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挥泪斩马谡,你觉得该斩还是不该斩?

19488299962水皮调虾

诸葛挥泪,本不想斩杀马谡,但他又确实该死,孔明必须要斩杀马谡。

军令如山

马谡奉命前去戍守街亭前,已经立下了军令状,俗话说“军令如山”,马谡不听号令,导致街亭失守,让蜀国错失了一次讨伐曹魏的大好时机。面对这次战争的失利,必须要有人站出来负责,因为诸葛亮要给国人一个交代,那么作为街亭之战的总指挥,马谡无疑是直接责任人。

而且马谡在这场战争中犯下了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那就是“违亮节度”。马谡违背了诸葛亮的“战前部署”,这一点是作为北伐战争总指挥所不能忍受的。所以仅仅是这一条诸葛亮已经有了非常充分的理由斩杀马谡。


稳定后方

当然熟悉三国的人,一定知道关羽曾经也违反过军令状,当时因为刘备求情,所以才得以幸免。那么诸葛亮是不是可以仿照关羽事件,将马谡押回成都,让刘禅前来发落呢?

答案是可以的,一旦刘禅处理此事,诸葛亮完全可以在暗中运作,加上为马谡求情之人众多,他一定是可以免死的。但是诸葛亮没有这么做,孔明采取了一种“先斩后奏”的雷霆手段,快速处理了马谡。那么诸葛亮为什么不愿意看到马谡被赦免呢?


因为诸葛亮要巩固人心,团结蜀汉政权的各个派系,以平衡各方。诸葛亮在时,蜀国一直都是采取“依法治国”的方针,那么规矩就显得非常重要。如果诸葛亮真的借皇帝之口,赦免马谡,那么必然会遭到更多人的反对,即使这些人表面上表示沉默,但心里一定有所不满,“怎么,你诸葛亮身边之人犯错就可以被赦免,我们犯错就一定要惩罚。”长此以往,诸葛亮的威信会受到严重的影响,这会给广大将士和百姓带去一个非常错误的观点,这是孔明非常不愿意看到的,也不能看到的,因为他还要继续他的北伐大业。所以他需要一个稳定的后方,需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马谡被杀的另一个原因就是他是诸葛亮的亲信,和诸葛亮的走的太近,所以诸葛亮不得不斩杀于他,表面自己的态度,表现出自己的公正公平。


挥泪送行

上面已经说了于公诸葛亮必须要杀马谡,那么于私呢?这里我们就需要要解读一下诸葛亮的挥泪。

其一,孔明惋惜马谡之才,不忍斩杀马谡又不得不杀。马谡无疑是有才的,诸葛亮平定孟获就是马谡献计,攻城为下,攻心为上,所以诸葛亮非常痛惜,痛惜自己失去了一个极大的助力。

其二,孔明自觉有愧先帝。刘备临终之言就是叮嘱孔明,“马谡有些言过其实”,可是孔明仍然将大任交于马谡,以至北伐失利,光复中原的大业不得不向后拖延。

其三,马谡令孔明极为失望。诸葛亮启用马谡,实际上更多是想要培养马谡,以待今后重用,可是马谡太不让人争气。

其四,孔明为北伐无果而伤心。此次北伐,诸葛亮非常重视,他首次兵发祁山讨伐魏国,三十万大军风餐露宿欲血奋战,兵士无不向前,将领无不尽力,最终取下三城,军临渭水兵通长安,正值大功告成之时,却因马谡之失全盘奔溃,孔明心中极为难受。

其五,为内斗而痛哭。孔明痛哭蜀国内部派系林立矛盾重重,这些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了自己的北伐战役,而且诸葛亮无法消除这种内斗,只能震慑和平衡,这些内斗极大程度上影响了蜀国的存亡。
不管是于公还是于私,诸葛亮都要斩杀马谡,即使孔明内心深处不想杀死马谡,他也必须为马谡挥泪送行,因为诸葛亮不会因小失大,他是马谡的“老师”,是马谡的“父亲”,可他更是蜀国的丞相,是受先帝遗命的托孤大臣!所以孔明能做的只有保全马谡家眷,而不能保全马谡。


古今注

诸葛亮斩马谡,当然不应该。

蜀国本来就人才稀少。马谡是蜀国后期难得的智谋之士,在诸葛亮南征孟获时,曾经向诸葛亮献计,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俗话说的好,胜败乃兵家常事。如果仅仅是因为一次战役失败就杀死谋臣,实在是得不偿失。



也许有人会认为,马谡去守街亭是立了军令状的,所以马谡失街亭了就应该杀。其实不然。

立军令状是演义中的说法,在正史《三国志》中并没有这样的记载。并且,根据《三国志向朗传》记载,马谡兵败后,先是被关进了牢里,但随后就逃走了。诸葛亮为此事还专门通缉马谡,向朗因为和马谡关系很好,就选择了知情不报,最后马谡被逮回来了,向朗也受到了牵连。

设想,如果马谡当初是立了军令状的,那么他受罚就应该是天经地义,逃避罪责就显得比较可耻,作为出身荆州名士的马谡应该不会这么做。退一万步讲,即使马谡脸皮够厚还是选择了逃跑,那么品性端正的向朗也不见得会去包庇这样一个逃犯。

所以,有很大可能是,马谡觉得自己罪不至死,并且当时很多人都这么认为,例如向朗。

那么,诸葛亮究竟为什么要斩马谡?

有人也许会说是为了维持法度。的确,诸葛亮治蜀法令严明。但也并不完全如此。例如,法正喜欢睚眦必报,多行不法,但诸葛亮却不敢处罚,甚至彭漾曾唆使马超谋反,诸葛亮却为他向刘备求情。在那个时代,人治永远是大于法治的。马谡本来就是诸葛亮的亲信,诸葛亮完全可以放他一马。况且,抛开诸葛亮执法是否公正这点不谈,在整个三国时期,也没有看到有打了败仗就该被斩的法度。所以说,为了维持法度而杀马谡这个理由太牵强。



诸葛亮在历史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却也有独揽大权、军事能力一般的问题。以那次北伐的实际情况来看,马谡守的街亭根本就无险可守,还要挡住数倍的魏军,面对的也是张郃这样的名将,很难甚至可以说是无可能守得住。最好的办法,就是诸葛亮亲率主力镇守,而不是实际上的留在后方观虎斗。街亭失守的根本原因,不在马谡,而在诸葛亮的战略调度失误。

但我们的贤相诸葛亮是不能错的。在战后,诸葛亮又揪住马谡舍水上山、不听事先安排及王平建议不放,把错误和责任全部推到马谡身上,将他判为死刑。

殊不知,以当时的情况,马谡就算不上山也守不住街亭,并且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马谡有临时的指挥权,可以根据战场形势来定策略,并不需要听王平来指指点点。诸葛亮给马谡定罪的理由并不是很充分。



由此,我们完全可以得出结论,马谡之死,就是为了替诸葛亮善后,马谡本人也被诸葛亮当成替罪羊。对此,马谡本人也极不情愿,所以才会逃跑。可惜的是,还是没能免于被杀。

惜哉,马谡。


桅子花香

我是历史问答达人“青言论史”,乐于为您解答中国古代史的相关问题。


马谡的被杀,可以说该杀,也可以说不该杀,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就我个人的观点来看,马谡还是该杀。

先说为什么不该杀,蜀汉正是用人之际,在这种时候斩杀一员能力还不错的大将,无疑是在自毁长城。而且马谡是马良的弟弟,也是和诸葛亮“恩犹父子”的骁将,诸葛亮动手杀掉马谡,在当时和后来都被激烈的争议甚至批判。

但马谡该杀的原因也正是在此,正是因为马谡是刘备和诸葛亮的嫡系部队,所以他才应该成那只被用来儆猴的鸡。本来,打了败仗,而且是具有战略意义的败仗,而且他自己之前还立过军令状,那么就该受到军法的制裁。更何况,在刘备系、刘焉系和土著系三重矛盾之上的蜀汉政权,需要一个公平的尺度来维系统治。

诸葛亮本身的执政方略,就是以“依法治国”为基础的。在这个理念的指导下,他必须作出一视同仁的处理,也必须要不偏不倚的治理国家,不然在连年征战下的蜀汉估计会亡得更快。从这个意义上讲,马谡死的一点都不冤枉。



青言论史

欲斩爱将吾为难,不斩马谡更为难。斩与不斩间,孔明干万难。

先主临终前与各位大将一一作别。忽见马良之弟马谡。沉呤良久,乃谓孔明曰:丞相你看这人若何也?孔明不知究里,小心回答,良才也。先主曰:不是呀,此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你今后可慢慢观察。及至马谡街亭失事,孔明懊恼不己,先主真是厉害,认人之明,果然。



街亭一败,追责。必得有人出面担责才行,否则,没法向皇上,国家,民众交待。这老大的责任必须有那么一个人出头来顶。马谡是主要责任人,不担责不行。丞相千叮万嘱你置若罔闻,王平次次劝说你当耳边风。这么大的干系你马谡当儿戏。出了事就得承担。至于其他,孔明自有失察之责。这孔明知道。所以,该斩以谢天下。


当年的马邑之战。汉兵几十万劳而无功,无果而返,让剿杀匈奴主力的计划功败垂成。后来追责,追到王恢身上。而这王恢与消灭匈奴主力的事有甚主要牵挂?只不过是积极主张抗战而已。但是朝廷要有人为此为责,以告慰全军和民众呐,所以,王恢将军必须死,这事才掀不起大波澜。于是王将军就死了,尘埃落定。

这马谡之事似有相同之理。孔明斩了爱将,自当表降职,仍然为国奔走,劳身费力,准备下次北伐不提。


劉一千五

站在诸葛亮个人情感角度,不该斩。马谡是诸葛亮的私人秘书,誓死追随诸葛亮,每天鞍前马后,是诸葛亮的嫡系。

站在整个北伐大业的角度,该杀。守街亭之前,马谡已经立下军令状,如果街亭失守,就会奉上人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军队需要纪律严明才能服众。只有杀马谡,才能立军威。

站在马谡个人生涯的角度,不该杀。马谡为蜀国尽忠职守,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可以先降职,让其吸取经验教训,然后给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

站在蜀国的角度,必杀。规则适用于所有人,如果因为马谡而开了一个口,往往会上行下效,到处徇私舞弊,最后防不胜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