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揮淚斬馬謖,你覺得該斬還是不該斬?

19488299962水皮調蝦

諸葛揮淚,本不想斬殺馬謖,但他又確實該死,孔明必須要斬殺馬謖。

軍令如山

馬謖奉命前去戍守街亭前,已經立下了軍令狀,俗話說“軍令如山”,馬謖不聽號令,導致街亭失守,讓蜀國錯失了一次討伐曹魏的大好時機。面對這次戰爭的失利,必須要有人站出來負責,因為諸葛亮要給國人一個交代,那麼作為街亭之戰的總指揮,馬謖無疑是直接責任人。

而且馬謖在這場戰爭中犯下了一個不可饒恕的錯誤,那就是“違亮節度”。馬謖違背了諸葛亮的“戰前部署”,這一點是作為北伐戰爭總指揮所不能忍受的。所以僅僅是這一條諸葛亮已經有了非常充分的理由斬殺馬謖。


穩定後方

當然熟悉三國的人,一定知道關羽曾經也違反過軍令狀,當時因為劉備求情,所以才得以倖免。那麼諸葛亮是不是可以仿照關羽事件,將馬謖押回成都,讓劉禪前來發落呢?

答案是可以的,一旦劉禪處理此事,諸葛亮完全可以在暗中運作,加上為馬謖求情之人眾多,他一定是可以免死的。但是諸葛亮沒有這麼做,孔明採取了一種“先斬後奏”的雷霆手段,快速處理了馬謖。那麼諸葛亮為什麼不願意看到馬謖被赦免呢?


因為諸葛亮要鞏固人心,團結蜀漢政權的各個派系,以平衡各方。諸葛亮在時,蜀國一直都是採取“依法治國”的方針,那麼規矩就顯得非常重要。如果諸葛亮真的借皇帝之口,赦免馬謖,那麼必然會遭到更多人的反對,即使這些人表面上表示沉默,但心裡一定有所不滿,“怎麼,你諸葛亮身邊之人犯錯就可以被赦免,我們犯錯就一定要懲罰。”長此以往,諸葛亮的威信會受到嚴重的影響,這會給廣大將士和百姓帶去一個非常錯誤的觀點,這是孔明非常不願意看到的,也不能看到的,因為他還要繼續他的北伐大業。所以他需要一個穩定的後方,需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馬謖被殺的另一個原因就是他是諸葛亮的親信,和諸葛亮的走的太近,所以諸葛亮不得不斬殺於他,表面自己的態度,表現出自己的公正公平。


揮淚送行

上面已經說了於公諸葛亮必須要殺馬謖,那麼於私呢?這裡我們就需要要解讀一下諸葛亮的揮淚。

其一,孔明惋惜馬謖之才,不忍斬殺馬謖又不得不殺。馬謖無疑是有才的,諸葛亮平定孟獲就是馬謖獻計,攻城為下,攻心為上,所以諸葛亮非常痛惜,痛惜自己失去了一個極大的助力。

其二,孔明自覺有愧先帝。劉備臨終之言就是叮囑孔明,“馬謖有些言過其實”,可是孔明仍然將大任交於馬謖,以至北伐失利,光復中原的大業不得不向後拖延。

其三,馬謖令孔明極為失望。諸葛亮啟用馬謖,實際上更多是想要培養馬謖,以待今後重用,可是馬謖太不讓人爭氣。

其四,孔明為北伐無果而傷心。此次北伐,諸葛亮非常重視,他首次兵發祁山討伐魏國,三十萬大軍風餐露宿欲血奮戰,兵士無不向前,將領無不盡力,最終取下三城,軍臨渭水兵通長安,正值大功告成之時,卻因馬謖之失全盤奔潰,孔明心中極為難受。

其五,為內鬥而痛哭。孔明痛哭蜀國內部派系林立矛盾重重,這些都直接或間接的影響了自己的北伐戰役,而且諸葛亮無法消除這種內鬥,只能震懾和平衡,這些內鬥極大程度上影響了蜀國的存亡。
不管是於公還是於私,諸葛亮都要斬殺馬謖,即使孔明內心深處不想殺死馬謖,他也必須為馬謖揮淚送行,因為諸葛亮不會因小失大,他是馬謖的“老師”,是馬謖的“父親”,可他更是蜀國的丞相,是受先帝遺命的託孤大臣!所以孔明能做的只有保全馬謖家眷,而不能保全馬謖。


古今注

諸葛亮斬馬謖,當然不應該。

蜀國本來就人才稀少。馬謖是蜀國後期難得的智謀之士,在諸葛亮南征孟獲時,曾經向諸葛亮獻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俗話說的好,勝敗乃兵家常事。如果僅僅是因為一次戰役失敗就殺死謀臣,實在是得不償失。



也許有人會認為,馬謖去守街亭是立了軍令狀的,所以馬謖失街亭了就應該殺。其實不然。

立軍令狀是演義中的說法,在正史《三國志》中並沒有這樣的記載。並且,根據《三國志向朗傳》記載,馬謖兵敗後,先是被關進了牢裡,但隨後就逃走了。諸葛亮為此事還專門通緝馬謖,向朗因為和馬謖關係很好,就選擇了知情不報,最後馬謖被逮回來了,向朗也受到了牽連。

設想,如果馬謖當初是立了軍令狀的,那麼他受罰就應該是天經地義,逃避罪責就顯得比較可恥,作為出身荊州名士的馬謖應該不會這麼做。退一萬步講,即使馬謖臉皮夠厚還是選擇了逃跑,那麼品性端正的向朗也不見得會去包庇這樣一個逃犯。

所以,有很大可能是,馬謖覺得自己罪不至死,並且當時很多人都這麼認為,例如向朗。

那麼,諸葛亮究竟為什麼要斬馬謖?

有人也許會說是為了維持法度。的確,諸葛亮治蜀法令嚴明。但也並不完全如此。例如,法正喜歡睚眥必報,多行不法,但諸葛亮卻不敢處罰,甚至彭漾曾唆使馬超謀反,諸葛亮卻為他向劉備求情。在那個時代,人治永遠是大於法治的。馬謖本來就是諸葛亮的親信,諸葛亮完全可以放他一馬。況且,拋開諸葛亮執法是否公正這點不談,在整個三國時期,也沒有看到有打了敗仗就該被斬的法度。所以說,為了維持法度而殺馬謖這個理由太牽強。



諸葛亮在歷史上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但卻也有獨攬大權、軍事能力一般的問題。以那次北伐的實際情況來看,馬謖守的街亭根本就無險可守,還要擋住數倍的魏軍,面對的也是張郃這樣的名將,很難甚至可以說是無可能守得住。最好的辦法,就是諸葛亮親率主力鎮守,而不是實際上的留在後方觀虎鬥。街亭失守的根本原因,不在馬謖,而在諸葛亮的戰略調度失誤。

但我們的賢相諸葛亮是不能錯的。在戰後,諸葛亮又揪住馬謖舍水上山、不聽事先安排及王平建議不放,把錯誤和責任全部推到馬謖身上,將他判為死刑。

殊不知,以當時的情況,馬謖就算不上山也守不住街亭,並且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馬謖有臨時的指揮權,可以根據戰場形勢來定策略,並不需要聽王平來指指點點。諸葛亮給馬謖定罪的理由並不是很充分。



由此,我們完全可以得出結論,馬謖之死,就是為了替諸葛亮善後,馬謖本人也被諸葛亮當成替罪羊。對此,馬謖本人也極不情願,所以才會逃跑。可惜的是,還是沒能免於被殺。

惜哉,馬謖。


桅子花香

我是歷史問答達人“青言論史”,樂於為您解答中國古代史的相關問題。


馬謖的被殺,可以說該殺,也可以說不該殺,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就我個人的觀點來看,馬謖還是該殺。

先說為什麼不該殺,蜀漢正是用人之際,在這種時候斬殺一員能力還不錯的大將,無疑是在自毀長城。而且馬謖是馬良的弟弟,也是和諸葛亮“恩猶父子”的驍將,諸葛亮動手殺掉馬謖,在當時和後來都被激烈的爭議甚至批判。

但馬謖該殺的原因也正是在此,正是因為馬謖是劉備和諸葛亮的嫡系部隊,所以他才應該成那隻被用來儆猴的雞。本來,打了敗仗,而且是具有戰略意義的敗仗,而且他自己之前還立過軍令狀,那麼就該受到軍法的制裁。更何況,在劉備系、劉焉系和土著系三重矛盾之上的蜀漢政權,需要一個公平的尺度來維繫統治。

諸葛亮本身的執政方略,就是以“依法治國”為基礎的。在這個理念的指導下,他必須作出一視同仁的處理,也必須要不偏不倚的治理國家,不然在連年征戰下的蜀漢估計會亡得更快。從這個意義上講,馬謖死的一點都不冤枉。



青言論史

欲斬愛將吾為難,不斬馬謖更為難。斬與不斬間,孔明幹萬難。

先主臨終前與各位大將一一作別。忽見馬良之弟馬謖。沉呤良久,乃謂孔明曰:丞相你看這人若何也?孔明不知究裡,小心回答,良才也。先主曰:不是呀,此人言過其實,不可大用。你今後可慢慢觀察。及至馬謖街亭失事,孔明懊惱不己,先主真是厲害,認人之明,果然。



街亭一敗,追責。必得有人出面擔責才行,否則,沒法向皇上,國家,民眾交待。這老大的責任必須有那麼一個人出頭來頂。馬謖是主要責任人,不擔責不行。丞相千叮萬囑你置若罔聞,王平次次勸說你當耳邊風。這麼大的干係你馬謖當兒戲。出了事就得承擔。至於其他,孔明自有失察之責。這孔明知道。所以,該斬以謝天下。


當年的馬邑之戰。漢兵幾十萬勞而無功,無果而返,讓剿殺匈奴主力的計劃功敗垂成。後來追責,追到王恢身上。而這王恢與消滅匈奴主力的事有甚主要牽掛?只不過是積極主張抗戰而已。但是朝廷要有人為此為責,以告慰全軍和民眾吶,所以,王恢將軍必須死,這事才掀不起大波瀾。於是王將軍就死了,塵埃落定。

這馬謖之事似有相同之理。孔明斬了愛將,自當表降職,仍然為國奔走,勞身費力,準備下次北伐不提。


劉一千五

站在諸葛亮個人情感角度,不該斬。馬謖是諸葛亮的私人秘書,誓死追隨諸葛亮,每天鞍前馬後,是諸葛亮的嫡系。

站在整個北伐大業的角度,該殺。守街亭之前,馬謖已經立下軍令狀,如果街亭失守,就會奉上人頭。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軍隊需要紀律嚴明才能服眾。只有殺馬謖,才能立軍威。

站在馬謖個人生涯的角度,不該殺。馬謖為蜀國盡忠職守,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可以先降職,讓其吸取經驗教訓,然後給一個將功補過的機會。

站在蜀國的角度,必殺。規則適用於所有人,如果因為馬謖而開了一個口,往往會上行下效,到處徇私舞弊,最後防不勝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