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創生存指南:要解決哪些痛點才能成功落地?

初創生存指南:要解決哪些痛點才能成功落地?

初始創業的挑戰性在於尋找新的可重複和可擴展的商業模式,拓展市場並贏得利潤。

這個過程就是一個不斷試錯的過程。

文:陳憲

初創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試錯的過程,諸位初創者,嘗試問自己兩個問題:

你是不是“對”的人?

你在做“對”的事嗎?

初創生存指南:要解決哪些痛點才能成功落地?

1.三個特質,判斷你是否適合創業?

首要是創業者或創業團隊的試錯,也就是說,對於創業來說,你或你們是不是“對”的人。

  • 風險偏好

也就是敢冒險,或者說承受風險的能力比較強。心理學的實驗表明,人群中風險偏好類型遠少於風險規避類型;

  • 組織才能

即阿爾弗雷德•馬歇爾說的第四個生產要素organization。這裡,組織才能包括決策的能力、知人善任的能力等;

  • 激情或好奇心

今天的創業基本都內在著創新。在熊彼特那裡,創新是創業者、企業家的特質。熊彼特意義上的創新是生產函數的改變,亦即投入要素組合的革命性改變。願意不斷作出改變的人,通常充滿激情或好奇心。

初創生存指南:要解決哪些痛點才能成功落地?

2.創業成功,就是“對”的人要找到“對”的事

對自身是否具有創業才能的試錯,必須和市場結合,才能產生具體的產品、服務或技術。

這就是需求試錯。“對”的人還要找到“對”的事。在全面過剩的社會,發現新的市場需求,是小概率事件。

  • 極好的方向感,具有把握需求及演變的能力

在現實生活中,好的創業者和企業家往往有著這種方向感,他們總是對新的商機具有敏銳的嗅覺,能夠及時洞悉和把握市場的需求,並將其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

  • 需求是否存在盈利模式

很多創業者都有看起來很不錯的想法,但就是沒有能夠達到盈利水平的規模,堅持一段時間,把能燒的錢都燒了,也就完事了。當然,你也可以把別的廠商的供給變為你的供給,但你憑什麼呢?在競爭比較充分的行業,你只能依憑技術創新、模式創新,有可能做到這一點。但是,在技術、資本門檻或其他管制條件較高的行業,這是談何容易的事情。所以,需求試錯也是一個小概率事件。

初創生存指南:要解決哪些痛點才能成功落地?

3.創新的雨林法則

打造優良的創業創新環境,優化創業創新生態系統,這是初始創業能否成功的另一個決定性因素。在《硅谷生態圈——創新的雨林法則》一書中,系統介紹了創業創新的生態系統。作者通過比較聖迭戈和芝加哥、硅谷和沃巴什谷,挑戰集群理論,論證創新生態圈對於創業者和企業家的重要性。

  • 什麼是雨林?

初創生存指南:要解決哪些痛點才能成功落地?

  • 是什麼使得聖迭戈、硅谷這麼獨特?

事實上聖迭戈、硅谷已經變成創新活動的高級生產體系——雨林

,而芝加哥、沃巴什谷並沒有形成雨林。

他們認為,傳統創新觀點中的兩個支柱——自由市場與集群——已經無法對系統創新的奧秘提供完整的答案。因為,凡是與創新有關的地方,市場都是非常低效的。這個觀點會令許多人震驚。開始的時候,我們並不認為政府是創新中必不可少的因素,但是,我們的親身經歷告訴我們,公共機構承擔了遠比一般思維中所認為的更加重要的角色。

問題還不止於此。對於創新的生態系統,“最重要的不是經濟產出中的成分,而是配方——各種成分是如何組成到一起的。”、“公共機構可以幫助培育創新系統,各種原材料可以在這個創新系統中以正確的方式組合在一起。”因此,不僅僅是自由市場,而是各種因素協同作用;不僅僅是集群,而是系統要素完美組合的集群。

初創生存指南:要解決哪些痛點才能成功落地?

▲長按保存,分享圖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