作《神農本草經》中並沒有區分,至南北朝時期,陶弘景在《本草經集註》中提出:“術乃有兩種,白朮葉大有毛而作椏,根甜而少膏,可作丸散用。赤朮葉細而無椏,根小苦而膏,可作煎用。”因為人們逐漸認識到兩者功用不同,所以後世分而用之。

白朮、蒼朮——健脾燥溼兩兄弟

這兩者有什麼區別和聯繫呢?

白朮、蒼朮——健脾燥溼兩兄弟

但是白朮以健脾益氣為主,為補脾要藥,適用於脾虛溼困而偏於虛證者;蒼朮以苦溫燥溼為主,為運脾要藥,適用於溼濁內阻而偏於實證者。清代醫家葉天士認為“白朮苦甘氣和,補中焦,除脾胃溼,用以止汗;蒼朮苦辛氣烈,能上行,除上溼,發汗功大”,說明白朮善補、蒼朮善行的作用特點。

此外,白朮還有利水、止汗、安胎之功。常用治脾氣虛弱運化失常導致的食少便溏、脘腹脹滿、痰飲水腫、自汗及妊娠胎動不安之證。蒼朮還有發汗解表、祛風溼及明目作用,常用治風寒夾溼表證、風溼痺證、夜盲症及眼目昏澀等證。

白朮、蒼朮——健脾燥溼兩兄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