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簡說】白朮,沙蔘,貝母,牛膝,半夏,柴胡,菊花,當歸

白朮 有生白朮、炒白朮。生白朮偏於燥溼利水,宜用於脾虛不能運化,水溼停留而為痰飲、水腫等症。炒白朮偏於補氣健脾,止汗安胎,宜用於脾虛氣弱,運化失常所致的食少便溏、脘腹脹滿、倦怠無力;脾肺氣虛,肌表不固的自汗;妊娠胎氣不安之證。

沙參 有南沙參和北沙參兩類。《本經逢原》曰:“有南北兩種, 北者堅實性寒, 南者體虛力微。”南沙參主產於安徽、四川、江蘇等地, 北沙參主產于山東、河北、遼寧等地, 二者均有清肺養陰、益胃生津的作用。但南沙參偏重於清熱祛痰, 而北沙參滋陰作用好。

貝母 始載於《神農本草經》, 現常見的為川貝母與浙貝母, 二者雖均源於百合科植物貝母屬, 但卻不是同種。川貝母主產於我國的西南及西部, 浙貝母產於浙江及江蘇南部等地。二者均可清熱化痰, 開鬱散結。然川貝母微寒兼甘味, 清潤止咳, 善治陰虛久嗽及燥咳痰黏等症;浙貝母則苦寒清洩力強, 偏於清熱散結, 適用於新咳或肺熱痰喘。

牛膝 川牛膝主產於四川、雲貴地區, 其功效偏重於活血通絡;懷牛膝主產於河南, 其功效偏重於補肝腎、強筋骨。

半夏 分姜半夏、法半夏、清半夏, 三種炮製方法均有燥溼化痰的作用。但清半夏用礬制, 偏於清熱;姜半夏用姜制後, 偏於和胃止嘔;法半夏用石灰制, 偏於化痰。

柴胡 根據植物來源及性質不同分為北柴胡、南柴胡, 又因江蘇、安徽等地的柴胡帶有地上部分的幼苗而稱竹葉柴胡, 產於銀川的柴胡稱銀柴胡。北柴胡長於疏肝解鬱, 南柴胡清熱之力強, 銀柴胡擅清虛熱, 竹葉柴胡疏肝解鬱而不燥。

菊花 有黃菊花、白菊花、野菊花之別, 外感風熱多用黃菊花, 清熱明目平肝多用白菊花, 清熱解毒用野菊花。

當歸 分為當歸身、當歸尾、全當歸, 補血用當歸身, 破血用當歸尾, 補血活血用全當歸。

瓜蔞 分為瓜蔞仁、瓜蔞皮、全瓜蔞 (皮、仁合用) , 瓜蔞仁潤肺化痰, 滑腸通便;瓜蔞皮清肺化痰, 利氣寬胸;全瓜蔞兼具以上功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