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武則天選擇洛陽建都?

二胖歷史觀

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可以說,她的一生和洛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武則天在洛生活的前10年,主要是輔佐高宗處理國政,由於當時還是兩京制,她和高宗頻繁來往於長安和洛陽之間。後20年,武則天獨攬朝政,不僅長期居住在洛陽,而且改唐為周,改洛陽為“神都”,把洛陽的地位提高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截至目前,在全世界所有做過都城的城市中,能夠被稱為“神都”的大概僅洛陽一座吧。

其實,武則天改洛陽為“神都”,不僅僅是對洛陽名稱的改變,它的背後蘊含著十分重要的政治意義。

在武則天看來,當時洛陽的地理位置在分野上與天上的太微垣星座相對應;嵩山則與天上的紫微垣星座相對應;洛水貫都,與天上的銀河相對,故洛陽具有上天所賦予的神力,以洛陽為都乃是天意。木星停在太微垣,表明女性應當主政,故自己當政也是天意。因此,武則天以洛陽為神都,不僅是要說明“君權神授”的道理,而且說明她是神聖之人,具有統治天下的能力。

武則天稱帝后,她曾向洛陽一帶大量遷移人口,使洛陽的人口超過百萬。她認為,洛陽城的結構與天庭是相同的,為使洛陽城能夠符合天象,她在當政期間在洛陽興建了一系列大型工程,如686年鑄大儀,立於洛陽北闕;688年毀乾元殿,在原來的位置上建設明堂;後來又鑄九鼎、建天堂、立天樞、修天津橋等,將洛陽的城市建設推到了新的頂峰,其中不少建築的名稱中都有“天”字。

有研究顯示,當時的洛陽城,面積雖不及長安城大,但建築規模要超過長安城。尤其是武則天時修建、鑄造的明堂、天津橋和天樞等,規模更是無與倫比。

武則天時修建的明堂是洛陽城中最宏大的建築,摺合成如今的尺寸,周長約88米,高約87米,相當於如今二三十層樓房的高度。天樞位於端門外,是由當時周邊少數民族首領提議並捐資鑄造的,摺合現在的尺寸,高度約31米,直徑約3.5米,共用銅50萬斤、鐵330萬斤,形狀為八稜體。同時,武則天還鑄造了“九鼎”和“十二神”。九鼎共用銅56萬餘斤,其中最大的神都鼎高約5米;十二神“皆高一丈(約3米)”。


據史料記載,九鼎鑄成後,武則天令宰相、諸王率南北牙宿衛兵10餘萬人及仗內大牛、白象自玄武門外作坊拉入宮城。九鼎體量之大,由此可見一斑。遺憾的是,武則天時期修建的這些宏大工程,在唐玄宗時代先後都被毀壞了。其中僅熔化天樞,就用了一個月時間。

(芋頭)


洛陽晚報

武則天選擇洛陽建都,不是因為洛陽有多好,而是長安實在不能呆!

一,唐朝的兩都,哪個更重要?

西安是關隴貴族的老巢。李淵就是獲得關隴貴族的支持,用關隴貴族數百年積聚的力量實現了一統江山。

洛陽是控制東方的核心地帶。隋煬帝開通大運河,就以洛陽為中心,把北齊,南陳故地溝通起來,控制了洛陽,就能最大程度取得東方的支持。

這一點,和西周的兩都很相似!

二,武則天為什麼遷都洛陽?

通過第一個的分析,都能看出來,李家的勢力主要在長安為中心的關中平原。而武則天不是關隴貴族,連五姓七族都不是,他只是木材商人的女兒。

武則天離開西安,到洛陽去,就是經營屬於自己的新勢力,與原有的關隴士族和五姓七族死磕到底。


三,類似的例子還有那些?

1,董卓從洛陽遷都西安。不是打不過袁紹,而是到西安更好控制漢朝。

2,拓拔宏從大同遷都洛陽,不是大同不繁華,而是洛陽能建立新勢力,鞏固皇權。

3,朱溫把唐昭宗遷到洛陽,是為了自己改朝換代做準備。



歷史知事

著名的北宋建立者趙匡胤建都開封是眾所周知的事,可是他心中最理想的都城是關中地區的秦漢故都。縱觀歷史,曾經的大一統王朝平定天下後,定都的第一個思考地就是關中。例如中國大一統傳承的先行者,大周王朝、大秦帝國、大漢帝國,均定都關中。雖然這三個先行者定都關中,但是他們更加看重的是洛陽,而洛陽的掌控對帝國是否可以操控天下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可以說在骨子裡就決定了王朝的興衰與生死!

洛陽,位於三川河谷所沖刷的盆地中央,是黃河,洛河和伊河沖刷形成的盆地。從上面的地圖可以清晰地看出,關中盆地到洛陽所處的三川河谷,可以將他們整體看做一個啞鈴狀,啞鈴的中間就是先秦時代函谷關所處的崤函要道。從關中盆地東出崤函要道,面對的第一個地形完勝平原的地方就是洛陽所處的三川河谷。洛陽周圍的山勢可以作為擴大版的牆城,而其中囊括的平原地帶可以生產和囤積糧草。在古代地形為王的時代,假如守衛者佔據一個好地形構建了軍事據點,沒有飛機助戰的古代士兵僅僅依靠血肉之軀硬上,沒有一定數量炮灰當墊腳石根本不好拿下!洛陽不僅僅是地形完勝平原,而且還可以勉強地稱之為縮小版的關中。三川河谷周圍群山環繞,山與山之間的缺口距離狹窄,統治者們在群山的缺口之間設立了洛陽八關。從下圖就可以看出洛陽八關的具體所在。

洛陽八關

(一)洛陽北面有邙山,邙山再北有黃河,而溝通黃河南北的渡口是孟津關和小平津渡口。(二)洛陽和關中連接區域的崤函要道東大門新安函谷關。當然,武則天要控制的不僅僅的新安函谷關,還有崤函要道西大門——潼關。(三)虎牢關眾所周知,橫亙的地點在黃河與嵩山之間的狹窄小巷。和它一起保護嵩山防線不被突破的合作者還有先秦時代白起斬首韓魏聯軍24萬的伊闕關,位於熊耳山與少室山之間的缺口,著名的龍門石窟所在地。軒轅關位於太室山與少室山之間缺口。大谷關就位於伊闕關與軒轅關直線連接的山脈缺口。(四)最後一個是廣成關,和其他七關不同的是它位於洛陽河谷外圍,是抵抗南方入侵者的第一線,位於箕山與伏牛山之間,長達20裡地的寬闊通行口所在地。

作為一個老辣的政治家,武則天建都洛陽的第一個思考點是擺脫李唐關中舊地的反對勢力,另一個思考點是武則天剛剛立國,反叛者此起彼伏,假如她僅僅控制關中而不控制洛陽之地,進攻方會將她困在關中,用一句俗話可以描述為關門打狗。另一方面,站在洛陽這個相對於東邊直到大海的平原之地,可以隨時收集到天下對她的忠誠信息,以便隨時作出調控,不恰當的形容為“站得高望得遠”!


大福讀史

古時改朝換代一般不用舊都

一則政治上,長安是李唐的都城,李唐勢力根深蒂固,對自己統治天下有很大阻礙。選擇一個新都城,能夠在政治上避免很多幹擾。

二則地理經濟上,洛陽西接關中盆地,東連華北平原,自古就被稱為“天下之中”。從洛陽出發,北通幽、燕,西接秦、隴,東達海、岱,南至江淮,距離大體相等,以洛陽為都可以居中而攝天下。其次,洛陽所在的關東地區的經濟在北魏時期就已經優於長安所在的關中地區,隋煬帝時期長安歌更是名存實亡,洛陽已成為實際上的都城。


冠珠維新攻中昊:百閱小說網 多謝!


五檔張三瘋

陳寅恪先生認為:由長安遷居洛陽,有政治及娛樂等原因,其中尚有一主因即經濟供給之原因是也。”我認為一個國家如何定都選址,主要還是從政治,經濟,地理位置幾個方面綜合決定的。政治方面:由於武則天是推翻了唐王朝的統治而繼承大統,必然想要與唐王朝區分開來,所以想從用遷都的方式來達到目的。經濟方面:長安是處於關中,關中地區當時經濟出現了一些問題,自然條件遭到破壞,人口不斷增加導致可耕土地不夠分配,而洛陽所在關中地區,已成為最發達的農業地區,經濟繁榮,所以遷都此地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地理位置方面:隨著唐朝版圖不斷擴大,洛陽已經成為國家的中心,而長安位置已經偏向西方,洛陽地理位置四通八達,以洛陽為中心以攝天下。


夢再續19418

從軍事與農業方面來看,當時長安已經不符合建都的條件,軍事上三面環山,以前是為了抵禦外侵,大唐已至鼎盛,需要萬國來朝,不需要山高水闊。農業上需要面積更大的平原地區進行耕種,洛陽更符合條件。並且長安舊官僚勢力盤根錯節,不利於君主統治尤其是女皇,新都可以開創一派新氣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